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商业·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商业·管理
 

2012年7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营企业倒逼自己“改革”

一边政策利好,一边“跑路”不断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雪

一边政策利好,一边“跑路”不断民营企业倒逼自己“改革”

“新36条”出台后,民营企业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有乐观、有悲观、有不悲不乐。

记得在2012年春节期间,《创业家》卷首语刊发《2012年是不是中小企业的春天?》一文。观点是“逃离实业的中小企业主空心化趋势显现,破产跑路可能出现“新潮”。或许是“冬天真的到了”。

就在人们还想象着“中小企业如沐浴春风,出现大转机”的2012年7月4日,亿元级LED企业深圳愿景光电子有限公司倒闭,公司大股东邢毅不知所踪,工人们开始苦等老板归来。

愿景光电子财务总监表示,公司倒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他们曾经得到杭州的一笔贷款,但是其间遭遇的困难和曲折让人无法想象。

这是自2011年10月之后,温州、额尔多斯等地相继出现老板逃跑之后又一个“之最”。

同日,厦门民企俊同进出口有限公司经理通过微博实名维权:“央企首钢(厦门子公司)恶意拖欠我公司2200万元,逾三年。厦门仲裁委已判其还钱,但其利用央企背景非法干扰裁决执行。我忍无可忍,决定微博实名维权!”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在日益艰难的竞争大环境中,相继显现出了历史上积累的各种问题。当“新36条”及其所有细则在2012年7月1日正式出台时,“积劳成疾”的企业都难以享受了。

创造环境学问更大思维方式亟须改变

2011年,社会整体舆论是替中小企业呼吁政策支撑,呼吁政府出手“救助”。但是反对者一直有一个鲜明的观点:“让市场自己裁决”。当多方开始护航“温州民间借贷”这个关键性政策出台之后,温州的反应从另一面正视了一些专家的观点:“民间借贷中心开张遇冷,高利率借贷未变。”

这种现象有点像民间所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哭来了奶,再说吃不惯味道”。

2012年7月2日,肩负温州金能改革重任的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总经理徐智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借出登记5亿元,借入登记10亿多元,成交金额仅为五六千万元,月利率在1%—1.5%,这是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开张百余天交出的“成绩单”。但过低的成交金额、偏高的借入成本,被指对温州民间借贷市场“影响有限”。

乐观地说,当政府真正酝酿出台了支持政策之后,企业要自己创造环境,因为企业管理者的每一步都是环境的一部分。

笔者看到,该中心向社会发布“民间借贷利率指数”的同时也表示,“要引入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最大限度保证资金安全,成为该中心民间借贷新模式”,以此吸引中小企业来“享受中心待遇”,但是他们更明白意识思维方式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以前,温州民间借款不用抵押,顶多打张借条。现在,经中心运作的民间借贷须填写格式化法律登记文本,且借入方都需要抵押品,比借条要规范很多。而温州大部分商人、企业家多年套用“以个人名字”做信誉的传统,文化基础以及商业基因里缺乏“法律法规”,不愿意接受新管理模式。这也是“富二代”不愿意管理家族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个层次的企业家、商人、老板都需要立即“改革自己”。

内因不动,外因无用公平需要互相给予

以往,都谴责“国有企业垄断”给予民营企业群体带来“噩梦”的时候,公众为民营企业呼吁的是“政策大环境”。但是经济学家、管理咨询者同时也呼吁民营企业家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真正以人为本治理企业,带动企业搞好技术创新,给社会尊敬你的理由。像万向集团,做企业、行业乃至中国的“常青树”,不但中国人敬重,美国人也敬重。给万向集团赢得“长期牢固的信誉”。

当然,学习榜样首先需要调动内因动力。摆在家门口的榜样都不去学习,指望着看不见的“救世主”出现,岂不是“自欺欺人”?

2012年6月,就在“新36条”细则讨论期间,温州一个大民营企业家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吐露自己“蜕变”历程:“小老板也好、大企业家管理者也好,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之后,用什么方法面对,其实是考验创业者是否具备“道德勇气”。办法总是有的,但是无论什么办法都需要极大承担风险的勇气。当我把“小股东”组织起来研究“救助方法”时,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要不是“道德至上”我也跑了。”

7月3日获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13部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国内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具备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能源资源开发、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投资等。同时,《意见》提到,将通过金融、财税和简化投资审批等一揽子措施予以支持。具体包括,支持重点企业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和外币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等。

公众舆论都说“实施助民间资本扬帆出海”。

是的,大企业、小企业都需要公平公正的起跑环境。但是企业管理者更要不分大小,责任意识永远放在第一位。

借力打力危机变生机

历来有专家认为:中小企业不是缺少优惠额,而是缺少公平。

7月4日中国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在第比利斯宣布收购格鲁吉亚贝西斯银行90%的股份,进而在格鲁吉亚开启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进程。专家激动地表示:“这才是第一家控股海外银行的中国民营企业”。没有倒在“新36条”出台之前,他们一定是属于那种“不空心”、有困难也不为自己找理由“跑路”的企业。

这样的企业家很多。当他们听到吴敬琏等经济学家急切地呼吁“不是我们救温州,是温州在救我们”时,高度警觉自己的每一步投资,真正把守法当成企业最高社会责任。

去年以来,被破产、收购、退市的流言缠身的绿城濒临资金链断裂。生死一线的宋卫平2012年7月4日表示:责任在先,就能自救。公司就生和死两个字,与其遭受从去年7月到现在这样的痛苦,不如把公司管控做得好一点。

割肉求生。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