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一周
 

2012年7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企业一周新闻榜(2012.06.26—07.02)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中国企业一周新闻榜(2012.06.26—07.02)

绵阳万达广场因“超高事件”停工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据《京华时报》报道,四川绵阳万达广场因“超高”逼停航班而停工,目前绵阳市房管部门已经要求万达暂停销售两栋未开盘的32层住宅中26层以上的单位。此前,据中国经济网6月28日消息,四川绵阳涪城万达广场因其建筑最高点超出临近绵阳机场净空限制面和控制面,已经构成严重威胁航班飞行和机场运行安全,为保护航班乘客安全,绵阳机场夜间航班已经全部停运。

点评:据相关人士分析,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绵阳万达广场拆除超高的几层楼可能在所难免。然而,万达强调其绵阳项目五证齐全,所有手续合规合法,过错方并不在万达集团。建筑物“超高”究竟谁之过?如果如万达所说,其手续齐全,那么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发现会对机场存在安全隐患?由此受损的企业权益谁来维护?同时,因此事件受影响的消费者,又该由谁来补偿?

浙江互保圈信贷危机牵连多家公司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据《经济观察报》6月30日报道,由浙江省四家案发企业所引起的信贷危机,正威胁着43家集团,约涉及法人单位600至700家,资金数百亿元。6月28日,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小企业处副处长楼建民证实,由互保引发的信贷危机正在逐渐深化,“互保圈共有四级,将各行业囊括其中,仅一个行业协会打报告上来称,涉及的互保资金约在200亿至300亿元左右”。

点评:浙江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多采用企业间互保的方式获得贷款。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往往要求企业追加担保单位或者企业法人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联保、互保作为创新的信用模式,同时也会扩大风险蔓延,将很多优质企业拖下水:一家企业出现问题造成关联企业脱保,使得相关银行担心贷款风险而采取收贷行为,同时引起其它银行仿效而进行跟风收贷。

广州汽车限购引发4S店加班卖车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6月30日晚,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交委主任冼伟雄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广州将自2012年7月1日起对汽车进行限购,在一年的试行期内,全市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限牌令”消息传出后,市区内各大汽车4S店灯火通明地接待前来购买新车的车主。很多市民连夜挑车,想赶在限购生效之前购买新车。据了解,当晚4S店取消一切优惠,几乎全部加价提车。

点评:近年来,机动车排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给交通运行带来一系列问题,对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为保障城市交通有效运行,改善和保护大气环境质量,一些城市开始通过各种措施控制城市机动车数量。实行限购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发布方式上有待商榷。跟企业经营和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应该有一个从公示到发布的缓冲期,以避免企业和居民权益受损。

五大电企去年共亏损151亿元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2012年6月27日,电监会在《2011年电力监管年度报告》中称,由于近年来煤炭价格攀升,加之财务成本增多,导致发电经营困难,去年五大发电集团电力业务合计亏损151.17亿元,全国火电投资下降26%。据电监会预测,2012年全国新增发电约9000万千瓦,年底装机总量将突破11亿千瓦。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1—5.15万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6.8亿千瓦。

点评:虽然我国电力企业经历着“行业冬天”,但电力工业发展并未停滞。去年我国发电量和电网规模居世界第一位,电源结构优化成果也比较明显,水电年发电量和风电并网运行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今年煤价超跌和降息因素可能会促成电力行业业绩反弹,但去年亏损的背后,还潜藏着增长乏力的隐忧。由于亏损及资产负债率较高,许多企业已无力新增投资,这也让电力企业增长潜力下降。

“明胶”事件重创果冻生产企业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新金融观察》7月1日消息,果冻产业陷入“寒冬”,销售额普遍下降50%。6月19日,有关果冻食品安全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果冻行业的几大龙头企业出席,“说清楚”、“还我们清白”是当天会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两句话。来自中糖协的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果冻行业销售额普遍下降50%,许多企业已经出现停工待产的情况。

点评:我国食品企业要想真正得到消费者信任,企业的自查行为不能懈怠,对合格供应商进行考核及定期现场审查,确保公司采购的原材料符合法规标准要求,从源头遏制食品安全事件。此外,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食品企业监管力度,对有欺诈消费者行为的企业,给予严厉的处罚。当下,由明胶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还在持续,恢复消费者信心是每个企业必须要做的“功课”。

