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实体经济的思想狂飙(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谭云明
卷起实体经济的思想狂飙(下)
(接上期)
楼市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热点之一,温家宝总理就七次明确提到“合理的房价”。
那么合理房价到底是多少呢,这是考验新闻评论从业者的敏锐性和洞察力的时候了。《中国企业报》首席评论员李锦再次展现了自己提出问题的睿智。总理答记者问的讲话刚刚结束,李锦就撰写了《温总理提的“房价合理底线”应是多少》的评论文章,文中明确提出,以房价收入比分析,房价合理底线应为每平方米1.2万元左右;以合理利润标准看,房价合理底线每平方米1.1万元左右;北京房价应恢复到每平方米1.4万元左右。用实实在在的数字回答了总理的问题。文章甫一出炉,人民网、新浪网等网站争相转载,其中人民网为21000人点击,凯迪社区网站为28000人点击。
面对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过热的突出现象,《中国企业报》率先总结提出了“立足主业、科技创新、勤劳致富、实业报国”的中国企业精神,在新闻界、实业界和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温州企业资金断链危机发生后,李锦概括出现四个经济的资金链断裂: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这个已经发生在2011年3、4月间);民营中小企业民众资金链断裂;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房产商破产倒闭潮已经在2011年9月底爆发);地方政府资金链断裂。需要提醒的是,这四个资金链断裂已经进入相互拖累的恶性循环阶段,且相互缠绕,难以厘清。这种认识和判断,非有深厚功底的思想家是不敢说的。
在全国两会上形成舆论爆发力
温州危机爆发后,《中国企业报》三次派出记者前往温州调研,掌握了第一手的材料。把焦点转向对金融体制的批判和反思上。针对这一角度,抓住吴英案这个新闻由头,及时推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呼唤“南巡讲话”》、《吴英之罪,是企业融资难所逼》、《吴英为改革祭刀,是制度之耻》、《温州模式变异的中国意义》。四篇文章接连刊出,犹如一股舆论旋风,横扫中国迟滞落后的金融体制,直击中国现行金融体制的弊端。
对中国金融体制弊端的批判并没有到此为止,随后《中国企业报》把批判的焦点集中在了银行的暴利上,连续推出《揭露理财产品猎杀老百姓财富的陷阱》、《银行整治收费草案难改“霸王”本色》、《银行暴利的三大推手》、《终结银行暴利七策》、《银行正在成为垄断资本阶层》、《银行家们正在进入高风险期》、《愿闻温州人收购中国银行》、《衡量金融的终极标准是实体经济》、《银行暴利无法否认》、《实体经济是银行高利润的最大受害者》、《银行与企业不能变成“黄世仁”与“杨白劳”》等十几篇抨击银行暴利的评论文章,篇篇直击现行银行暴利问题的弊端,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决策层的判断和决策,形成了中国新闻评论史上独特的“新闻现象”。
火力如此之猛的系列评论,引发了银行业和银行家们的强烈反响。面对这一系列评论带来的舆论压力,一位知名银行行长直接公开回应,反驳了《中国企业报》评论文章中的一些观点。网络上甚至有人直接将这场争论归结为思想家和银行家之间的PK。
观点的争论不可避免,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在行长作出回应后,《中国企业报》的评论家团队及时迅速作出了有理有据的回应。通过双方的争论和回应,反倒把原来的一些没有说清楚的问题说得更加清晰明白了,公众从双方的争论中真正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这些再回应中,我们能够看出《中国企业报》的评论家团队对理性、思想性和建设性的追求。2012年4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福建考察时直言,“银行获利太容易了”,并明确中央已统一思想要打破银行垄断。
于青萍之末发现问题,于现实发展中提出问题,于观点纷争中回答问题,在两会政坛上形成爆发力,这是《中国企业报》评论团队所撰写的评论的威力所在,也是这一系列评论能够在当下数不清的相关评论中脱颖而出,成为舆论引领者的原因之一。
从历史深处迸发出知识的力量
观察和分析这次《中国企业报》的系列评论文章,深厚的历史纵深感是其一大特点。《“温州方案”堪比1982年“一号文件”》、《中国金融改革呼唤“南巡讲话”》、《银行与企业不能变成“黄世仁”与“杨白劳”》、《美国是如何把日本导入泡沫经济的?》、《吴英案与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之异同》,仅仅只看标题,我们就能感受到《中国企业报》评论的深厚历史功底,其历史纵深感更是让人叹服。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区是金融改革的一件大事,也是改革开放征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如何认识其意义和作用,一句堪比1982年“一号文件”,让人们对其历史地位和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黄世仁与杨白劳几乎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拿来比喻银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加深了文章的历史纵深感。吴英案与小岗村的十八位农民都是处在历史关键时刻,改革遭遇困境时的典型个案,分析其异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对我们更加深刻地寻找和理解改革再出发的路径的意义非比寻常。
