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人文·生活
 

2012年5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2004年,天生红绿色盲的哈佛在校生马克·扎克伯格,选择蓝白两色作为他新开发的网站“Thefacebook”(Facebook最初版本)主页的色调,同时亦在懵懂之中选择了一种如影随形的天平两端:蓝色的深邃沉静象征着从容的开始,白色的一尘不染则意味着沉寂的落幕。

打开Facebook看电影《社交网络2》:一个时代的蓝与白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汪静赫

打开Facebook看电影《社交网络2》:一个时代的蓝与白

汪汪制图

在影片《社交网络》的结尾,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做了一件久久不敢做的事:向前女友提交好友申请———在他自己创造的Facebook上。随后他不断刷新,但在观众看到结果之前,画面即悄然淡出。观众不忍离座,因为扎克伯格的故事远远未完。

2012年5月18日,Facebook成功上市,紧接着在第二天,扎克伯格与真实生活中恋爱9年的华裔女友普莉希拉·陈(PriscillaChan)在家中后院举行了低调婚礼。终于脱下帽衫的扎克伯格换上了新郎该穿的深色西装,与身着白色婚纱的新娘携手穿过树荫———这一切都宛若直播扎克伯格故事电影版的续集:《社交网络2》。

2004年,天生红绿色盲的哈佛在校生马克·扎克伯格,选择蓝白两色作为他新开发的网站“Theface-book”(Facebook最初版本)主页的色调,同时亦在懵懂之中选择了一种如影随形的两端:蓝色的深邃沉静象征着从容的开始,白色的一尘不染则意味着沉寂的落幕。

“Facebook上市是一个时代的开始,还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始与终的两种说法尘嚣直上,而“无中生有”创造了这条蓝白之路的“始作俑者”,便是那位酷爱连帽衫的80后男孩。

哈佛辍学生远程敲响上市钟声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18日早晨9:15,身在加州的扎克伯格远程敲响了开市钟。

前一晚,夜色刚袭,俯瞰Facebook加州门洛帕克总部的中心区,黑客广场上用暗灰色水泥拼成了巨大的“HACK”字样清晰可见。

许多员工和高管们———从衣着上委实分不清各自职位———因为他们基本都穿着差不多式样的T恤或连帽衫。他们有的席地而坐,有的歪在沙发里,面前搁着的是一水儿的苹果笔记本,身边随意放着比萨和啤酒。

在上市倒计时之际,这些年轻人各就各位,参加连续12小时的“黑客马拉松”编程大赛,以此来迎接明日日出之后的上市。此次黑客马拉松比赛的特别之处是任何Facebook员工都能参与,而在以往,只有工程师有权将自己整夜泡在编程世界里,并尽情享用比萨和啤酒。

没有鲜花和香槟,没有明星和演出,但这绝对是个顶级大Party,因为数小时后,硅谷将上演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同时那也是全球最大互联网公司IPO。

这场大Party的主角马克·扎克伯格当然不能缺席,他没有去华盛顿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而是坐镇加州总部。

在Facebook无法正常登录的国家———比如中国,最火爆的网络热门话题中,“Facebook上市”被排在最显眼的位置。

“一帮无法注册Facebook的中国人在讨论今天Facebook上市的问题!”有人感叹。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18日早晨,马克·扎克伯格出现在人声沸腾的黑客广场,他还是那身装束———连帽衫搭配牛仔裤,甚至颜色和款式都没有任何的变化。要知道在之前的路演中,扎克伯格没少为这身“不合时宜”的着装备受诟病和指责。

在掌声和欢呼中,他听见有个陌生的声音———因为那绝非他熟悉的某一位工作伙伴和下属员工:“下面有请Facebook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伟大的领袖马克先生,请来到台前!”

