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管理
 

2012年6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2年5月24日17时08分,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经报请国务院原则同意之后,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当湛江市市长王中丙高举批复文件走出国家发改委的大门,难抑激动地低头亲吻批文时,这一刻被精确的记录了下来,并被认为是湛江人期待了34年的钢铁梦终于实现。

“湛江钢铁”舆论引发行业投资尴尬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张敏万书香

“湛江钢铁”舆论引发行业投资尴尬

34年,梦想成真。

早在1989年,广东省政府就向国务院呈报了建设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的建议书;2004年,广东省和宝钢正式将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提上了议事日程;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同意宝钢湛江项目开展前期工作;2008年6月28日,宝钢控股的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挂牌。多年来,广东省和宝钢在湛江项目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完成了包括“三通一平”、农民搬迁以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内的所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然而,湛江项目却生不逢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家对钢铁产业的严厉调控政策,一直拿不到“准生证”,因此迟迟无法开工。

但2011年11月7日,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要优化产业布局,改变钢铁业发展“北重南轻”局面,“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同时要求“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彻底改变东南沿海钢材供需矛盾”。半年后的2012年5月24日,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终于获批;5月31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一吻”,引发发改委表态“不是4万亿重来”

从提出设想到核准开建,历时长达34年的湛江钢铁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媒体及公众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监测显示,自5月24日起至6月6日的两周内,在新闻报道方面,相关原发加转载量高达4510篇;而在微博信息方面,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四大热门微博站点亦共计有逾56000条之多。

很多人认为“都是市长激动后吻批文照片惹的祸”。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湛江钢铁项目获批后的两周内,相关新闻报道及转载量呈上下波动的发展趋势,在多个日期均出现了转载高潮;而在微博自媒体方(以腾讯微博为例),信息发布量则于5月28日至6月2日期间集中爆发,并于5月29日达到9400条的最高值。这主要与“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发改委门外亲吻文件庆祝”的相关新闻于5月28日发布后引来媒体与公众聚焦关注有关;同时,“除湛江项目外发改委还核准了一批投资额过千亿钢铁项目”的消息亦助推了舆论浪潮的扩大,直至“发改委否认‘4万亿’重来,称‘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是误解”的报道传出,舆论热度仍然不减。

但与市长激动难抑的“喜悦之吻”不同,媒体与网民对宝钢湛江项目获批的消息更多地给予了“板砖”:首先,“项目基本靠跑、资源基本靠要、机会基本靠嚎”而不顾市场机制的行政审批制度引发了舆论质疑;其次,广东湛江与广西防城港两大项目上马的出发点是调整行业结构,但在中国钢铁业进入微利时代、全国钢市进入“寒冬”之际,“两广”项目能否承担起此项重任令人疑虑;此外,开建钢铁项目是否会对湛江当地环境资源造成破坏以及随之而起的征地拆迁问题也是湛江当地民众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质疑“跑部钱进”的呼声再次响起

分析网民观点大致有几类。

红网在“谁能读懂跑项目后‘吻增长’的艰辛”一文中说:一个项目要辗转34年,行政逻辑上自有其合法或合情的道理。然而,有些“感人至深”的细节,恰恰让人心生诸多悬疑。一个“跑”字,表面是人情的分量,实质对应的职权的自由裁量。“跑”得越艰辛,“跑”得越成果卓绝,公共行政的伦理与品质就越面目模糊。

《投资者报》的观点是“34年审批周期折射出什么?”

文章写道:王市长的吻,让我们看到整个广东乃至全国的钢铁产业,都是政府手中的一盘大棋。但湛江钢铁项目是一个商业决策,它本该由其利益攸关方来决定:负责投资的企业要算好财务回报,当地民众要在环境损失、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中做出权衡,而地方政府则要尊重当地民意,并考虑是否符合国家法律。

市长吻发改委批文,问题还在“跑部钱进”。舆论早就呼吁,尽快为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同时加强对部委权力的约束,建立决策项目绩效考核机制。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出现市长拿着批文亲吻、公众却很忧虑的反差。

一个项目的乐观掩饰不了行业发展的艰难

央视《新闻1+1》数据显示,2012年1到3月,中国钢铁行业整体上缴利税同比减少了近65%,利润更是负的10.34亿元,同比减少104%,利润降幅位于各行业之首,这也是中国钢铁行业自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行业的亏损。与利润下滑相对应,今年以来我们的钢铁产量却还在增加,出口也在增加,显然新增的市场份额是拿降价和亏损换来的,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舆论对包括湛江在内的新审批钢铁项目的未来并不乐观。

世华财讯《湛江钢铁项目并非屁股决定脑袋》:目前,外界最大的担心是“两广”项目实施后能否产生收益,但问题是,这两个项目在增加了国内所缺的精品钢供给同时,却减少了粗钢的生产,这意味着非但不会加剧产能过剩,反而弥补了国内产能之不足。当然,这是对这两个项目的乐观看法,这也决定了其的可实施性。但问题也在于,决策是否能执行到位。

比如,如果地方政府为了保经济发展,在上马这两个项目的同时,却无意于减少粗钢产能,这样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再比如,这两个项目上马后,企业没有责任心,为节省资金,在环境保护上做得不到位,也会使效果大打折扣。

征地安置与环境质量的担忧拷问政府

这样的消息更加刺激公众的神经。

《半岛都市报》“普通人眼中的钢铁梦———失去故土,能否换来好日子?”一文引起反响。“为了这个项目,湛江前后投入超过100亿元,1万多村民涉及搬迁。村民表示,已经在临时安置房住了3年,每家只有12平方米的空间。村民土地被征用,只能靠每月300元的补助生活。有村民称,当地有政府官员因拆迁被杀。”

微博网友“红土乡音”公开观点:国家发改委核准湛江钢铁项目,“意味着湛江人民追求了34年的钢铁梦终于成真”,但我更担心的是,这个项目意味着那片红土地的环境开始恶化,意味着三面环海的湛江无海鲜可吃。未来的700亿,买走了红土地的鱼?

历史的湛江,是海滨城市,蓝天白云,彩虹,日出晚霞,生猛海鲜、热带水果,都与浓烟不断的钢铁城市相差甚远。

这样的历史时刻,这样的项目自然要引起公众深刻的思考。

其实,发改委于2012年5月连续核准了一批重大钢铁建设项目,除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外,还包括河北唐山首钢搬迁项目,与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等,其各自的投资额度均不低,相加总额已过千亿。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上述其余钢铁建设项目虽同样为人所关注,却并未如湛江项目一般,在舆论中引发一股如此势头迅猛且持久不息的热议潮。

究其原因,则应与湛江项目审批的历时漫长以及市长王中丙在发改委门前的“激情一吻”密切相关。一个项目要辗转34年,堪称来之不易,也有令人动容之处;然而,如此艰难辛劳的审批过程与王市长真性情的举动却似乎并未得到舆论的认可,反而招致不少质疑,甚至有人认为:“这源自地方发展和官员政绩的冲动。”

客观看,王市长的行为实属寻常人的真情流露。但是,在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引发亏损的大背景下,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长期分配不均致使民众容易对政府项目产生习惯性反感的前提下,再加上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和媒体的刻意渲染,出现这股批判浪潮也不难理解。策划:中国企业研究院中国企业舆情联盟数据提供:优讯时代(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