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金融·投资
 

2012年7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此轮信贷增投背后仍难掩当前企业信贷需求不足的尴尬现状,专家指出,本轮信贷增投对经济复苏的实际效果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实体经济看低?

6月新增贷款规模或接近万亿元大关,信贷流向并不清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6月新增贷款规模或接近万亿元大关,信贷流向并不清晰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实体经济看低?

CNS供图

6月份新增银行贷款规模虽未正式发布,该数据或将接近万亿元大关的预测早已铺天盖地。分析认为,随着近期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尤其是对“铁公基”和保障房等领域的信贷支持以及银行系统年中考核和息差收窄趋势下银行贷放动机的增强,加上存款适度增长下银行信贷能力提升等因素,都将导致6月新增贷款出现进一步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信贷增投背后仍难掩当前企业信贷需求不足的尴尬现状。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博士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信贷增投对经济复苏的实际效果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贷款激增或源自银行“冲时点”

今年5月人民币新增贷款7932亿元,超过去年同期投放节奏,在“稳增长”基调下,市场预期信贷投放将维持积极节奏。目前,各机构预计6月新增信贷规模在8500亿元到1万亿元之间。有媒体表示,如6月继续加速,将有望完成全年目标的六成以上。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在当前经济总体减速、社会总需求趋弱的背景下,季末信贷逼近万亿元大关,这其中除了有部分实际信贷增长外,也有商业银行季末“冲时点”导致的信贷虚增的因素。

5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强调,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

因此,从货币政策到信贷政策,“稳增长”的政策基调越来越明显。在中国人民银行一个月内接连作出降准、降息的举措后,中国银监会也开始有所“动作”,推动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此刺激经济增长,防止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

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沈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直言,国内和国际经济总体放缓对信贷构成一定的压力,因为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始终认为保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真谛。其实经济放缓可以为经济转型提供契机,为科学发展提供机遇。通过真正的经济结构转型和拉动内需,经济增长和发展才会走出目前通过发放贷款和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维系。如果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更加倾向拉动内需和改善民生,低一些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应该是个大的问题。相反,即使很高的经济增长率也难以改变经济增长但民生难以实质改善的问题,而信贷造成的通胀问题会更加使民生改善难上加难。

单一货币宽松难扭转经济下行趋势

林采宜博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本轮信贷增投对经济复苏的实际效果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有三:首先,短期来看,由于当前信贷结构存在严重的错配现象,本轮新增信贷的流向并不清晰。企业中长期贷款整体上仍处在低迷状态,而个人信贷却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新增贷款如果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房市等领域,只会催生资产价格的又一轮上升。

其次,从宏观经济的基本机理看,信贷投放主要起到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然而,当前中国经济的症结更多是属于结构性的问题而非周期性的问题。比如,人口红利消失引发的人工成本上升、税负过重以及资金使用成本偏高等因素造成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显然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财政手段不可或缺。

再次,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外汇占款目前呈现回落,资金外流趋势已经比较明显,这也为信贷投放的实际效果增加了不确定性。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主要依赖单一货币政策宽松以及其它小打小闹扩内需措施,并不能够扭转经济持续下行与市场疲软局面。因此,他提出,有必要在实施较为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开辟更大的实体经济需求增长空间,尤其是启动重大终端商品需求项目,比如合理的首套房欲改善性住房需求、环保需求等,以此带动投资需求与生产需求,使得整体经济活跃起来。否则,实体经济缺乏需求增长空间,销售价格疲软走低,企业与投资者盈利前景渺茫,缺乏信心,势必不愿贷款。这就使得金融机构贷款困难,或者是缺乏优质贷款对象,放贷积极性不高。“譬如目前欧美日一些国家的信贷情况就是这样。”陈克新表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