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产业·公司
 

2012年6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联水产深陷持续亏损尴尬

靠天吃饭不靠谱,全产业链或为面子工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

靠天吃饭不靠谱,全产业链或为面子工程国联水产深陷持续亏损尴尬

国联水产业绩频预警年报自夸,机构称牛皮吹上天CNS供图

老天爷的脸色,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凭借“一只对虾”发家致富的国联水产(300094),成功登陆资本市场除了带来充足资金推动下的对虾全产业链扩张、经营产品多元化扩张等收获,还让社会大众清楚地看到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诸多风险:依靠“单一产品、单一市场”的战略风险,冬春持续低温等天气异常化的产品风险,盲目布局全产业链扩张的资金风险以及拓展国内市场面临着品牌弱、人员少、渠道成本高等一系列风险。

原本就是一个“靠天吃饭、靠运气赚钱”的行业,《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如今在国联水产的经营体系中却还要额外增加“市场过度集中在海外、海外客户过度集中于1—2家企业、全产业链背后的资金管理难度”等新的风险,无疑为企业未来发展蒙上阴影。

天灾人祸齐降临

在公司迎来第十年发展年头之际,2011年国联水产并未向投资者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收入为13.1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7.61%,实现营业利润790万,同比上年下降89.90%,实现净利润1172万,同比上年下降85.12%。

对于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国联水产给出的解释为: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及虾病等因素影响,加上2011年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导致对虾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同时,占据公司主营业务86.81%份额的水产品加工,在人民币升值、对虾养殖失败、原材料价格飞涨等国际、国内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有所下降,毛利率同比下降5.90%,仅为8.92%。

在一位水产业内人士看来,“8.92%毛利率对于国联水产这样一家上市公司,而且立足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来说,意味着其所一直坚持的‘批发模式、追求规模利润’商业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去年以来,欧美债务危机的波动已经让他们遭遇利润大幅度下滑的尴尬,再加之天气因素的影响造成上游成本增长,而终端市场却面临着很难提价的尴尬”。

除气候变化异常、虾病等天灾带来的经营成本上涨外,多年来摆在国联水产发展过程中的“过度依赖美国市场、过度依赖单一客户”战略风险始终没有得到有效释放。2011年,国联水产13.16亿元的销售收入中,来自海外的业务收入占到9.6亿元。《中国企业报》记者还看到,在这9.6亿元的销售收入中,一家名为OCEANBISTROCORP的美国公司占据40.92%的业务比重。2010年时,这家美国客户所占国联水产的业务比重高达52.72%。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联水产的前五名客户占公司的销售额比重高达62.65%,前五名客户的应收账款占比达76.56%。尽管公司表示,去年开始通过在美国市场之外的海外业务拓展比重,分散单一客户风险。不过,水产业内人士指出,国联水产的主营业务对虾,全球主要三大市场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未来很长时间内公司是无法摆脱对美国市场和美国客户的依赖。

为拓展美国市场,去年国联水产以1500万美元收购美国SUN-NYVALESEAFOOD水产贸易公司100%股权,以自主品牌逐渐进入美国消费终端市场。不过,国联水产的这一收购行为在“欧美债务危机的阴影下,终端消费市场趋于疲软”背景下,显然背负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全产业链战略风险

正如从去年开始,国联水产为避免对海外市场过重依赖造成的发展困局,拓展国内市场业务所遭遇的诸多尴尬一样,全产业链布局对于国联水产而言,同样是一次充满挑战、暗藏巨大商业风险的战略性考验。

目前,国联水产的主营业务以对虾加工为主,带动罗非鱼发展,最终形成对虾罗非鱼种苗、水产饲料、养殖、食品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布局。目前,打造“全产业链”、往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已经成为国联水产在新五年发展的战略核心。

不过,从水产加工,向上游的种苗、养殖、饲料以及下游的自主品牌销售,对于国联水产现有的产业布局、人力资源以及管理架构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2011年度,国联水产的种苗收入3885万元,饲料收入1.33亿元。尽管种苗业务连续三年增长率均达50%以上,饲料销售收入同比增加43%。不过这种高增长的前提却是起步基数小,目前占公司整体业务比重仍然较小。

与水产加工不同,种苗的培育和开发显然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大量的科研经费的投入。而且在一些种苗研发上,国联水产面临着“投入产出周期长”,甚至随时会出现“投入无产出”等风险。

目前,在国联水产2600多人的员工队伍中,管理人员高达181人、技术人员为141人、营销人员仅43人。这对于要完成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来说,营销人员的匮乏与管理人员的繁冗形成鲜明对比。

“如果国联水产要真正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必然要增加市场营销和技术研发产业链两端人员的投入,带来的是管理费用、营销费用和研发费用在短期内的激增,否则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全产业链的布局”。上述业内人士发出警示,全产业链看上去很美,可以弥补当前国联水产的毛利润持续下跌尴尬,但长期来说却是隐藏着巨大风险的“面子工程”。

从去年开始,国联水产就开启了进军国内市场的下游自主品牌营销之路。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在国内整个水产行业还没有形成品牌化氛围的前提下,下游大型流通渠道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利润、高门槛”已经让国联水产“初尝涩果”。

在年报中,国联水产也坦言,“由于公司水产品内销业务开展较迟,水产品内销渠道结构尚不合理,主要依赖于流通批发渠道和大客户渠道,由于没有品牌标识,公司高品质产品取得的溢价并不高”。在整个国内水产行业批发毛利润较低背景下,缺乏品牌沉淀的国联水产想取得高利润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就在今年一季度,国联水产继续身陷“经营亏损”尴尬之中。平安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2012年第一季度属行业淡季,在库存原材料高成本、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下,国联水产综合毛利同比下降7%,亏损幅度增加。2012年全年我们认为原料虾的价格有望回落:原料虾价格已连续3年上涨,受价格周期影响存在回落的可能性,但用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然存在”。这意味着,国联水产在2012年“两头受压”情况还将持续恶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