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2年7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很多过剩的问题,其实就是本地的规划和国家不统一的问题,地方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不协调,国家的产业政策还需要制订得细一些,对每个地方要是能有明确的引导,才不会导致各地一哄而上。

投资拉动:机制亟待改革

煤化工“大跃进”遭遇宏观调控,近九成项目面临出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煤化工“大跃进”遭遇宏观调控,近九成项目面临出局投资拉动:机制亟待改革

2011年上半年,全国在建和拟建的煤制油项目产能多达40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达2800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接近1500亿立方米,煤制乙二醇产能超过500万吨。各项目产能之和远远超过需求。本报记者林瑞泉/摄

7月6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指导和规范“十二五”时期煤化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下发到各省,将于近期颁布。该规划在全国确定了15个示范项目。

中讯化工信息研究院的专家表示,《规划》中“深加工”和“示范”等措辞都显示了决策层对煤化工发展更为审慎,而仅15个项目获批明显低于分析人士预测。《规划》对示范项目提出了先进的能效、煤耗水耗等准入指标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确定了7大类共17项技术装备方面的重点示范内容,引导企业和地方政府在提高能效和附加值、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系统优化集成以及探索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示范。

在国家规划如此严厉的背后,却是地方政府对于煤化工超高的热情。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近日公开表示:“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收到的各地发改委通过官方途径正式上报的有104个大型煤化工项目,投资额已经高达2万亿元,这些项目都申请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显然是不可能的。”

煤炭行业自身持续的低迷或许助长了煤化工的“疯狂”。

河北一家焦炭厂负责人马顺利告诉记者:“焦煤、焦炭企业形势很不好,一些钢厂甚至停止了采购焦炭,二级冶金焦炭甚至有厂家报价低至每吨不到1700元,再这样下去就该停产了。”此外,上周秦皇岛港挂牌煤价再次大幅下行,每吨跌幅达到25至35元。

被“点燃”的煤化工

地方政府对于发展煤化工的热情空前高涨。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出手抑制煤化工,但煤化工火热发展势头始终未见“退烧”,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煤炭主产区纷纷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山西和内蒙古更是将煤化工产业作为煤炭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此次《规划》中,记者注意到,15个示范项目,分布在9个省及自治区,均为中西部地区,内蒙古和新疆两地的项目数量占15个项目的近半数。

在上述《规划》之前,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就发布了《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对投资严重过热的煤化工紧急叫停。

其实早在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收回煤化工项目审批权之前,只有大唐辽宁阜新煤制气项目、大唐克什克腾煤制气项目、神华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制气项目和新疆庆华煤制气项目4个项目获得建设许可。

现在却达到了104个。

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出台的政策,始终未能让煤化工“冷静”下来。

事实上,早在2011年上半年,全国在建和拟建的煤制油项目产能多达40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达2800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接近1500亿立方米,煤制乙二醇产能超过500万吨。各项目产能之和远远超过需求。

产能过剩已经一年多了。

“不少地方政府都把煤化工写入了‘十二五’规划,政策上是非常支持的,尽管目前看煤化工盈利状况并不好。”内蒙古一家煤化工企业的中层告诉记者。

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称,“十二五”时期仍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客观条件,迫切需要技术创新,继续开展更高水平的示范,来整体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也指出,目前国内试点的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项目的碳转化率一般都在40%上下,60%的碳则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出去。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记者,自2009年煤炭行业整合以来,很多大型煤企获得了大量的煤炭资源,继而集体涌入煤化工,期望转型,导致煤化工热度持续上升。但由于不少企业技术并不过硬,使得煤化工在技术上裹足不前,同时污染了当地的环境。但由于手里的煤炭资源成本低,很多企业并不愿意放手这一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行业。

“保增长”下被放大的重复投资

在“保增长”的现实压力下,地方政府重新拾起了投资拉动的“老办法”。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我们下去调研也会经常碰到这个问题。但这个方法确实见效快,但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重复投资,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经常与国家规划相悖。现在只要是国家要重点发展的行业,地方政府就会蜂拥而上。”上述不愿具名的专家说。

作为地方国企的负责人,马顺利告诉记者,地方政府也有苦衷,煤化工、钢铁、水泥,甚至一些新能源等过剩行业,很多都是地方的优势产业,但是很多地方的优势都是相同的,国家政策要是大量限制,地方政府的发展就需要另辟蹊径,这确实很难。

“我在基层工作20多年了,很多过剩的问题,其实就是本地的规划和国家不统一的问题,地方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不协调,国家的产业政策还需要制订得细一些,对每个地方要是能有明确的引导,才不会导致各地一哄而上。”马顺利说。

在行业发展不控制的情况下,盲目上大项目和重复的投资,让马顺利感受颇深。

“钢铁行业赚钱的时候,焦炭行情也跟着好,焦炭价格最高有3000多元每吨,后来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造成了焦炭行业产能过剩,现在价格才1000多元每吨。”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曾公开表示,中国对投资的过度依赖不仅会给经济转型带来困扰,也会造成巨大的风险隐患和潜在危机。要弱化政府投资倾向,特别是对银行输血的投资体制进行改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喊了很多年,现在投资驱动下的中国是到了该作出重大调整的时候了。

上述不愿具名的专家称,未来要以消费为主导。投资方面,国家侧重于有利于转型的投资,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到这样的投资中。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