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2年7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州金改100天:胆子不够大,步子有点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钟文

温州金改100天:胆子不够大,步子有点小

自3月28日获批,温州市先行取得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资格已过百日。此间,《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顺利获批。改革是大势,如何改则考验着所有参与者的智慧。100天,对于一项改革来说,或许太为短暂;而对于一种期待来说,又显得太漫长。《中国企业报》记者再次近距离观察仍在“小试”阶段的温州金融改革,在各方期待中,温州金改是小步快跑还是迂回慢走?

金改实效尚未显现

“没感受到什么变化。”在谈到温州金融改革100天的情况时,温州某行业商会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融资难、融资贵依旧,跑路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企业家对金融改革的那种期待明显下降,热情也正在锐减。有悲观者甚至认为温州的金融改革最终会坚持不下去,“温州金融改革又不是第一次。”

温州银监局汇报材料指出,截至2月末,温州出走企业234家,比年初新增60家,其中1月份发生24家,2月份36家,涉及银行授信的出走企业152家,涉及银行授信余额总计40.72亿元,已基本形成不良贷款,占全市不良贷款余额的36.22%。

“6月份肯定也不会少。”上述商会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受去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在政府和银行的支持下,借款获得了3个月或半年的延展,而6月份又是一个还款高峰,一些企业可能还是挺不过这关,选择“跑路”。

温州市金融办提供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情况》(以下简称《情况》)显示,国务院批准的十二条内容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小额贷款公司建设进展不快。按照计划,到今年底,温州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将达到65家,去年已经开始运营的有28家,也就意味着今年的计划是新增37家。但半年过去了,只有7家通过公开竞标拿到了牌照。

“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最终难以转为村镇银行。”上述行业商会的负责人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很多企业家想进军小额贷款公司,就是冲着村镇银行去的,成为金融机构才有兴趣的,但现在来看,这条路可能走不通或者说大多数走不通。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此前对媒体表示,今年底将完成1—2家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的试点。

温州市股权交易中心,作为股权融资渠道曾被寄予厚望,也未能有大的突破。《情况》显示,截至5月末,股权运营中心共有托管企业8家,挂牌交易企业2家,开户数99家;1—5月份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25.4万股和198.53万元。而这个成绩与《中国企业报》记者一个多月前赴温州采访时没有任何变化。而且,其中之一的浙江朗诗德健康饮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就已经成功交易,只是成绩记在今年而已。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德文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主要还是温州企业家的观念没有解开。温州企业大多数是从实业做起,现在让他们把辛苦赚到的钱交给别人管理,大部分温州商人还难以接受。虽然股权运营中心的门槛很低,但温商接受这个观念还需要一段时间。

而作为此次温州金融改革最为耀眼的民间借贷登记也是业绩平平。《情况》显示,截至6月24日,温州市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累计借出登记537笔、金额5.49亿元,借入登记累计344笔、金额11.05亿元,成功登记备案50笔、金额4838.5万元。

另外,按照计划,今年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将设立6家,目前,瓯海、乐清等2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已经正式开业,注册资金均为1亿元,合计向18个项目共投放资金7430万元。

显然,尽管温州金融改革对于企业投融资拓宽了很多渠道,但这对于饥渴的温州中小微企业来说,无疑杯水车薪。(下转第三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