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杀猪”是转型还是转向?
我国最大炼焦煤企业进军杀猪行业,计划年宰猪200万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
国企“杀猪”是转型还是转向?
2012年,“猪”似乎成了一些大型国企的新宠,也成了社会议论的焦点。人们对武钢养猪事件的争议还没有完全平息,山西焦煤的加入再次把非议推向了新的高潮。
6月11日,这家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优质炼焦煤生产企业和炼焦煤市场主供应商,和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正式进军杀猪行业。
双汇集团网站显示,双方将在太原市阳曲县开工建设生猪屠宰加工项目,计划年屠宰生猪200万头,加工肉制品10万吨,销售额将达30亿元至40亿元,项目力争一年内建成投产。
继3月份武钢集团宣布投入390亿元发展非钢产业,其中准备建万头养猪场,之后,山西省属大型国企山西焦煤集团也把目光转向了“猪”,不同于打算养猪的武钢的是,山西焦煤准备投身的是杀猪行业。
有分析认为,武钢养猪是无奈之举。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可谓是在普遍微利的状态中求生存。“中国钢铁行业销售收入利润率近年来持续下滑,已从2007年的7.26%降至2011年的2.42%,处于全国工业领域最低水平。”在2012年中国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首席分析师迟京东这样描述正在艰难“过冬”的钢铁行业。
整个钢铁行业在今年出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行业亏损的局面。2012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一次信息发布会上,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坦言:“现在由钢铁生产主业亏损变为行业亏损,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行业亏损。”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一季度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90.98亿元,亏损面达33%。
公开的数据显示,武钢的日子很不好过。2011年武钢总利润约35亿元,其中钢铁主业利润不到15亿元,而非钢产业利润为20.8亿元,占到整个集团利润的六成左右。而在销售净利率方面,非钢业务约3.5%,钢铁主业则不到1%。非钢业务的利润空间超过钢铁主业,被外界认为是加大非钢业务投资的主要原因。
当下煤炭企业的日子虽然也不是很好过,但显然要比钢铁产业好得多。相对于武钢的“借猪求生”,山西焦煤集团更多是考虑到“产业转型”的因素。
山西焦煤集团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煤种最全的炼焦煤生产企业,焦煤生产能力稳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其产品除焦炭外,还有甲醇、烯烃、醋酸、聚甲醛等煤化工产品。在山西最大的五家煤炭集团当中,山西焦煤集团利润最高,因此,山西焦煤也成为山西省推动省内煤企壮大非煤产业的先锋。数据显示,2011年山西煤炭行业实现非煤收入3312亿元,占到煤炭行业收入的59%。但是,多数大型煤炭集团的非煤业务仍然围绕煤炭行业展开。显然,这并不利于山西省由资源大省向现代产业大省的转型。
山西焦煤集团进入和煤炭产业完全不相关的食品产业,可谓是山西煤炭产业发展非煤业务向前跨了一大步。据媒体报道,这次双方的合作最初完全是由于河南和山西两地政府的“牵线搭桥”。据此,相比武钢来说,山西焦煤这次和双汇的合作在更大意义上可以说是产业转型的需要。
双汇技术经验丰富、山西焦煤有钱有人,又是当地龙头企业,对市场有极大的影响力。一旦促成两家大型国企在生猪屠宰加工方面的合作,地方政府可以不花分文,既解决就业,又不愁税收。就如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认为的,此次合作将有力推动山西畜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大型国企的非相关多元化之路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之前武钢养猪的消息传出时,就有不少学者批评武钢此举是典型的不务正业,甚至指责武钢是“辅业复辟”,是走回头路,重蹈国企“大而全、小而全”的覆辙。
山西煤炭是转型还是改变发展方向,引起社会非议。一位国资委人士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有企业的布局仍然偏宽,不够集中、不够突出,需要通过有进有退的方式进一步收缩战线。近年来国资委强调国企“做强做优”主业,对辅业项目要求进行严格报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曾坦言:“作为一家企业,只有专注于主业,并通过改革获得抗周期风险的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近两天,网络上对国企养猪、杀猪的事评论如潮。比如来自哈尔滨市的徐小侠发表评论认为,“这种政府‘拉郎配’式的‘经济增长’,貌似是30年前被大规模批判的;这不是市场经济,是开历史倒车!”
另有前瞻网议论,“不论是山西焦煤杀猪还是武钢养猪,其实都属于不务正业。在中国企业史上,绝大多数不务正业的企业下场都不好,最后要么巨亏退出,要么被非主营业务拖垮,特别是国企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