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成长的文化———五论中国建材“央企市营”模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包容性成长的文化———五论中国建材“央企市营”模式
近年来,山西煤企重组、山钢收购日钢、中粮入股蒙牛等央企并购民企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中石化以21.5亿美元的价格联合竞购中国燃气的失败,使得国企与民企间矛盾凸现出来。似乎国企正在攻城略地,大有取代民企之势。于是有人提出,这是国进民退的表现。种种负面评价令国企联合民企发展的行为困难重重。
是否国企并购民企真的那么令人诟病?
宋志平和他所管理的中国建材用自己的行为向世人表明国企并购民企是可以双赢的。中国建材6年中吸纳了481家企业,其中水泥企业超过300家,半数以上都是民企。宋志平说:“民企进来,不能简单地驯服成央企,要保留它们过去的野性,我一向主张联合,主张包容性成长。”
好一个保留它们过去的野性!这个“野性”便是指民企内在活力,也不乏其文化上的难以容纳的一面。
中国建材的“央企市营”模式产生于2007年汪庄会谈。了解这个艰难的开始,有助于我们理解宋志平和央企市营的文化源头。当时浙江等地区各家水泥企业为求生存拼得你死我活,不得不竞相降价,一天内就会有成百万、上千万的损失。在这次会谈中占据浙江半壁江山的浙江水泥、三狮水泥、虎山水泥、尖峰水泥的老板各怀心思,分歧甚大。“过去打仗的是你们,只有大家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主体,我们才能达到市场协同、市场健康化的目的”。宋志平终于用“竞争同归于尽,联合皆大欢喜”的包容之心,赢得了这场改变未来中国水泥和世界水泥发展格局的战役。在解释中国建材发展动因时,大家往往看到的是清晰的战略和坚定的执行力,但促成中国建材稳定快速成长的还有包容文化。
就在那次会谈后,“南方水泥”出世,以后被广为传颂的“央企市营”模式也新鲜出炉。3年时间,南方水泥重组200多家水泥企业,使水泥产能从零到1.2亿吨。4年之后,“南方水泥”作为世界企业并购重组的经典案例,写入世界顶级商学院哈佛大学的教案之中。
多年后,人们仍然津津乐道:共生多赢。央企具有得天独厚、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资金、人才、研发和技术。这些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没有这些,民企何以向你靠拢?
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国企也有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企业的活力不够,适应能力较差,制度呆板等等,而这恰恰是民企的优势所在。民企资金薄弱,这使得民营企业主更加关注自己企业的效益,努力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民企总是活力十足。同时民营企业经营方式较为灵活,有较强的适应性。
正是这个时候,宋志平提出了央企市营,即央企和民企高度融合、互相补充,一方面,央企用较低的成本完成了资源整合,形成了竞争的新优势;另一方面,广大民企非但没有被通吃,反而使自身资本的价值变大。央企与民企携手走上双方互利共赢的道路。
显然,“央企市营”不仅是一种经营模式,而且是一种文化。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分别收购了很多企业,但在整个收购过程中,遵循市场化的原则、自愿化的原则、共生和多赢的原则,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是强买强卖、抢占地盘。恰恰相反,中国建材收购了三百多家水泥企业,至今没有和任何水泥一家企业闹过矛盾。
正因为包容文化的确定,使央企市营模式得到快速发展。事实是,过去中国民营企业在过于分散、无序的竞争中承担了严重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央企通过联合重组,把大家从困境中解放了出来。汶川大地震后,周围新建了很多水泥厂,当时每吨水泥价格涨到800元,后来跌至190元,很多企业经营不下去。一些企业说,中国建材怎么还不来“解放”我们?于是中国建材去年年底成立西南水泥,这个“解放”不是无情剥夺和赶走,而是把区域内的水泥企业协同起来,让大家共生多赢。仅仅12个月时间,西南水泥快速整合1亿吨水泥,为什么速度这么快?而且重组后首先解决了生存问题,然后再进行资产优化、技术改造等工作,实现了行业良性发展。
央企市营文化的核心是包容和谐。宋志平提出了中国建材的“4大和谐”主张:一是与自然和谐,善用资源;二是与社会和谐,服务建设;三是与竞争者和谐,互利共赢;四是与员工和谐,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我们读懂了这种宽容和谐文化,便容易理解什么是央企市营模式了。
日本的现代经济体制通常被称为“政府指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以私人企业制度为基础;资源按市场原则进行配置;政府以强有力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同时注重政府与企业的伙伴式关系的培养,政企关系中的东方文化传统的色彩较浓。我们不可忽视日本企业发展的文化因素。
松下幸之助说过,带领十几人的团队,言传身教就够了;带领几千人的团队,用管理就够了;而带上四五万人,就要用思想去感化他们。宋志平在后面加上一句话:“如果你带的是十几万人,你可能就要双手合一,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拜托他们。”至此,我们终于找到了“央企市营”文化的“根”。
我们要坚持与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就必须造就新型制度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应该是公有制对私有制的宽容、协调与和谐,而央企对民企的宽容、协调与和谐是这种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做强做优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