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变相收费何以“理直气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
银行变相收费何以“理直气壮”
贷款利率下调、存款利率上浮,央行6月8日启动的“非对称降息”,让外界对银行的未来收益捏了把汗,坊间纷纷议论这一新政可能导致商业银行“损失近千亿”,银行业超高利润的局面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银行显然比人们想象的要淡定得多。所谓墙内损失墙外补,银行准备用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来维持“非对称降息”造成的损失。
银行业变相收费再起波澜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日前的报道,央行本意为利率市场化探路的“非对称性降息”,到了银行这里却变成了如何以更大的力度来稳存款。稳存款背后则是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因为存款才是收费增长的基础。
无独有偶,《经济观察报》的一则报道同样把矛头指向银行业的收费项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显示,今年1—4月份全国70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仅为11亿元。而这些钢厂同期的贷款利率、“贷款顾问费”、水利建设基金等各种财务费用总额,财务费用同比上涨了将近40%。武钢集团新闻发言人白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融资贵、财务费用高,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遭受同样命运的还有石化行业。报道显示,今年3月份,国有石化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10%,销售利润率为3.21%,财务费用则同比大幅上涨了34.69%。
2011年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银行业各类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收费项目850项。一度引起人们对银行业的尖锐批评和指责。面对汹涌而来的舆论压力,监管部门今年2月专门出台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来严控银行收费行为。但是随着央行利率新政的出台,银行变相收费的冲动似乎再次变得“势不可挡”,摁住葫芦起来瓢,为了保住高额的利润,银行业似乎准备要把所有的损失从各种收费项目中再找回来。
银行业不能形成收费依赖
各种名目的收费一直是银行业维持高利润的一大保证。根据12家上市银行的2011年半年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到了其净利润的半壁江山。而收费项目在近7年时间里更是增加了10倍之多。换言之,银行业的高利润并非源自其自身的高水平经营管理,而是源自其垄断地位下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以及建立在这种优势上的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
弄明白这个,就不难理解银行为什么在“非对称降息”后开始疯狂揽储了。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更多存款,才有更多收费,有更多收费,才能维持高额利润。
疯狂收费实际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银行业盈利能力的缺失。一般来说,决定银行盈利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规模、息差水平、中间业务收入、成本收入比和信贷成本。比较中西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可以发现和较为成熟的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盈利仍主要靠利差和收费,在中间业务上发展缓慢,而中间业务早已是西方商业银行的一大赢利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摆脱一贯高利差和高收费的盈利模式,积极发展中间业务。这既是和国际同行竞争的需要,也是维护我国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
变相收费是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
如此之高的收费项目让宝钢、武钢和石化这样的大型国企都感受到了生存的危机,难怪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中国钢厂不仅在为海外矿山打工,而且还在为国内商业银行打工。财大气粗的大型国企尚且如此,中小企业的状况可想而知。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大难题,国家层面也屡出新政试图缓和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如今,大型国企也开始遭遇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不能不让人感叹银行业的“唯利是图”。
作为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企业的出现被称作是“人类的成就”,尤其是股份制企业惊人的崛起和当前无可争辩的统治性地位,被公认为是现代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命脉、关系着社会稳定、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就业,更关系着千万就业岗位背后的亿万个家庭。
当前国际经济走势普遍低迷,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增大。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企业正是维持稳增长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没有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的稳定发展,国家经济的稳增长只能变为一句空话。
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凸显出来的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状况尚未得到改善。此时,银行业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对本来就生存艰难的实体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反过来,对银行来说,企业如果由于各种名目繁多的银行收费而不敢融资,承担不起融资的成本,就极有可能被迫倒闭关门。没有企业,不要说各种名目的收费项目,银行的生存恐怕也是问题。因此,从长远来看,银行业在此时对各类企业变相收费,说直接点就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银行业和实体企业大多时候是相辅相成而存在的,且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置对方的命运于不顾,如此,最终反而也会害了自己。
最新传出的一个好消息是,国家发改委价格检查与反垄断局将配合国务院即将出台的降低钢铁和石化财务费用成本的措施,采取开展银行收费专项检查、规范银行收费等措施,减轻企业融资负担。但愿这能缓解已经陷入困境中的各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