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5版:G05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5版            G05深度
 

2012年7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勇于拼搏的掌舵人———记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公司副总经理兼北京地铁项目经理井恒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周慧娟耿标

勇于拼搏的掌舵人———记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公司副总经理兼北京地铁项目经理井恒法

领导在现场视察工作(右为井恒法)

当万家灯火、共享家庭幸福温馨时,可曾看到施工现场那彻夜不眠的灯光;当欢天喜地、分享丰厚的报酬带来的喜悦时,可曾看到奋战在施工一线辛勤工作的人们。在各个施工战场上,从车辆段到正线,从铺轨基地到隧道内施工作业面,到处洒满了全体员工辛勤劳动的汗水,更留下了他们踏实工作的足迹。

这其中也有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公司副总经理兼北京地铁项目经理井恒法的身影。

自1987年元月参加工作以来,井恒法先后参加了大秦线、集通线、侯月线、新长铁路、北京城铁、天津地铁等项目,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茁壮成长起来的,这期间能圆满完成所分管的各项技术业务工作,在前进中不断完善自我。自2000年开始主要从事施工项目管理,特别是2001年至今,一直从事城市轨道工程项目管理,为线桥公司站稳津京地铁市场,拓展国内市政工程市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1年6月至2003年1月,井恒法任北京地铁13号线项目副经理,代项目经理全面主持项目管理工作,该工程一次验收通过,并获得北京市市政建设最高奖“长城杯金奖”;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任天津地铁1号线轨道工程项目经理,参与编制了《闪光接触焊施工工法》,该工法获得集团公司企业工法一等奖,该项目获得集团公司2005年度“安全文明标准工地”称号,该工程获天津市建筑业协会“海河杯”奖。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井恒法任北京地铁5号线太平庄车辆段轨道工程项目经理,参与编写了《现场钢轨线上闪光焊焊接技术》,获得集团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该工程一次通过验收,获北京市市场工程银质“长城杯”奖,并获集团公司“文明和谐单位标兵称号”。2006年10月至2008年1月,任北京地铁10号线03标轨道铺设工程项目经理,该工程被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评为“优秀焊接工程”,获北京市市政工程银质“长城杯”奖。2008年2月至2009年10月任北京地铁4号线轨道工程Ⅰ标项目经理,主持编写了《梯形轨枕减振道床施工工法》,参与编写了北京市工程建设技术企业标准《轨道交通梯形轨枕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该工程获北京市政工程“长城杯”金质量奖杯。

目前,井恒法任北京地铁项目经理。既是公司的技术骨干,还具有优秀的项目管理和领导才能。作为一个项目经理,他善于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进行角色互换,达到互相理解、协调与和谐的目的。他所领导的第六工程段,在2004年被集团公司评为“好班子”;2006年被中铁三局授予“文明和谐单位标兵”称号;2007年被线桥分公司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被中铁三局授予“文明和谐单位标兵”称号。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井恒法还特别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学用结合,以指导实践、推动行政工作为着力点,把提高自身修养作为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基础。不仅广泛深入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还勇于探索,乐于调查研究,勤于潜心钻研,善于总结经验,真正把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不断提高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的能力。

二、力所能及地解决好职工的生活困难,尽心营造良好的群众关系。工程队生活条件即艰苦又枯燥。作为项目经理,他与所有的职工同甘共苦,驻守一线,深入工地和班组,关心生产,逢年过节坚守工地。关心职工住宿、吃饭、办公环境的改善等现实问题。对生活困难的职工,要求工会通过公司“三不让”制度,主动帮助解决其困难;在大灾大难面前,身先士卒,为灾区人民送去一份爱心。面对匮乏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做工作、想办法,要求政、工、团开阔思路,创新工作,逐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常言说得好:工作是一种态度。正是他这种对事认真、办事迅速的态度,在职工群众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深得职工的尊敬。2007年,井恒法先后被中共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和中共中铁三局线桥分公司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8年被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授予“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荣获山西省直属公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天道乃酬勤,爱拼才会赢。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井恒法用自己的勇气与才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引领着全体员工这艘巨轮,成功地克服了一波又一波的风浪,行驶在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航道上。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