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消费电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消费电子
 

2012年5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所有的日本电子企业中,松下无疑是转型跨度最大、转型步代最快、业务涉及领域最广的代表者,其所完成的从消费电子向新能源、智能城市建设者的跨越,打破了产品技术和产业界别,通过回归消费需求完成了对传统产业和新进军产业的整合重组。

松下的进退之术

从卖产品到卖方案,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

从卖产品到卖方案,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松下的进退之术

当前的日本松下,到底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很多人首先会提到松下电视、冰箱、空调,甚至3D摄录机,还会有人提及松下的太阳能、燃料电池、蓄电池。但是你绝不会想到,松下还是一家建设绿色家庭生活环境、打造智能绿色城市的住宅设备企业。

没错,松下已经不再是一家传统的消费电子企业,已经通过以“环境”为基础提供最快乐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最好的绿色商务方式的全新企业。《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在所有的日本电子企业中,松下无疑是转型跨度最大、转型步伐最快、业务涉及领域最广的代表者,其所完成的从消费电子向新能源、智能城市建设者的跨越,打破了产品技术和产业界别,而是通过回归消费需求完成了对传统产业和新进军产业的整合重组。

以住宅事业完成卖产品转型

日前,在第17届中国厨卫展会期间,松下株式会社环境方案公司专务、住宅系统事业集团长北野亮首次透露,“将在中国开展住宅设备事业,除面向家庭用户提供精装修业务外,还将面向商业企业提供整体装修业务,并将会开展包括升降式橱柜、餐具清洗干燥机、旋转衣橱等住宅设备装置的销售,全面介入中国住宅设备市场。”这是松下在完成对松下电工、三洋电机的并购重组后,在中国市场率先迈开的战略转型关键一步。

到2015年,松下在中国住宅设备市场要完成20亿元的销售目标。在整个松下集团内部,住宅系统事业集团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4000亿日元,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发展前景广阔。松下环境方案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川口雅己形象地向《中国企业报》记者描述住宅设备产业“微笑曲线”,包括材料、模块的住宅设备装置,与包括提案设计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位于微笑曲线两端,这是松下未来在中国可以获得“规模与利润同步提升”的战略手段。

在松下即将发力的住宅设备事业中,《中国企业报》记者意外发现,包括电视、冰箱、空气净化器、美容小家电、电磁灶、淋浴器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被恰到好处地嵌入松下所推出的家庭装饰系统解决方案中,甚至这一触角还被松下扩大到地板、厨卫台面、墙壁、钢架结构等建筑装修材料领域。这表明,松下开始通过“卖方案”完成“只卖产品”转身。

目前,松下以住宅事业集团为主体,整合集团新能源、消费品等资源,开始提出解决世界各地的智能城市等大型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创造出在“城区整体改造和创新”所适用的新商业模式,目前已经通过“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两大提案,在日本藤泽“可持续智能街区”的实际建设也全面展开。

着眼未来布局新能源

如果说,从卖产品到卖家庭解决方案、卖城市系统解决方案,松下是借助几十年来所建立的品牌信誉度进行有效复制和嫁接。那么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则属于松下的战略性拓展,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日本企业对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判断能力和把握能力。

目前,在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步入谷底之际,松下正与美国、欧洲的太阳能公司就并购问题进行谈判,以加速实现从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到太阳能系统和电力存储新能源商的战略转型。此前,松下通过收购三洋电机,实现在太阳能发电、锂电池蓄能、燃料电池等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全面布局。

早在2010年松下便面向家庭发布了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太阳能发力和燃料电池、家庭蓄电,完成向新能源汽车充电、电视空调等家电、LED照明的自主供电。这意味着,松下不仅可以造一座智能的房子,还能够为这座房子提供新能源在内的装饰装修、绿色生活一整套解决方案。

在全球“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持续推动下,松下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蓄能等方面的战略布局,无疑成功完成了企业在未来市场和未来产业的成功布局。短期来看,松下在这一领域的布局还面临着“投入产业周期较长”的考验。不过,在松下提出的整体改善盈利能力的方案中,从液晶面板转向小尺寸的非电视用途,且面板业务中电视以外的用途将占五成,强化太阳能及车载电池业务,到构筑硬件、维护及相关服务紧密联系的“三重盈利”业务模式,传统的消费电子产业也被纳入新的商业和工业市场应用的拓展中。

相对于松下已经完成的“从传统高能耗产业向新能源产业”、“从产品制造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从家庭向商业城市”的一系列完整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体系来看,当前中国消费电子企业,还多停留于部品、终端设备上的较量,并没有在企业内部搭建一个可以集成各个部品实现系统化竞争的产业平台,更没有意识到未来产业的竞争将是一个“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着眼未来的全球化、开放式竞争。这将考验整个企业的系统竞争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