扎克伯格看了一眼,那是纳斯达克CEO罗伯特·格雷费尔德,他“入乡随俗”穿了一件灰色T恤,此举避免了他一身西装革履身处T恤丛中的突兀和尴尬,但笑容和激情一如既往。

扎克伯格深深吸了一口气。

就在几天之前,扎克伯格曾“屡见不鲜”地让华尔街多名手握数十亿美元资金的重量级人物久候。迟到的原因是这个穿着连帽衫的男孩在洗手间耽搁了一点时间———也许他是有意这么做。与其在正式场合身着不合时宜的连帽衫相比,特立独行的“迟到”似乎也成了这个年轻人的“标签”。

身着优雅职业裙装的谢丽尔·桑德伯格不得不为连帽衫男孩打圆场,她耸着肩说:“你们知道扎克伯格就是这样。”

台下西装革履的华尔街大佬笑着回应:“是的,我们知道。”

“是的,我知道。”———几年前,扎克伯格可说不出这句话。

那时,尽管Facebook发展迅猛,但“创立者”扎克伯格正面对如何运营的困扰,他需要一个人笃定地告诉他:“是的,我知道”。

不是女友的女王告诉Facebook如何赚钱

在《社交网络》的结尾,观众意识到:在解决法律纠纷和梳理年少纠结后,年轻的主人公是时候打扫战场重整江山了。

这的确是扎克伯格曾经面对的现实问题。

影片中因一场“香艳派对”离开的西恩·帕克在现实中也辞别了Face-book。在Facebook初创时期,帕克曾是扎克伯格的“引路人”———正如影片所表现的那样。相比较那时更像程序员的扎克伯格,富有远见的帕克更为坚定地看到了Facebook的价值和未来前景。正是在他的诱导施压下,扎克伯格最终成了哈佛辍学生———但也是最著名的辍学生之一。

在类似的传记电影里,一个追逐成功的年轻人身边,需要西恩·帕克这样的角色,在他离去后,扎克伯格感到了寂寞———尤其是对于缺乏管理运营经验的他来说。

一位被迫在凌晨2:30于公司食堂同扎克伯格见面的高管向其直言:“如果要管理好Facebook,你必须学习些课程。”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在新的《社交网络2》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即将上演。

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Sand-berg)终于隆重登场———她不是扎克伯格任何一个前女友,但她对于扎克伯格而言无可替代。

桑德伯格被叫做“Facebook女王”。

作为扎克伯格哈佛大学的师姐,主修经济学的桑德伯格非但没有辍学,学业还相当优秀。著名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主动要担任她的论文导师,并在出任克林顿政府财政副部长后,邀请她做其首席幕僚。那是1995年,26岁的桑德伯格离开了哈佛校园,进入政界。

在她离开后的第8年,生于1984年的扎克伯格进入哈佛。

他们相识于2007年12月。

那时,Facebook已被誉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最大的问题是:包括扎克伯格在内的Facebook创始人们不知道如何从中赚钱。

2007年末,Facebook自主创新的商业平台“灯塔”因“牺牲用户隐私”差点被逼入绝境。美国媒体就此事件发表评论称:“如果有个聪明的‘成年人’在掌管一切的话,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而在Facebook内部,没有一个这样的人能教‘孩子们’怎么做。”

扎克伯格从未像此刻急迫地感到:Facebook需要一个可持续的,可扩展的商业模式。问题是———谁来做这些?

桑德伯格的出现,使扎克伯格知道了答案:Facebook需要一位“女王”。

2007年圣诞节,在硅谷的一个聚会上,扎克伯格遇到了时任谷歌全球网络销售与运营副总裁谢丽尔·桑德伯格。扎克伯格主动走上前去介绍了自己,两人在门口谈了大概有一个钟头。

此后,23岁的扎克伯格和38岁的桑德伯格开始了频繁的“约会”。

2008年3月,Facebook宣布桑德伯格出任首席运营官。

“一个精英女性要去帮一名23岁的神童当保姆了。”有人戏谑。

然而,扎克伯格和桑德伯格的“姐弟组合”取得了极大成功。桑德伯格找到了“用户产品”与广告之间的平衡点,她为Facebook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教会了扎克伯格怎样将手中的用户资源转换成正的现金流。

