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5版:G03 敞开大门之全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5版            G03 敞开大门之全局
 

2012年5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来源:中国企业报  

创新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唐山港开滦码头

新世纪以来,有着130多年历史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面临资源枯竭、产业单一、增长方式粗放、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众多因素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

面对资源型企业转型这一世界性难题,开滦集团主动应对危机、加快产业转型,2008年至2010年,开滦集团营业收入增长494%,利润总额增长463%,利税增长177%,资产总额增长102%,非煤产业占总收入比重由2005年的20%上升到70%以上,由煤炭开采企业衍变为行业瞩目的能源旗舰企业。

开滦集团的转型发展实现了规模导向型向战略引领型、传统业态向新型业态、生产经营向资本运营的重大跨越,为我国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

居安思危:百年开滦的战略选择

开滦煤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在随后的不同时期,开滦煤矿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在新中国建设及改革开放时期,开滦集团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然而,新世纪以来,与其他国有大型矿产资源型企业一样,开滦集团走到了企业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上。

开滦集团正式实施转型战略以前,在全国煤炭行业仍保持一定规模优势,如果甘于现状,企业依然可以平稳发展。如果对固有发展方式实施改革,会在体制机制上有新的突破,无疑会存在选择性风险。这对企业领导者而言是艰难的抉择,也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一次挑战。

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说:“光荣属于历史,现在决定未来,要把光荣历史演化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开滦集团把“以资源型企业转型为突破口,以做大企业规模为基础,进而把企业做精做强”作为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开滦集团2008—2010年及“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从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产业定位、产业布局、改革改制等多个方面对开滦集团的发展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

依托煤炭主业,实现产业多元化转型

煤炭长期是开滦集团生存和发展的依赖产业,开滦集团的转型发展不是否定传统产业,而是立足煤、跳出煤、延伸煤,依托煤而不依赖煤,跳出煤而不放弃煤。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优化重组,实现由“一煤独大”转向多元发展,让接续产业与替代产业、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支撑起企业的未来。

之一:支柱产业向支撑产业转型。在转型发展中,开滦集团把做大做强煤炭主业,作为发展转型和阶段性发展目标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全面实施“内挖外扩”战略。“内挖”,就是首先稳定发展唐山总部经济,通过技术攻关,资源挖潜,延长老区开采寿命,努力扩大唐山地区煤炭生产。“外扩”,就是利用开滦煤炭开采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走出去到外埠寻找资源,增加资源储备,增强发展后劲。

之二:支柱产业向产业基础转型。通过横向衍生式和纵向延伸式,形成集煤炭生产、洗选加工、煤焦化、煤化工、现代物流、电力、装备制造、建筑施工、建材化工、文化旅游等多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煤炭企业“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

之三:煤炭生产向煤炭化工产业转型。抢抓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机遇,走大型化、基地化、园区化,上下游产业联合、拉长煤基产业链、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目前一块煤能够生产出32种产品,成功实现由煤炭开采企业向能源化工企业的华丽转型。

之四:煤基工业向煤基服务业转型。从煤炭加工,向煤炭化工,再向煤基服务,是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战略再突破。开滦构建了煤炭流通加工、物资仓储加工配送、运输服务、国际贸易、汽车物流等五大业务板块,并向电子商务、逆向物流板块、空港物流延伸。2010年煤炭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73亿元,煤化工产业收入达到110亿元,而物流产业收入达到495亿元以上,比2007年增长了14倍,在全国物流百强企业排名第4位。

之五:工业文化遗产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型。开滦集团拥有无可比拟的文化财富,也拥有百年开采历史的废弃矿井等独具优势的资源。开滦集团将文化产业确立为转型发展的新支点和未来发展新优势。目前已形成“三点一线”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国家矿山公园一期工程———中国北方近代工业博览园、国家矿山公园二期工程———老唐山风景小镇、开滦现代矿山工业示范园等为景区的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百年开滦的“金字招牌”,也成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

