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8版:榜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8版            榜单
 

2012年5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餐饮行业红黑榜

来源:中国企业报  

食品餐饮行业红黑榜

黑榜

吉象食用油涉嫌工业用油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据新华网昆明5月20日电,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违法加工食用油脂,昆明市质监局近日已责令该企业对3个问题产品立即实施召回,并提醒广大消费者停止食用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吉象”牌散装猪油、桶装猪油、猪油植物油调和油。

点评:西南地区最大的油脂生产企业竟然将工业用油混入食用油中?!龙头企业都如此令消费者这般不放心,更何况较小企业的产品。为何我们总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能发现问题?利益的驱使,监督的疲软无疑是众多食品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

瑞华老冰棍菌落总数超标1767倍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新京报》讯,一种名为“瑞华老冰棍”每日销售约5万根,但质量存在隐患。记者向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一批“瑞华”牌的“老冰棍”,检验报告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分别超标约1767倍和240倍。近日,《新京报》记者向北京市食品办通报此事。随后,顺义区食品办、工商、质监等部门突击检查北京瑞华冷饮厂,抽样检测并将仓库封存。执法人员表示,在检测结果出来前将暂停生产。

点评:5月18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按照检验结果,“超标这么多倍,实在是太脏太脏了。”盛夏之日,消费者几乎每天都用来消暑的冰棍竟然如此之肮脏!这样的企业如何通过质量检查,这样的工厂为何至今仍逍遥法外?!我们吃的根本不是冰棍,而是一个供细菌繁殖的培养基!

光明畅优酸奶胀杯遭投诉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海峡食品安全网讯,江苏省苏州市消费者张小姐5月13日在昆山欧尚超市购买了一组光明畅优草莓果粒酸奶。5月14日,打开冰箱拿出酸奶,发现酸奶全部胀杯。光明产品包装上未写有“胀杯禁食”等字样。5月15日,除了有一杯畅优果粒没胀破之外,其余的连包装都胀破了,甚至还散发着一股酸臭味。张小姐随后向海峡食品安全网投诉,希望光明给个合理的解释,并做退货处理。

点评:自三聚氰胺以来,乳制品企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此次光明又“不幸落马”。企业既然知晓酸奶胀坏即不能引用,为何不在产品包装上给予消费者提示?!出了问题又百般推脱,这样对消费者生命健康不负责任的行为竟然是发生在我们中国乳业三甲之一。

北京稻香村销售猪血勾兑假鸭血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新京报》讯,近日,北京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用猪血冒充制作假鸭血豆腐。记者调查得知,这些假鸭血除了流入一些批发市场外,甚至还进入了稻香村的店铺,以出厂价6倍的价格销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表示,要把猪血做得非常像鸭血,可能会在加工过程使用添加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兴民也表示,假的鸭血豆腐基本都是用劣质的猪血或牛血制成的。

点评:为了增加血豆腐的防腐性和韧性,不法商贩还可能加入甲醛、工业色素等,这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这样根本不满足生产标准的产品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我们食品知名品牌的专卖店。对于暴利的谋取,各个商贩可谓绞尽脑汁,“小聪明”到了极致,真是令人可悲的黑色幽默!

65箱已售问题酱油销往阳江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南方都市报》讯“用工业盐水生产酱油”一事继续发酵。近日,涉事的高明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仍在正常生产,当天下午就被当地质监部门紧急叫停,仓库以及生产线全部被查封。该公司说,问题酱油为3月22日生产的“威顶”牌草菇老抽,已售的65箱均销往阳江。高明威极公司厂长陈裕华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两个月前一名男子到该公司推销井矿盐,一吨只要500元,相对于食用盐920元/吨的价格便宜好多,陈裕华便心动了。

点评:工业用料代替食品级原料其危害不言自明。不择手段,至消费者生命健康于不顾的食品黑心企业为何屡见报端?!无疑还是犯罪成本过低,对其惩罚力度不够。过轻的处罚无法撼动这些贪婪者的野心,风声一过,重打锣鼓另开张,这一社会毒瘤不除,百姓无法安居乐业!

“重口味棒棒糖”再曝食品安全危机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四川新闻网讯,近日,福建泉州一名男孩拆开一根阿尔卑斯棒棒糖舔几口后,发现棒棒糖上裹着5只死蟑螂,这款棒棒糖生产商泉州区域相关负责人称已从超市获知该事,但是家长开口要1000元赔款,令他们暂时无法接受。5月23日,当地消委会介入调解。

点评:蓝矾保鲜、人造猪耳这些令人作呕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今又加入“蟑螂棒棒糖”这一“生力军”!难怪网友调侃道:“不看《舌尖上的中国》还真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这么一个充满美食的国度里。”企业无法接受1000元的赔款,竟然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的健康如此廉价,阿尔卑斯这样的大企业就是这样对待消费者的吗?!