在桑德伯格履新五周后,扎克伯格难得放了个长假,开始一个月的环球旅行。

如果说Facebook用户数激增要归功于扎克伯格和工程师们,那么广告收入的翻番几乎就是桑德伯格一手缔造。

身为硅谷鲜有的女主管之一,桑德伯格非但没有刻板严厉,反而具有超强亲和力。“人们会畏惧马克,但谢丽尔却处理得很好。”Facebook产品副总裁考克斯说。

“如果没有她,我们将是不完整的。”扎克伯格说。

“社交”时代让“搜索”成为上一个奇迹

Facebook终于走到IPO的时候,在扎克伯格的身边,昔年伙伴一个不剩———尽管他们中一些人会因为Facebook上市而身家暴涨。

在《社交网络》中,有两个核心情节———扎克伯格被双胞胎克莱沃斯兄弟状告剽窃以及和前CFO爱德华多·萨弗林的权益诉讼。现实中,双胞胎兄弟在拿到赔偿后又再度诉讼,虽已被驳回但仍蓄势待发,目前看来他们未来可能还有“动作”。而另一方面,扎克伯格更看重的“对手”———从死党到死敌的创业伙伴兼同窗萨维林则远走狮城。

2012年5月18日,萨维林致信扎克伯格“祝贺Facebook上市”。这是自2005年因股份被稀释遭驱逐之后,这位昔日同窗向扎克伯格做出的最友好的公开表达。

然而,时光已不可重来。

在最早的Facebook网站,每个页面的底部都有一行小字体的宣传词:“马克·扎克伯格出品。”在介绍服务的网页上,他的名字下面罗列着这样的称呼:“创立者、主宰者、指挥官与全州公敌。”

扎克伯格十分喜欢《埃涅伊德》(欧洲文学史诗开山之作,被称为最有影响力的拉丁文著作),甚至能背诵其中的一些句子:“时间无所边界,伟大没有尽头”、“财富眷顾勇者,帝国没有界限”。

这个年轻人是如此着迷于创造和打破———但也如此执拗。

最著名的是扎克伯格的着装:在正式场合总是不合时宜的休闲。唯一的一次“妥协”是奥巴马在Facebook总部进行演讲时,扎克伯格“意外”穿了西装并系上领带,但仍搭配牛仔裤和运动鞋。他成了奥巴马调侃的对象。奥巴马笑称:“我叫巴拉克·奥巴马,是我让马克穿上了西服外套,系上了领带。”

在《社交网络》的开头,扎克伯格和女友(当然是虚构的)分手之后,独自走回哈佛,此时影片方现开场字幕。扎克伯格走在雨后泥泞的街上。交通微堵的街头,夜色下的哈佛校园,孤独拉琴的路人。交叉镜头的另一个画面里,老式正统的社交场合正吸引着着装火辣的年轻人。这个影片中虚构的雨夜,悄然吻合了一种意境:所有的改变都是润物细无声———古老的社交俱乐部是有门槛的,而社交网络没有。

业内人士称,Facebook创造了奇迹———它将互联网带入了“社交”时代,而“搜索”则是上一个奇迹。无论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还是旧时代的终结,改变远未停止。

2012年5月18日,扎克伯格在上市致辞中说:“我们的使命不是成为一个上市公司,我们的使命是让全世界变得更加开放和互通。这是个棒极了的时刻。记住:继续专注,不断前行!”

上市的第二日,扎克伯格Face-book个人页面的状态变为“已婚”。

这个28岁已婚男子和他一手创建的全球最大社交网络,一同跨越人生转折点,一同开创新的旅程。

乔布斯生前把扎克伯格视作“硅谷创新传统的最好接班人”,并曾亲身指导扎克伯格如何成为一个CEO。

现在,扎克伯格可以依靠自己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