除了能从标题中感受其历史纵深感之外,细看这一系列评论,显现《中国企业报》评论团队深厚历史功底的地方随处可见。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把握真可谓是信手拈来。“很少有国家能在金融自由化和全球融合之后避免危机。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90年代的日本和瑞典、90年代末的墨西哥和韩国以及如今的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大部分国家。金融危机危害着每一种类型的国家。”“中国古代有个魏文侯的大王是极懂得依存关系的。魏国的东阳地方向国家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廷的大臣一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魏文侯认为,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这必定是各级官员向下面老百姓加重征收得来的。于是魏文侯将朝廷大臣们召集起来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宁,国君的地位也难以巩固。’这一故事,想来对于我们认识银行与企业关系是极有帮助的。企业在大面积亏损,银行却大面积获暴利,这种日子能长久下去吗?”这样体现历史纵深感的文字不能说这一系列评论中都有,但每两三篇文章必然就能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没有深厚的历史知识素养,是难以想象能写出这样有深厚历史感的评论文章的。
理论储备与策划为王制胜
《中国企业报》也一直强调“上兵伐谋,策划为王”的创新意识。将近100篇的系列评论,没有深厚的理论储备,必然难以做好、做大、做强、做优。
在发觉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的苗头后,《中国企业报》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实体经济问题。团队成员天天上网,请教专家学者,相互讨论思路,交流难点问题,互相解疑释惑,从理论上真正做到了对发展实体经济问题的了然于胸。在深厚的理论储备的基础上,只要有新闻由头出现,《中国企业报》的评论员们就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推出评论文章。
在全面衡量各种报道条件与资源后,《中国企业报》确定从实体与虚拟经济关系、企业本身做强、民间高利贷与吴英现象、金融体制改革、中国企业精神等六大方面展开,辅以税收、央企、楼市的相关评论穿插其中。基本做到了每期报纸“有热闹看,也有道道看的”目标。回顾这99篇评论文章,看似随心所欲,却又有纲有目,透出策划艺术。
解决问题是策划之愿。《中国企业报》始终坚持把帮助国家解决企业难题、在社会上呼吁实体经济回归作为此次系列评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倡以客观的态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虽然在文章的开头及叙述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对某些个体进行批评,但在《中国企业报》的评论员团队看来,批评只是由头和手段,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总是落在了促进问题解决的建言献策上,多数评论都在最后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
思想的冲击力、历史的纵深感、集中的爆发力,解决问题的智慧,让《中国企业报》的系列评论在当下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评论品牌。《求是》杂志总编辑张晓林,把相关评论复印出来交给每位编委传阅。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郑新立要求把系列评论整理一套给他。他评价《中国企业报》的系列评论思想性强、对策研究有新意。
以问题推动,以思想引领,以策划创新,《中国企业报》在短短几个月内推出这99篇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系列评论,为政府建言献策,为公众解疑释惑,卷起实体经济的思想狂飙,引起了思想界、实业界和新闻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成为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上的一朵亮丽奇葩,必将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