铁道部“天价”宣传片曝未公开招标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据《钱江晚报》报道,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6月27日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2011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时指出,在对重大投资项目审计中发现了京沪高铁土建招标项目存在的突出问题。报告特别指出,在2009年至2010年,铁道部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的情况下,投资1850万元,请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了中国铁路宣传片,审计署强调称,该铁路宣传片未达到预期效果。

点评:铁道部寄希望于形象工程来挽救自身形象,这不能不说是舍本逐末,从公众的冷嘲热讽中便能得出答案。当然中国铁运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适当的宣传,但真正促进其发展的是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要想真正改变自身形象,铁道部还是应从解决铁路运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把纳税人的钱用在铁路运营的每一处细节上。

金志国辞任青岛啤酒董事长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据《广州日报》6月29日报道,青岛啤酒换帅,公司总裁孙明波接任。青岛啤酒宣布董事会决定,金志国由于健康原因离职,改为担任公司名誉董事长和首席顾问,公司总裁孙明波担任公司董事长,公司副总裁黄克兴担任公司总裁,段家骏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此前,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在6月21日大幅抛售青岛啤酒股权,涉及3200万股,套现获利15亿港元。

点评:换帅消息疑似早前已经在市场上“走漏风声”,陈发树与金志国的同学身份也引起媒体“有内幕交易”的质疑。对于陈发树的提前减持,青啤通过澄清公告试图划清界限。公告说,陈发树在减持前未与青啤进行沟通,公司事先不知悉他将减持,金志国对此也并不知情。对于突然提出辞职,金志国称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目前青岛啤酒具备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第二个原因就是“自己的身体问题,这几年透支了体力和精力”。

后谷咖啡资金链面临断裂风险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云南当地的公安部门目前已经立案,调查后谷咖啡的法定代表人熊相入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贷款诈骗等事宜。”6月27日,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的投资机构代表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举报是由后谷咖啡的投资方发起,目的在于逼迫公司走向良性运营的轨道。后谷咖啡是中国最大的速溶咖啡生产企业,拥有占全国1/3强的咖啡种植基地和资源,熊相入为该公司的创始人及董事长。

点评:原本志在打造“中国咖啡第一股”的后谷咖啡,在引入投资方后,不仅没有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反而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和足以拖垮公司的纠纷中。后谷咖啡目前还是以原料出口业务为主,其一直希望打造的终端零售计划,因受限于资金、渠道等因素,迟迟未能发展起来。其A股上市计划,更是变得遥遥无期。

光明收购法国红酒名企70%股权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5月28日,光明食品旗下上海糖酒集团在其官网宣布收购法国Di-va波尔多葡萄酒公司70%股权,并已在法国完成股权交割,双方没有披露交易金额。被收购公司是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著名葡萄酒经销商,与各大顶级酒庄有着良好的合作。今年以来,光明集团频频在海外市场出手,5月份曾收购英国谷物类食品企业维他麦60%的股份,是中国食品行业最大宗的海外收购。

点评:近年来不断尝试海外并购的光明集团再下一城,此次收购将有利于其产业链的扩充,提升整体实力。然而,虽然市场对其有较好的预期,但光明集团也将面临较大风险。事实上,目前我国的葡萄酒市场处在一种不理性的消费状态之中,同时葡萄酒作为一种个性化极强的产品,不是简单靠资本运作就能够取得成功的。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应该更为理性,切忌盲目出手。

中国水电子公司项目部遭遇泥石流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网易财经消息,中国水电6月2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12年6月28日早6点左右,四川省宁南县局部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冲毁了公司所属子企业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程3号公路项目部分包商———道隧集团(成都)工程有限公司自行租住的社会房屋———晏子酒家(施工区外),造成民技工(含家属)约38人失踪。

点评:该事件发生后,中国水电项目部立即启动防洪度汛应急救援预案,全力抢救遇险人员。对于因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事故,企业应提前做好预警工作,避免因自身管理问题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在事故发生时,企业应第一时间进入备战状态,并启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展开救援工作,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在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应及时通报事件,回应公众关切,同时密切关注并进一步通报事情的进展情况。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