之六:配套装备向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在实施企业转型发展战略中,开滦集团加快区域内部装备制造资源整合重组,着力进入装备制造高端产品领域。在装备制造业上,一方面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加强联合重组,借助大企业的品牌优势,打造开滦制造品牌;另一方面向曹妃甸工业区转移,融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预计“十二五”末,开滦集团的装备制造业收入将达到100亿元。

之七:高碳产业低碳化绿色转型。通过园区化、循环化、产业链条化等方式,开滦集团不仅实现了高碳产业低碳化,还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企业新兴替代产业。通过采用干熄焦、气循环和水循环技术,实现煤炭“吃干榨净”的同时,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围绕矿井废气、废水、废物处理再利用等,开滦集团形成了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建材、瓦斯—发电、矿井水处理再利用、矿井水余热回收利用、塌陷区治理再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依靠技术和集群优势,培育企业发展竞争力

开滦集团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占营业收入的2%以上,煤化工和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占到了3%—5%。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煤炭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开滦集团企业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开滦煤化工致力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研发,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煤化工研发中心,实施产学研一体化运作。

目前,开滦集团的干熄焦技术属独立煤化工企业中全国唯一,煤焦油技术在国际最先进,苯加氢工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多项技术申请国家专利;开滦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计划及国家资金补助计划,结束了企业多年无国家级创新技术项目的历史。技术的创新不仅为开滦集团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开滦集团积极发挥集群优势,从打造煤化工产业园区,构建集群煤炭生产格局着手,真正实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重点打造煤化工产业园区。目前,开滦集团已建设迁安和京唐港两个煤化工园区,在建内蒙古和曹妃甸两个煤化工园区。已建的迁安和京唐港两个园区投资64亿元,形成了年产焦炭千万吨,焦油加工30万吨、甲醇20万吨、粗苯加氢精制20万吨的产能规模,成为河北省煤化工领军企业,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国化工最具成长性企业100强。“十二五”末,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累计投资预计达到260亿元,煤化工实力进入行业三强,成为全国焦化规模最大的独立煤化工企业;“十三五”末,累计投资预计达到1400多亿元。

加快形成基地集群化煤炭生产格局。开滦集团通过对唐山老区薄煤层、深部煤层技术改造,获得煤炭资源14亿吨。在内蒙古、新疆、山西等地区获得资源167亿吨。目前,开滦集团煤炭已形成“五大区域”、“七大基地”的集群煤炭生产格局。其中,仅在加拿大等国家占领主焦煤资源就达50亿吨,成为河北省战略境外资源的第一家企业。

在实施战略转型以来,开滦集团2008年至2010年原煤产量增长了111%,营业收入增长494%,利润总额增长295%,利税增长177%,资产总额增长102%。产业结构从“一业独大”实现“一基多元”转化,非煤产业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20%上升到70%以上。

论道

开滦集团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道路,创造了国有大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经验,研究总结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经验,对于引导广大资源型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解决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天勇著名经济学家、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开滦现在走的路子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煤炭行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煤化工。首先,开滦煤化工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路子来,这不仅关系到公司本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能源战略。第二,开滦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一点做得非常好。第三,开滦在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污染、低碳回收及煤炭开采中间产生的废气利用,都做得很好。第四,多元化经营,特别是向科研、向营销来延伸,向第三产业延伸,这一点也值得高度赞扬。———郑新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开滦集团从环保来讲,有些做法很好。第一,高碳产业低碳化;第二,采煤排放矿井水净化处理后再应用;第三,采煤排放矿井水,余热回收利用形成制冷制热的产业;第四,采煤之后的煤矸石发电综合利用;第五,采煤土地塌陷之后,填充恢复土地功能。开滦在环境保护这方面确实走得非常好。———杨朝飞国家环保部原总工程师

(本文系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研究联合课题组研究成果,执笔人李继凯系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