红榜

质检总局再封杀不合格进口产品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新京报》讯,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在官网公布了332批次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和化妆品,“喜宝”、“诺宝”等多款进口婴幼儿食品上榜,化妆品中雅诗兰黛公司的倩碧、欧莱雅公司进口的染发膏也在其中。据质检总局介绍,这批不合格洋货中有309批次都是进口食品,涉及糕点饼干类、酒类、糖类等,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和品质为主要原因。其中,不乏婴幼儿食品。

点评:曾经备受消费者青睐的舶来品如今也遭遇了滑铁卢。在如今中国社会这个食品安全问题极为严峻的国家,消费者对于洋品牌的信任甚至达到了依赖的地步。此次质检总局的抽查表明,不是所有洋品牌都值得信赖,其中不乏糟粕,消费者应更加理性地判断、消费。

温州销毁280箱不合格进口葡萄酒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中国质量新闻网讯,日前,浙江温州检验检疫局执法人员将280箱、1680瓶、货值2.8万元人民币来自法国的不合格葡萄酒放进温州一垃圾中转站,用垃圾压缩机将葡萄酒瓶进行破碎,作销毁处理。据悉,该批葡萄酒是温州某公司从法国进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温州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对该批进口葡萄酒进行现场检验,并抽样检测了卫生项目和理化项目。检测结果显示山梨酸含量超标,不符合我国进口葡萄酒的要求,遂判定该批葡萄酒不合格。

点评:“山寨拉菲”、“小拉菲”这些中国人的“杰作”刚偃旗息鼓,法国本地的劣质红酒又浮出水面,原来“山寨”不是中国专利。不知我们平时对“山寨”企业贡献了多少利润,为“山寨”国家增加了多少GDP。

《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起草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中国食品安全报》讯,日前,由商务部立项的《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进入了起草阶段。这一酒类行业流通服务领域的第一部标准,将于今年11月前完成。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民透露,新规将重点制定关于酒类企业进入流通行业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条款,同时将制定“年份酒”、“原产地追溯”、“酒类服务”术语等。酒类行业年份酒泛滥、假冒伪劣酒横行,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如今,《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的起草让消费者看到了曙光。

点评:如今,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推出了年份酒,这背后无疑是巨大利益的驱动。但年份酒真的够“年份”吗?一些较小的酒厂成立时间都不足10年居然都推出“十年陈酿”,有的甚至只滴几滴陈酒就摇身一变成为贵族。这部规范的起草出台必将对无序的年份酒市场加以规范整顿,让贵族年份酒配得上那串令人咋舌的数字。

中国啤酒上演四强鼎立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中国食品安全报》讯,2011年啤酒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青岛啤酒、华润雪花和燕京啤酒演义的“三国”已经变身为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和燕京啤酒构成的“四强鼎立”:华润雪花作为全球第五、中国第一个销量超过1000万千升的啤酒企业蝉联行业销量首位,市场占有率达到21%;青岛啤酒销量715万千升,市场占有率约为14%;燕京啤酒销量550.6万千升,占全国啤酒总量的比例超过11%;在啤酒企业销售总量排名中,百威英博以集团身份第一次闯入一线啤酒集团,跻身四强,且名列第三。

点评:随着中国啤酒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国知名啤酒品牌均跃跃欲试采用各种方式从中国市场中分一杯羹,这无疑推动啤酒企业“合纵连横”的趋势。虽百威强势进入四强,但外资品牌对中国啤酒行业暂未造成过大的威胁。

澳新禁止一氧化碳为鱼类加工助剂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中国质量新闻网讯,日前,澳新食品局(FSANZ)发布了P1019号标准修订提案《一氧化碳作为水产加工助剂》,拟禁止一氧化碳作为鱼类加工助剂。该提案已于4月中旬进入评估程序,10月下旬完成澳新食品局的审批。如果无须复审,上述标准预计将于2013年1月中旬公布。目前,包括我国和欧盟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明令禁止一氧化碳作为水产加工助剂使用。

点评:经过一氧化碳处理的鱼类产品可使肉色呈鲜艳的粉红色,使鱼肉看起来十分新鲜,但并不能保鲜。如果消费者食用色泽新鲜但已经变质的鱼肉,可能会导致急性肠道疾病。少些“人工”,多些“自然”是健康生活饮食之道。

APP中国求生手册蹿红App商店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新闻:泡泡网软件频道讯,近日,一款关注食品安全的APP应用中国求生手册蹿红,上线仅4个小时就冲到了苹果应用商店的医疗分类的榜首。据开发商介绍,这款应用包括了几千例食品安全危机,并每天实时更新内容,确保有害食品信息无一遗漏。在案例的基础上,中国求生手册还细分出十几个食品安全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食品安全动态进行播报。“在梳理食品安全信息,让大众了解食品安全事件全貌,知晓利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力求给消费者提供在遇到食品危机后可以避免更大损伤的解决办法。”开发商表示。

点评:中国求生手册已经被下载几千次,这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切。食品安全的问题如今极大地困扰着现代社会人,眼花缭乱、神乎其神的功效广告,粗制滥造、危害健康的产品令消费者伤心欲绝。民以食为天,何时能让消费者安全放心的消费食品,我们等待国家相关部门的答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