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暗中狙击华为
“国家安全忧虑”是美国官员常常挂在嘴边的理由,事实上美国政府从
未公开承认其对华为的具体担忧。这一切可能都是思科幕后操作的结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贾晶晶
“国家安全忧虑”是美国官员常常挂在嘴边的理由,事实上美国政府从未公开承认其对华为的具体担忧。这一切可能都是思科幕后操作的结果。思科暗中狙击华为
CNS供图
近日,欧盟一次针对中国通讯设备企业发起的双反调查中,华为再次“中招”。据外国媒体报道称,欧盟的理由是中国公司华为和中兴在获得政府非法补贴后,以低于成本价格在欧洲销售产品。
虽然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华为的确认,但事实上,在欧美市场遭遇各种审查和调查对华为来说,早已不再是新鲜话题。
从几年前收购美国3Com公司遇阻,到竞购美国私有宽带互联网软件提供商2Wire遭拒,再到今年被迫撤销对美国三叶公司(3Leaf)技术资产的收购申请,华为在欧美市场每走一步都阻碍重重。
对于华为屡遭封堵的理由,业界始终有着各种版本。欧美的官方理由是“担心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以及华为的军方背景”,不过,有业内专家指出,真正原因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暗中较量。从进入国际市场之初,华为的目标就非常明确,即做“全球第一”。如今,这一目标正一点点变成现实,2011年,华为在通信设备市场和路由器市场的排名均明显提升,市场排名逼近首位。
这必然会引起某些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击。在生与死的压力下,有些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对华为进行围追堵截,比如路由器业界老大思科系统。
思科的狙击
尽管华为在全球通信市场创下了堪称辉煌的成绩,但却始终无法将这种成功在北美市场复制。直到今天,华为也没有签下任何与美国主要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合同。
相对于其他国家,美国堪称是对华为发起调查最密集的市场,数次阻止了华为的进入。“国家安全忧虑”是美国官员常常挂在嘴边的理由。但知情人士指出,事实上美国政府从未公开承认其对华为的具体担忧,他们总感觉华为缺乏某些“透明度”,但却没有具体说明华为哪些地方“不透明”。“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政府对华为的担忧,这一切都是思科幕后操作的结果。”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发表看法说,“欧美市场是思科的大本营,是思科赖以生存的市场,如果失去,思科将面临生死抉择,所以思科会不顾一切地阻止华为对欧美市场的介入。”
事实上,很长时间里,华为都是思科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起初,华为的业务和思科并无太大的冲突,华为专注于通信设备制造,而思科则主攻企业业务,为客户提供网络硬件产品和网络技术支持。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华为“不安分”的一面就开始显现。1999年,华为第一次在中国推出了自己的数据产品,开始涉足思科的业务地盘。一年后,华为又将产品线延伸至路由器、以太网等领域,开始分食长期由思科独霸的蛋糕。
这不得不引起思科的警惕。“我们将尽一切能力阻止他们在美国扩展,虽然这非常艰难。”对于华为的“入侵”,思科CEO钱伯斯曾毫不掩饰自己的抵触情绪。据悉,钱伯斯还公开承诺将采取更为激进的竞争手段。
其实,思科的防范之举早在10年前就彰显无遗。彼时,当华为刚刚将稚嫩的触角伸向美国的时候,思科便立即举起知识产权的大旗,将华为挡在了美国市场之外。
然而,思科无法阻挡华为在全球市场的快速发展。2011年,华为的年销售收入达到320亿美元,排名紧跟思科之后。不仅如此,2011年,华为组建企业业务团队,正式进军欧美市场的企业客户业务。这也意味着华为与思科白热化竞争拉开了帷幕。
企业业务既是思科起家的领域,也是思科最核心的竞争力和主要营收来源,长期以来,思科始终牢牢盘踞这个领域,将业务覆盖整个欧美市场,不给其他竞争对手任何插手的缝隙。
但是,华为“极度的价格破坏”让思科固若金汤的产品防线逐渐坍塌,欧美市场还是逐渐被华为的“品质一样,价格优惠”的产品深深吸引。
在这种情况下,思科必然会采取行动挽救自己。“几乎所有的反倾销调查背后,都是因为所在国的对手企业受到了威胁。欧美市场对于设备公司至关重要,华为的战略推进太强势,势必会危及到思科等竞争对手。”方兴东透露,华为遭到的调查如此频繁,主要是思科方面下的功夫导致的。“思科那边专门有人对付华为,这在行业内都是非常清楚的事情了。甚至不少美国人都认为思科做得太过分了。”方兴东说。
华为的战斗
近年来,华为在欧美市场遭遇的阻碍可谓接二连三。
今年5月,华为被卷进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45家电子设备企业发起的“337”调查中;2011年,华为在伦敦奥运会一项总值8000万美元的地铁移动通讯项目,被英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同年,华为被迫撤销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提交的收购三叶公司(3Leaf)技术资产的申请;2010年7月,华为竞购摩托罗拉的无线业务资产意外地败给诺基亚西门子;2010年7月,华为高价竞购美国私有宽带互联网软件提供商2Wire遭拒;2010年6月,华为遭遇欧盟针对无线路由器的反倾销调查;2008年2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挠了华为和贝恩资本对电子器件生产商3Com的联合收购。
在知名业内分析师丁鹏飞看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华为在海外“做得太好”。
“受到对手关注的原因是华为的两大‘秘密武器’,分别是客户融资和客户联盟。”丁鹏飞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说,客户融资给华为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客户联盟指的是,华为每到一个市场,都会和当地相关的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共赢发展,而其他企业进入一个市场,往往采取的是并购策划,这也是华为得以迅速扩张的原因,这两大武器让华为在国际市场的业绩表现非常强悍,这让华为不可避免地要遭到竞争对手的阻碍。
不过,在应对这些调查方面,华为一直以来都是默默接受,有媒体因此称华为是“鸵鸟”。也正因为如此,外界对华为的海外战略始终议论纷纷,认为华为并不具备征战欧美市场的能力。
方兴东认为,华为海外战略是非常成功的,目前在国际市场仍然占据主导优势,但在战术上,华为需要进行调整。
“对手已经出招,华为应该好好想想应对之策。”方兴东指出,“对于华为来说,这样的问题迟早都会遇到。”
事实上,在遭受欧美诸多以“莫须有”的原因进行拒绝之后,华为公司已经开始进行反击。针对近日传出将被欧盟调查的消息,华为很快就发出声明,对欧盟提出的“获得中国政府的非法补助”问题进行驳斥,同时明确表示反对传言中欧盟将要对其进行的双反调查。
2011年初,针对美国对华为的诸多质疑,华为在其网站发布了一封2100字的,署名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胡厚崑的公开信,对质疑内容进行了反驳,并指出美方上述认知“缺乏佐证”。此举在当时受到了高度关注。
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华为反击的信号,无论对投资国政府部门还是该国的对手企业,华为都将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正面较量。
“今后,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方式也会逐步升级,华为必须学会见招拆招,做足充分的准备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方兴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