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年中企业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年中企业观察
 

2012年7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资凶猛隐忧专家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唯有逐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以及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是重启中国经济新增长周期的关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投资凶猛隐忧专家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唯有逐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以及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是重启中国经济新增长周期的关键。

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下半年的主旋律。

一家大型基建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原来暂缓的两个公路项目,在5月份突然提出来下半年要开工建设,由于人手不够,只好从其他项目上临时抽调人手。”

该人士说,突然之间,贷款变得容易了,并且是当地政府主动要求公司争取下半年把项目做起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期表示,政府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这表明政府目前已经将支持经济增长放在了重要位置。

“今年3月以来,国家审批重大投资项目的速度正在加快,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告诉记者。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从投资增速看,6月份投资稳定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从6月具体数据看,1至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40%,较1至5月的20.10%小幅提升,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21762亿元,同比增长4.4%。而从6月房地产投资较5月明显回落看,政策性投资已经出现加速迹象。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罗松山告诉记者,消费和出口是政府都控制不了的,投资是能够最快达到效果、也最容易掌控的方法。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政府希望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来拉动经济增长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度依赖于投资,是不可取的。

投资依赖症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投资是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的不二法宝。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曾透露,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一些项目,原定下半年开工,现在已经提前到上半年。张汉亚表示,政府此举旨在抵消新开工项目和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此举是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迹象。

中铁系统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虽然上半年总体上铁路投资总额在下降,但事实上,最近几个月,已经开始缓慢回升。下半年,一些项目肯定将会开工或者复工。

交通银行的数据显示,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占比22%左右,超过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由政府主导,一般是政府用来作为对冲投资周期性下滑的逆周期政策的手段。近期发改委加快项目审批,基建投资增速也稳步回升,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增速由4月份的4.4%回升至5.7%,下半年仍有较大的提速空间,预计全年增速将由去年的5.9%提高到10%以上。预计在政策推动下,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回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望保持在21%左右。

地方政府对于投资的热情更高。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某当地政府的要求下,当地的一些公路项目要明确建设时间和进度,在8月份前必须上报工程进度时间表。

4月以来,环保部陆续批复了天津、上海、深圳、成都等多地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环评报告。内蒙古阿拉善盟通勤机场、新建四川阿坝红原民用机场的环评报告也获得批复。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项目多集中在农田水利、道路建设、重大工业项目等方面。

投资拉动必然带来用电量的增加,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副主任俞燕山此前表示,用电量与GDP的增长应该来讲呈现一个正相关的关系。下半年整个用电增长的速度会比上半年要快,预计今年全年的用电量在5万1千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在7%左右。

罗松山表示,上一次为了稳增长,实行了4万亿投资政策,本来刚刚有点起色的经济结构调整受到了伤害,且容易造成重复投资和投资浪费。为了短期经济增长,而忘记长期经济结构调整是不行的。其实GDP七点多也不低,用不着一定要达到8以上。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不赞同国家再次推出类似2009年“4万亿”的刺激计划,因为从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行业等因素判断,现有的“稳增长”措施足以让中国经济出现“U型回升态势”。

民企恐难分一杯羹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近期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相关细则将密集出台。

该负责人表示,“在安排政府投资时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

有分析人士指出,有关方面急于出台相关细则,除落实“新36条”外,也有通过加大民间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以此实现“稳增长”的意图。随着细则的落地,下半年民间资本在重大项目审批流程上将更加容易,审批速度也将提速。

罗松山告诉记者,其实民间企业在制造业等一些领域的投资已经比较充分了,但在基础设施等基础产业的投资上所占比重不大。民营企业投资难度比较大,之前很多产业都引进过,但结果都不理想。刚刚出台了新36条细则,在政策层面让民间企业看到一点希望。但民间企业能不能进去、愿不愿意进去,这还很难说。

“其实政策一直都有,现在有新36条,原来也有旧36条,但是为什么到现在民企进入多个领域比较难的问题还存在,原因是垄断,国营企业不愿让民营企业进去。民营企业进去了,会把他们的利益打破,前几年山西煤矿,把民营企业都关了就是一个例子。最近山东民资电厂被关,说是违规,也有待考究。其实这样的案例只要有一次,民营企业就不敢进去了。”罗松山说。

江苏一家成品油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原油领域放开的话,民企会有成本优势,但是政策层面就是不放开,公司只能忍受。做得好一点的企业,都被国企收购了。

“现在做实业很艰难,公司一年利润也只够勉强运营,越做越不想做了。”该负责人说。

罗松山告诉记者,这轮投资拉动,应该主动放开市场,关键还是得改革。现在民营企业都不想搞实体经济,主要是利润太低,感觉像是给银行打工。民营企业想投资,但是贷不到款,没钱投资。这个问题很严重,民营企业都不做实体经济了,投资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近期的一次调研中,参加调研座谈会的多为民营企业。这也显示出中央政府在“稳增长”过程中对民企越来越重视。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告诉记者,从中长期来看,唯有逐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以及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是重启中国经济新增长周期的关键。(实习生张智慧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