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G02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G02深度
 

2012年7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周国企网络舆情(2012年07月02日—07月08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

一周国企网络舆情(2012年07月02日—07月08日)

卖快餐做家政武钢进军服务业引热议

事件概述:武钢命名为“招之即来”的城市服务中心近日悄然开业。在武钢多项非钢主业中,后勤集团也开始“出海”,自谋生路,尝试向城市服务业拓展。除了宣布进军“城市服务业”之外,武钢对外宣传中心主任孙劲表示,武钢接下来还要继续加大“非钢业务”的比重。

网络舆情:作为一家大型央企,3月份武钢宣布“养猪”的风波还未平息,时隔仅仅几个月,武钢又开始进军服务业,再次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消息传出后,迅速在网上引起激烈的争论。作为大型央企,武钢到底该不该养猪、进军服务业,武钢发展多元非相关产业的前景如何,这是网友关心的焦点。不少网友不认同武钢进军服务业的做法。河北石家庄的网友“滔滔”坦言,武钢进军服务业是发展方向的“迷失”。河南郑州的网友“伊家青青”认为:“央企、国企存在的意义在于替老百姓理财,干一些民企干不了的事情,而不是去干普通老百姓都能干的事。武钢现在的做法说严重点就是与民争利。这真是中国式的悲哀。”湖北武汉的网友则劝武钢“没事时要多搞搞科研,作为央企,应该将目标瞄准世界。真正带动中国企业由制造强国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强国转变。”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武钢的做法无可厚非。湖南长沙的网友“Moppa”留言说:“钢铁行业现在本来产能严重过剩,为什么转行受质疑,难道做不下去亏光了才甘心,都是老百姓的钱,这么多钢铁厂,很多早就该转业,做社会真正所需的事。”

点评:在一定意义上,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武钢完全有权力决定去经营何种行业。不过作为大型央企,其市场地位显然有别于一般市场竞争主体,致力于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投身社会需要而市场失灵的行业似乎更应该成为央企发展的方向。本报曾对央企发展非相关产业进行过讨论,我们认为央企发展非相关产业还是要着眼长远,慎之又慎。

三峡电站工程全面建成投产电价、生态问题引关注

事件概述:7月4日,三峡工程最后一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正式交付投产。至此,经过10多年的安装、调试,世界装机容量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产,三峡工程发电效益全面发挥。据报道,截至7月4日,三峡电站发电量累计达到5648亿千瓦时,相当于从滚滚长江中捞起了近2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亿吨、二氧化硫500多万吨。

网络舆情:耗时多年的三峡电站建设在很多网友心里拥有不灭的记忆痕迹。消息经报道后,迅速引来众多网友围观,仅网易新闻论坛就有超过30000人点击,1000多人跟帖。网友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最近开始实施的阶梯电价和三峡生态环境保护上。重庆网友“无主见的易怒之人”直言说:“发电量上来了,当年传说中的电价要下降甚至免费现在反倒成了电价阶梯增长。”四川网友“RayChiHo”则认为,“对于环境、地质的影响才是最应该关注的领域。”

点评:三峡电站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本应是一件让人喜悦的事情。但观察网友的评论、留言,我们发现网友更多地把关注点聚焦在了电价和生态环境上,对电站全面建成投产本身的关注反倒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方面透明度的缺失。面对公众的问题,相关建设方和管理方有必要进一步拿事实澄清证明,为公众解疑释惑,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

天津推广国企放心馒头,网友褒贬不一

事件概述:天津市近日推出了由政府发起、国企落实的“放心馒头”工程,每个馒头售价0.6元。事件经《人民日报》报道后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网友对此评价褒贬不一。

网络舆情:食品安全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频频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公众触目惊心。政府发起、国企落实的“放心馒头”工程,自然是网友关注的焦点所在。网友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对政府、国企的职能和功能的探讨、质疑上。浙江温州的网友“Emanuel”认为:“政府的责任应该是规范标准,制定规则并起到监督和处罚打击非法,而不应该直接这般简单参与市场竞争,因可能带有不正当竞争色彩,且造成行政资源浪费,该交由市场经济规律调整的,就该由市场优胜劣汰。”网友“daivi71”则调侃说:“有些人认为国有是一剂包治百病良药,不过药多了,饭没得吃。”也有一部分网友对这种做法表示了支持和赞赏。广东深圳网友“神机军师朱武”留言说:“总之,这些行业让国企来做比让私企来做要好得多。”

点评:正如网友所言,就政府来说,其更主要的职能是制定规则、市场监管、维护公平,而不是参与到市场中去。就国企来说,是否经营“馒头”也应是其自主决定,而不宜替政府落实,毕竟国企是市场竞争主体,不是政府分支机构。我们相信无论是政府,还是国企,在这次“蒸馒头”事件中,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从网友反映来看,多数网友并不买账。这其中一方面反映出市场体制的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事方和公众互动沟通不够。如果公众不满意,好心也只能办坏事。

国际油价大幅反弹“两桶油”被指借机推高油价

事件概述:《经济参考报》报道,借近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反弹之机,中石油、中石化等三大主营单位联合推高汽柴油价格,规定了最低成交底线,每吨从7200元提高到7300元。分析师称,部分地区出现价格推涨的情况,尤其广东比较明显,华北地区也有类似情况。

网络舆情:在市场预期油价将重回6元时代的时候,爆出“两桶油”借机国际油价反弹联合推高油价的消息,经网络传播后,引起众多网友围观吐槽。网友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对“两桶油”这种行为是否涉嫌操纵市场价格、价格垄断的讨论和对反垄断的无力感的感叹上。云南网友“风之救护车”在微博上质疑说:“凭什么企业可以规定最低成交底线?这已经涉嫌垄断,应该进行反垄断调查!”还有网友将这次事件和前不久油价下降低于公众和市场预期的事情联系起来。网友“西塘小坡”质疑说:“跌那么多的时候话都没说一句,才涨了两天就要推高油价了。”广东东莞的网友“Saman-thaLao”直言说:“国际油价才涨一天就说接轨,之前降了半个月,怎么不接轨?太无耻了!!!”在感叹之余,甚至有网友呼吁:“引入外资石油商,石油价格市场化。”

点评:自1984年改革转移到城市以来,价格改革一直是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人们对价格市场化已经习以为常。为何出现报道中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网友质疑的情况,“两桶油”需要给出更多的解释,而不是保持沉默。沉默在某些时候就意味着对网友质疑的认同,对企业形象将造成重大打击,这种无形资产的流失,不是涨油价或降油价所能弥补的。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