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5版:G05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5版            G05管理
 

2012年5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东航人”以崭新的理念,惊人的气魄,不甘落后,奋勇拼搏,仅用三年的时间,就从几近倒闭的边缘实现了凤凰涅槃,飞在了时间前面。

东航飞在时间前面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丁国明陈玮英

东航飞在时间前面

三年前,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东航”)开始进入了“东航时间”,5万多干部员工的手表统一拨快10分钟,为的是抢时间,抢下因种种原因落下的市场、丢掉的地位和不再明亮的品牌。“‘东航时间’是笨鸟先飞的勤奋,是敢为人先的勇气,更是超越时空、迎头赶上的决心。”东航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刘绍勇表示。

凭借这一决心,三年后,在与时间赛跑中,东航打赢了“三大战役”,从几近破产的边缘实现了凤凰涅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展望未来,2012年将是东航重要的转折之年、转型之年、一体化战略开始实施之年、枢纽建设的关键之年。

理念引领出路

在东航出现频率最多的几个词是:转变、改变、变革。而这种变却源自不得不变。

2008年,东航资产负债率达到115%,全年亏损达138亿元,是所有上市公司中最赔钱的公司,为了挽救东航,国家调整了东航的领导班子,同时又为东航输血70亿元。

有班子、有票子,接下来就该是找路子了。

东航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股份公司总经理马须伦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思维、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又决定出路。“你思路正确,你打胜仗;你思路错误,你打败仗;没有思路,打乱仗。”

东航提出了“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借力发展、稳健发展、创新发展、三结合发展”六大发展理念。“安全是根、服务是魂、效益为本”。航空公司安全重于泰山,安全万无一失,一失万无。和谐发展,先要东航内部和谐,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好旅客。同时,借联盟之力,完善国际航线网络;借地方政府之力,获取地方入股资金和财政补贴;借兄弟同行之力,寻求各种可能的合作方式。从而实现稳健的发展,而不是冒险的发展。通过创新发展,使企业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实现“三结合”发展。包括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产品经营与品牌经营相结合、主业经营与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我们要划分我们的核心市场是什么?关键市场是什么?重点市场是什么?”马须伦表示,因此东航急需转变,要由占一般的市场向核心市场、关键市场转变。由做市场的广度、航线的宽度向做市场的深度、做航线的厚度转变。“这个转变不得了,这个转变一下子使控制力明显增强。”马须伦颇为欣慰地说,有控制力,就有领导权,就有话语权。“说做市场的深度、做航线的厚度,不是在于航线的条数,关键是把这条航线加密加厚。”

市场理念变了,东航一次又一次地成为敢于尝鲜的人。与澳洲航空公司合资设立一家以香港为主要运营基地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成为国内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中首家涉足低成本航空,并且选择香港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东航实现国际化转型的尝试。

将视线转向国内,东航与上海铁路局共同推出了国内首个空铁联运产品“空铁通”。“空铁通”产品是将铁路班次以虚拟航班形式录入民航订座系统,并在订座系统中实现铁路运输段的销售。旅客购买“空铁通”产品后,可以方便地实现航空与铁路运输间的衔接转运。

“东航要建设成世界一流航空公司,按照世界一流航空公司我们来对标,找差距找不足。”马须伦表示,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创新才能赢得进步,过去说一招先步步先。

“三大战役”树品牌

在六大理念指引下,东航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明确枢纽港,品牌协同,成本控制,信息化、精细化等五大战略,先后采取了256项改革措施。

“‘起死回生’比‘死而后生’更难。”刘绍勇表示,人员还是这些人员,资产还是这些资产,却要把企业救活。

怎么救?“手术”首先从人员上开始。2009年,东航实施了届龄干部提前退出、空缺岗位公开竞聘等机制。一夜之间,183名处级以上干部退出现职。同时,东航拿出103个中高层管理岗位进行公开竞聘,200多名管理人员通过竞聘走上新的岗位,竞聘比例高达67%。当年,东航实现净利润5.6亿元,完成了从巨亏到盈利的神奇逆转,打赢了这场“生存之战”。

既然没有倒下,那就要重新站起来。“东上重组”正是能否站起来的关键之战。

东航与上海航空公司分属央企和地方国企,这样的企业重组在民航业尚属首次。可是仅用了短短8个月的时间,东航和上航便完成了重组,成为我国民航业第一案例。

重组后,东航和上航结束了同城竞争的格局,实现了价格共进、控制共行、航班共保、代码共享,资源得到统一使用。而“东上重组”的效应也得以快速显现,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盈利能力。通过资源整合,节约成本3.15亿元,减少重复投资6.8亿元,重组后的新东航,总资产从2008年年底732亿元增至1000亿元,机队规模从243架打破重组到345架,占据了上海市场的半壁江山。

赢得了“生存之战”、“发展之战”后,东航急需打一场“扬名之战”。而世博会的举办恰如其分地为东航创造了有利时机。

世博会东航共投入了近7亿元,收获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整个世博会保障使东航增收40多亿元,直接贡献利润12亿余元。

光鲜的背后恰恰证明了东航人的胆识与魄力。上海世博会的机遇让东航名利双收,“但话说回来,你不舍得投入,你组织不好的话,你名也没有,你利也没有,正是因为世博机遇对东航是千载难逢,我们抓住了机遇,我们投入7个亿就换回了40个亿。这个就是舍与得的关系,你有舍就有得了。”马须伦说。

在与时间竞技中,东航人同心同德,终于扭转颓势,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东航总资产为人民币1122.15亿元,较年初增长11.31%;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39.75亿元;资产负债率80.27%。(下转特刊第四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