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中国食品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中国食品报道
 

2012年7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市场不健康减肥食品待“减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特约记者闻笛本报记者赵璐

健康市场不健康减肥食品待“减肥”

近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保健食品专项监督检查和抽验,在“维生素BT减肥胶囊”等产品中检出化学药物成分,经核实上述产品为假冒保健食品。10个产品分别是维生素BT减肥胶囊、OB蛋白甲壳素减肥胶囊(日用型)、OB蛋白甲壳素减肥胶囊(夜用型)、轻松牌减肥胶囊(包装上为草本精华减肥胶囊)、时代血脂灵胶囊(包装上标有燃脂弹)、时代血脂灵胶囊(包装上为苹果瘦血脂灵胶囊)、夜来香利眠胶囊、沙琪牌螺旋藻减肥胶囊、绿盾牌韵美胶囊、日日新牌原生胶囊(包装上为苦瓜排脂素植物减肥胶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并渴望提高生活质量,这就推动保健食品行业快速发展为一个年产值2600多亿元的大蛋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共批准产品近万个,产品4000多个,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2600多亿元,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70多家,占总产值的38%。然而,部分减肥、降糖等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曝光,虚假违法广告屡禁不止,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由于保健品行业的暴利,有一定经济能力、又渴望健康长寿的老人们,成了各路商家哄抢的“唐僧肉”。在我国各大中型城市中,活跃着不少这种以“老人”为目标的保健品销售商家,他们打着亲情牌,以免费体验的方式推销,让老人们无处可逃。

目前,从整个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来看,“多、小、散、乱、低”特征明显。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大多为中小民营企业,产业集中度低;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含量偏低;品牌产品少,缺乏核心竞争力;各企业间素质极不平衡,差异很大,一些企业自律意识不强,诚信较差,甚至利用不法手段坑害消费者,缺乏基本职业道德和操守。

当前保健食品市场乱象与监管乏力不无关系,由于保健食品监管职能历经多次调整,从卫生部到国家食药监局,再到监管职能移交国家食药监局,最终于2011年3月,明确国家食药监局的保健食品监管职能,并将国家食药监局食品许可司更名为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司。然而截至目前,一些市、县级局保健食品职能交接尚未完成。

保健食品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滞后,标准规范不完善。记者了解到,2009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明确,对保健食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至今3年过去了,《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仍未出台。使得监管缺乏法律依据,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中。据悉,为严格保健食品管理,切实提高准入门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6月4日就《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拟取消改善生长发育、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辅助降血压、改善皮肤油分4项保健功能,涉及胃肠道功能的4项合并为1项、涉及改善面部皮肤代谢功能的3项合并为1项,最后确定为18项保健功能,同时拟进一步调整和规范保健功能名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