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中国食品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中国食品报道
 

2012年7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机食品“有证可依”迎二次深度洗牌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特约记者闻笛

有机食品“有证可依”迎二次深度洗牌潮

从7月1日起,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全面实施,国内生产上市销售的有机产品须在外包装上启用统一新标志。记者7月2日在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中查询到,国家认监委已颁发9211份认证。据国家认监委透露,截至6月27日,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累计上传有机产品标志数约1.4亿枚。截至7月2日,记者查询到我国目前拥有有机产品认证资格的机构有23家。

部分换上“二代身份证”

据了解,与旧版标志不同,新标志上加设了防伪的有机认证码,消费者购买有机产品时只要认准认证标志、编号等,就可凭编号在网上查询产品“身世”的真伪。有机产品“一品一码”的追溯体系正日趋完善。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超市中,不少有机产品都已换上了“二代身份证”,为帮助消费者选择有机产品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有机食品新标签上的身份码由10位数字组成,而有机码则覆盖有银色图层,刮开后可获取到17位数字。有机码包含“认证机构代码3位数字+标志发放年份代码2位数字+随机码12位数字”。随机码是由先进的第二代身份证技术产生的,登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备案管理系统”,输入这两个代码,产品的认证证书、认证机构等相关认证信息一目了然。

关于新旧版有机产品认证标志过渡期问题,国家认监委表示,在2012年7月1日前已出厂销售有机产品的,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使用要符合2005年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要求。

尚未成为市场“主角”

根据《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认证机构对新申请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及已获认证企业的认证活动有了更严格的规定,其中包括12类情况将撤销认证证书。有机生产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以杭州为例,从杭州市质监局获悉,目前,杭州市共有有机生产企业219家,其中出口企业16家,持有认证证书259张,占全省有效证书的近1/3。认证的有机产品主要包括谷物及谷物磨制品、蔬菜、水果、活体动物、植物类中药、鲜活鱼、有机肥等十二大类63种产品。由于不符合规定,截至目前,杭州已有50家有机产品生产企业“摘牌”。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绿色、健康的食品。不过,市面上打着绿色、原生态、有机等牌子的食品名目繁多,鱼龙混杂,普通消费者很难搞清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之间的区别。

专家告诉记者,有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最突出的是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是最少破坏环境,最大保护生态的行业。有机农业在发挥其生产功能即提供有机产品的同时,关注人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机食品是要求最严格的。

无公害食品要求最为宽松,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但不能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而绿色食品是介于二者之间,也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但对用量和残留量的规定通常比无公害食品标准要严格。

也正是因为对有机食品要求最为严格,同类商品中,有机商品的价格也最高。记者在超市里看到,有机番茄标价17.4元/斤,普通番茄2.38元/斤;有机青椒21.3元/斤,差不多是普通青椒价格的16倍。消费者表示,过去有机食品认证混乱、真假难辨,虽然新标志消除了一些疑虑,但高昂的价格仍是一大障碍,虽然在健康卫生安全方面上得到一致认可,有机食品的销售情况却是叫好不叫座。沃尔玛超市负责人称,多数超市定位为面向大众消费群体,而有机食品主要针对追求生活品质并具有较高经济能力的消费人群,短期内并不是大众型超市的“主角”。

认证费成拦路虎

济南市农业局环保站工作人员介绍,有机蔬菜生产过程较难控制,在水源、土壤、空气污染严重的大环境下,现有土地至少要经过3年的土壤改良,才能开始种植有机蔬菜。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还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能使用基因工程技术,除草全靠人工操作,时间成本和种植成本都较高。

据了解,在有机认证新规之下,申请有机认证的每一种产品,每出产一次就要接受一次检测,无论从检测项目还是次数来说,都比以往多了不少,企业需要支付的检测认证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

上述工作人员透露,一个蔬菜品种的认证费用是几万元,如果生产基地有十几个品种,每一个品种都需验证,一次费用可能就需要上百万元,“高费用拦住了不少企业”。认证更严格,认证成本提高,使得企业的前期投入相应增加。这名工作人员担心,这些成本最终都要转嫁到零售价中去,再加上流通领域的损耗等费用,有机蔬菜的整体售价将会更高,“普通消费者根本没有实力消费,目前市场上有机蔬菜销售多为配送和团购,这大大限制了销售的规模,导致认证效益和费用不成比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