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破八!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并不乐观。上半年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主要是国际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外需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国内房地产等宏观调控措施还在继续实施,内需有一些趋缓;中国经济正处结构转型期,潜在的增长生产率有些下降。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肌体不适,细胞难免有疾。
本报今日推出“企业年中观察”特别报道,从投资、出口、消费三个维度感触经济冷暖、聚焦企业表情,供读者参考。
企业拉不动“三驾马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企业拉不动“三驾马车”
王利博制图
时隔3年,中国经济增速又一次回到8%以下。
这对于敏感的中小企业而言,足以致命。今年上半年,对于安徽的一家锂电配套零件企业负责人李经理来说,称得上是举步维艰。下游需求的整体性萎靡,让李经理的订单缩水68%。
“超过一半的工人被我放了假,因为实在无事可做。我一直在担忧,公司今年会不会倒闭。”李经理说。
中小企业形势不乐观,而大中型企业日子也不好过。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4%。
用电情况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问题。在上半年电力运行中,用电消费增速出现明显回落。1至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23744亿千瓦时,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6.7个百分点。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副主任俞燕山表示,今年上半年工业用电下滑比较明显。
浙商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郭磊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已经过去的半年中,宏观经济让人悲观是符合逻辑的,因为从去年11月到今年6月,宏观经济处于类衰退期,我们看到的上半年工业增加值收缩、进出口弱势以及CPI、PPI等指标呈现出适度“通缩”的特征,都是这一阶段的必然结果。
企业“不景气”中爬行
尽管国家统计局方面认为: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动力情况来看,还是有比较强的增长动力。从投资看,一些新的投资项目还在继续开工,上半年固定资产新开工的计划总额增长了23.2%。从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对比较平稳,国家也会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扩大消费。进出口多元化的战略也在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对欧盟出口虽然下降了0.8%,但是对一些新兴国家,例如东盟,我们的出口仍然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
但事实上,企业承受了很大压力。
从投资来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7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0%),但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
在广州做化工产品的张跃最近连续辞掉了两批员工,数量近100人,占到了其员工数量的40%。
“上半年,盈利明显下降,最近产品销售量已经是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左右。这种日子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张跃说。
在张跃平时经常参与的一个企业老板的圈子里,大家有个普遍的共识:今年做好主业就行了,争取不倒闭,其他的投资项目要先放一放。
投资中的大项房地产领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610亿元,比上年同期回落16.3个百分点。
北京一家钢贸商告诉记者,公司以建筑钢材为主,但房地产的不景气,让自己每个月都难以出货,准备在一个月内转让公司,关门了事。
在消费层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数据显示,其中社会零售面信心显示不足,尤其是家用电器增长乏力。
“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阶段,要通过政策引导,尽快培育住房、汽车以外的消费新热点,引领消费升级。”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志强说。
一家家电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只在1/3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点,从消费层面来看,未来企业还是看好的,就看能不能挺得住这一阶段了。
出口略微让人欣慰。阿里巴巴旗下的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珠三角中小企业外贸指数报告,上半年珠三角外贸企业订单缓慢回升,但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外贸企业订单波动剧烈。
浙江一家玩具生产企业负责人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今年对欧美的订单下降了至少50%。但对巴西等国的出口有所增加,可以保证企业能够生存。
有专家表示,分国别来看,中国与南非和巴西等国的双边贸易增速大幅提升,而对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部分欧盟国家的出口增速显著下降,这反映出欧债危机对欧美发达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新兴市场国家,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在欧债危机背景下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市场方面卓有成效。
商务部副部长王超曾公开表示,预计外贸下半年会比上半年情况好一些,全年10%的增长目标很有希望实现。
谨慎乐观的未来
李经理并没有关闭自己的企业,而是受到一家大型锂电企业的邀请,让其搬到这家企业的周边,也就是要搬到安徽的另外一个市。
“首先,那家企业急需配套企业,帮助其生产;其次,当地政府为了保增长,想让更多的企业到那里投资;此外,当地银行愿意给提供优惠的银行贷款。”李经理说。
李经理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不少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仍然是上浮的,如果搬到那里,当地银行答应利率会有一定的优惠,这还是有诱惑力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国家的刺激政策会在三季度有所体现,未来国家运用财政政策手段进行减税以及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存贷款比及利率都将继续发挥效力。
郭磊告诉记者,目前,经济企稳特征已经明显。比如拿刚刚出来的6月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回升,工业增加值企稳,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实际消费增速企稳,广义货币供给量回升,出口和季调进口数据企稳,都是典型的主动去库存末端的特征。
北京郊区的一家筑路企业的总经理告诉记者:“一定要熬过去,不管用什么办法。现在银行贷款已经开始松了,有了资金,就能生存下去。我预计下半年就有活可干了。”
交通银行数据显示,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后,有关部门和各地都在着力促进投资。这些政策正在起效,新开工项目和到位资金情况好转预示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趋稳回升。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计,下半年中国投资的加速主要依赖基建投资。
从长期来看,显得并不那么乐观。郭磊认为,从经济增长引擎来看,第一个十年周期靠的是内贸和代工,第二个周期靠家电和中低端制造,第三个周期靠的是房地产。到了如今时段,要完成周期置换,一则必须顺利“去地产化”,置换出实体资本、消费能力和财政来源;二则需要新的产业引擎初显端倪,引导长期资本重置。从目前来看,这一过程仍远未完成。
“对企业来说,一是要顺应长周期,即不要做在长周期下的夕阳产业、产能过剩产业才会做的投资,要让自己的企业在未来10年有自己的位置;二是要顺应短周期,目前正处于中国经济的去库存阶段和需求复苏前端,企业要合理配置好生产和库存,把握好需求复苏的时间点。”郭磊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