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实体经济的思想狂飙(上)———对《中国企业报》发展实体经济99评的评析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谭云明
卷起实体经济的思想狂飙(上)———对《中国企业报》发展实体经济99评的评析
“实体经济”无疑是近来最引人注目的热词之一,这一“热”跨越2011年,稳进2012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报》连续撰写发表80篇关于实体经济的评论,连同报纸上发表的与实体经济相关的评论总数达99篇,平均每日一篇,成为近期最大规模的系列新闻评论。解析《中国企业报》发展实体经济99评,对于认识中国企业发展现状和新闻评论的创新都有重要意义。
最高层、最底层在中层的汇合
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从中央政府高层密集的言论就可见一斑。
2011年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考察天津时指出:“一个国家要想能应对危机,必须有发达的实体经济。我们要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
11月3日,胡锦涛主席在G20法国戛纳峰会上强调:“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扩大生产,增加就业。”
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必须做到“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2012年3月3日张德江副总理特别指出:“任何忽视实体经济发展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任何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都应该调整。”
吴邦国、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等中央高层领导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发展实体经济的看法与观点。
中央高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此密集地对发展实体经济问题发言、表态,显然事出有因。事实上,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国内实体经济受到强烈冲击,资本大量转向民间借贷、股市与房地产等市场。步履维艰的实体经济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局部“产业空心化”发展为全局性危机的可能性不断增大,将动摇中国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根基。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中央高层为何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纷纷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表态了。
与中央高层密集表态一同爆发的还有来自民间社会的担忧。温州老板“跑路”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一向被认为是社会底层自力更生、努力打拼的代表,承载着草根阶层发迹梦想的吴英在被浙江高院判处死刑后更是引发了举国上下的关注。一边是小微企业的借贷之困,一边是银行业利润的高歌猛进,尤为让人担心的是,银行业的高额利润并非来自其管理和经营水平的提高,而是源于其人为的垄断地位,推动金融改革成为民间共同的呼声。
中央关注、民间呼吁,使得发展实体经济的急迫性不言而喻。如何从理论上认清,从实践中分析,从政策上建言,推动问题的解决,是负责的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评论是一家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最直接最有力的文体。作为服务于企业和企业家的唯一一家中央媒体,《中国企业报》从1月10日起连续撰写发表99篇关于实体经济的评论,每期发三至五篇,从不停息。
这99篇新闻评论犹如舆论界一朵奇葩,网上多以“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相评,为小微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中国企业精神,引发“银行暴利论”争辩,在新闻界、实业界、金融界刮起一股强劲的实体经济舆论旋风,影响之深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政府决策。其作用远出于新闻与经济理论之外,使得《中国企业报》与中国企业研究院声名远播。
于青萍之末发现问题的思想敏锐
风起于青萍之末,如何见微知著,在事情发展的萌芽期就能洞悉其本质,揭示其方向,考验着每一个“船头瞭望者”———媒体人的能力和智慧,更是衡量新闻评论家新闻洞察力的重要标准。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常是上级有意旨才去做评论。这不仅是因为关注“青萍之末”的事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知识根底,更是因为费力气、耗工夫,一旦与上头精神有悖,就可能葬送政治生命。自然而然的,“青萍之末”的事情就成了新闻评论界的一块鸡肋,但也正是因为其稀缺而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在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当下中国,迫切需要这样一批新闻评论人“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或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中国企业报》的评论家们显然是这样的评论家的优秀代表。让我们把历史的指针倒拨回2011年9月份。发展实体经济的热度和现在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是正处于“青萍之末”。2011年9月21日,一则关于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因欠款出逃美国的消息出现在网络上并被迅速大量转发和评论。2011年10月23日,上海嘉定区一处楼盘因大幅下调房价,引发购房业主不满,上百名业主打砸售楼处之后,降价楼盘引发市民彻夜抢购。此外,这一阶段爆出的鄂尔多斯楼市现象、淘宝商城事件,无一不显示出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的苗头。当我们回顾当时的媒体报道和新闻评论时,遗憾地发现当时把上述现象和实体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的报道和评论可以说是相当少,即使不多的几篇报道和评论大多亦停留在浅层次的表面阐释和道德指责上。
这就使得当时《中国企业报》发出的数篇警醒性的评论更显及时和珍贵。
上海砸楼事件发生后,报刊评论多站在道德层面对涉事各方进行批评和指责。而《中国企业报》的《上海砸楼盘事件的标志性意义》从宏观经济的发展大势中,条分缕析,让人真正认识到事情背后的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文章的最后,高屋建瓴地分析到:“上海砸楼盘事件,还标志着政府处理房价下降风潮面临着一场考验。如何平衡降价后的市场躁动,这是比减价本身更纠缠难解的命题。”这种分析的深刻性和穿透力高下立见,可以说是真正地起到了“船头瞭望者”的作用。
在《中国楼市“刚性需求”神话破灭———兼评鄂尔多斯楼市泡沫现象》的评论文章中,作者把这种大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一开始就写道:“在国家对楼市进行调控的大背景下,是什么原因促成鄂尔多斯的转变?鄂尔多斯楼市是不是崩盘?怎样看待鄂尔多斯楼市现象的意义,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在一番条分缕析之后,文章的最后警醒地写道:“对于今天的鄂尔多斯来说,房地产是否崩盘已不重要。甚至于,房市泡沫消除也不是坏事,重要的是政府将如何作为:是把巨额资金用来救市,继续看着‘鬼城’复制出现,还是拿出壮士断腕之态,把资金投到实业上来,投到科技创新上来。毕竟,历史规律不可违,中国人已经不能再承受‘鬼城’之重。再也不能死保住楼市泡沫了。”评论家的洞察力、大局观和历史责任感跃然纸上。文章发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年,今天我们再次重读这些话时,仍然感到振聋发聩,发人深思。这几篇评论文章都发表在中央领导表态之前,就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了。
于现实矛盾中提出剖析问题的智慧
强烈的时效性和新闻性,是新闻评论与其它一般议论性文章的重要区别。表现在它所评论的对象,是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就要求以评论为业的专职新闻评论工作者能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在现实的不断变化中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牢牢把握国内外大势,不断提出中央下决心解决,群众呼声强烈的新问题。《中国企业报》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具有这样的能力和素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