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隐忧:或加大银行风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资产证券化隐忧:或加大银行风险
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因看点众多而受到高度关注。
据悉,《管理办法》分10章、180条和17个附件,分别对监管资本要求、资本充足率计算、资本定义、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市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操作等闲加权资产计量、商业银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等进行规范。
专家指出,虽然我国银行业在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中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但银行业在改变运作模式和减少行政性贷款方面仍有改进的余地。特别是在经济下滑、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增长点时,强化商业银行资本约束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银行业风险或加大
据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消息,《管理办法》要求,将建立统一配套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体系,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其他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分别为11.5%和10.5%,与国内现行监管要求保持一致。《管理办法》还严格明确了资本定义。明确了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提高了次级债券等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允许商业银行将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计入银行资本,并对国内银行已发行的不合格资本工具给予10年过渡期。
据银监会一季度主要监管情况表显示,商业银行今年一季度末的拨备覆盖率高达287.4%,不良贷款余额为4382亿元。如果计算超过100%的部分,对应金额为8212亿元。但是该表中没有发现对应贷款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指标。
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林采宜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允许商业银行将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计入银行资本”是个比较本质性的政策,短期看,能缓解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压力;长期看,银行的风险加大。
林采宜认为,总体上看,我们的银行监管在风险计提、准备金率等方面的监管比西方国家要严格,这次允许商业银行将超额准备计入资本,实际上是放宽了资本金的约束。但是,中国的商业银行资产中有大量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担保的贷款,实际上风险是非常高的。
林采宜反问:“地方债平台10万亿元,每分钱都是从银行系统流出来的,而政府主导的这些项目最终收益率如何?”她举例,铁道部去年一季度,高铁亏损37.6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69.79亿元,亏损增幅高达85%。“这种无底洞,银行还在继续放款———2万亿授信额度。”林采宜强调,所谓地方债平台的危机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在扩大资本覆盖风险范围方面,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外,《管理办法》将操作风险也纳入资本监管框架。明确了资产证券化、场外衍生品等复杂交易性业务的资本监管规则,引导国内银行审慎开展金融创新。
此外,《管理办法》还强调了按照审慎性原则重新设计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下调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的风险权重,引导商业银行扩大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投放。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下调公共部门实体债权的风险权重,适度上调商业银行同业债权的风险权重。
有观点认为,提高次级债券等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以及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框架,在监管取向上体现了与国际新监管标准的接轨。
据记者了解,新《管理办法》明确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提高了次级债券等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对银行已发行的不合格资本工具给予10年过渡期。同时,扩大了资本覆盖风险范围。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外,将操作风险也纳入资本监管框架。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框架不仅与国际监管标准相一致,而且非常必要。近几年银行案件频频发生,在操作风险上应给予更多重视。
林采宜则认为,短期看,对银行经营是利好;长期看,信贷资产风险的安全网变薄。
林采宜指出,中国银行系统积累的信贷资产风险之前是剥离,让财政负担,今后是“资产证券化”,通过市场转移给其他实体,目前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还只是在银行间市场交易,这是个尝试,等产品“成熟”以后,必然会通过柜台交易(otc市场)转移给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衍生品设计多转几手,其中的风险就会被模糊化,然后击鼓传花,直到最后一棒。
“什么叫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把信贷资产打包,做成证券产品卖出去,转移风险,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通过各种资产证券化及其衍生产品波及全世界的。”林采宜说,原先中国银行业的严监管对应其资产中潜在的高风险(尤其政府项目),现在监管放松了,获得收益的是银行,但风险是整个社会的。换一句话说,超额计提本来是银行系统自身消化风险的一种能力。现在没有了。
林采宜直言,银行消化不了自身资产的风险时,只有两个出路:一是政府动用财政资源进行拯救或者“援助”;二是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市场渠道将风险转移出去。无论走哪条道,都是社会来承担和消化风险,路径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