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2年5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质量门”频现倒逼工业产品监管制度变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质量门”频现倒逼工业产品监管制度变革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了《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试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质检部门将实施“企业分类+产品分级”的二维监管模式。分析称,《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将对重要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启动实施分类监管,产品质量监管将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这是中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创新举措。

在5月26日举行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经济形势和社会格局变化正促使企业履责倒逼机制加快形成。

监管新政

大到汽车、住房,小到手机、奶粉,“质量门”频发成为工业企业的

“顽疾”。

《中国企业报》记者发现,针对这种现状,《办法》中有多条具有“突破性”的条款。

依据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和实现程度,将工业企业划分为AA、A、B、C等四个类别。

其中,AA类企业是指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强和实现程度好的优秀自律企业,能够认真遵守法律法规,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承担质量安全责任,保持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合格;

A类企业是指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较强和实现程度较好的良好自律企业,能够自觉遵守产品质量法律法规,有效运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保持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合格;

B类企业是指具有基本的履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的企业,产品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无经查实的媒体曝光和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问题;

C类企业是指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保障能力较差的企业,在近3年省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出现2次(含)以上不合格情况,或存在拒绝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行为,或存在产品质量行政处罚记录,或存在经查实的媒体曝光及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问题。

依据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程度,《办法》将工业产品划分为Ⅰ级(高风险)、Ⅱ级(较高风险)、Ⅲ级(一般风险)等三个等级。质监部门结合辖区内工业产品及企业实际进行评估后,可以增加本地区的Ⅰ级(高风险)和Ⅱ级(较高风险)产品目录。

与监管制度一同变革的是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

5月26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北京集中发布了其中74家企业在上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涉及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生产和供应、钢铁、有色、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16个行业,也包括社会高度关注的食品、药品行业。

据统计,2011年898家中国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同比增长了18%,其中工业企业639家。

在社会责任报告顾客与消费者权益方面,产品满意度调查等指标披露较多,达到62.2%,但对于产品国家抽查合格率和送检合格率等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仅为28.4%。

李毅中表示,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着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出加速发展趋势。“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新的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安全生产和质量信誉等重点工作,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效应待考

《办法》的出台,对我国工业企业监管会起到哪些作用?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负责人认为,该制度的实施,既有利于落实质检部门的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又有利于督促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企业质量诚信自律水平,降低和防范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业内人士分析称,依据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和实现程度而划分的A、B、C等四个类别以及依据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程度将工业产品划分的Ⅰ级、Ⅱ级和Ⅲ级三个等级,这种划定对工业企业而言是一种很大的触动,起到鼓励其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等级和产品等级的作用,同时也为监管部门检查、考核企业产品质量提供监管方式方面的依据。

分析称,《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将对重要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启动实施分类监管,作用有待实践检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