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太阳能CEO方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光伏产业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庄楠通讯员段同刚王丽英
晶澳太阳能CEO方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光伏产业链
利用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技术领先优势,向全球输出“技术和管理”,中国光伏企业转移部分制造基地至国外,用工厂换市场来更贴近市场。
4月13日—14日,来自全球新能源界的500余名业内人士齐聚北京,参加第六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围绕“新能源———分享中国机遇”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该论坛首次由全联新能源商会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是我国新能源业界私营部门和国家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的首次联手。晶澳太阳能作为本届高峰论坛首席赞助商,CEO方朋在会上作题为《以中国为龙头,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光伏产业链》的演讲时,提出中国光伏产业“全球化制造”的理念。
“平价上网”时代近在咫尺
“每个新兴产业都需经历从技术驱动到生产驱动阶段,才能达到市场饱和。”
方朋以欧洲市场为例,分析了由光伏市场驱动因素演变引起的周期性增长规律:由于技术驱动阶段生产成本较高,需要一定的政府激励机制,欧洲光伏市场自政府补贴政策出台后,追求投资回报的投资者驱动造成了第一次井喷,全行业爆发式增长。
“然而,随着上网电价补贴的下调,由投资驱动引起的市场正逐步萎缩,市场增长的速度逐渐放缓。”方朋认为,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价格下跌促使了“平价上网”时代到来。
“目前光伏发电成本已低于天然气发电零售价,日照资源丰富的南欧地区已经达到了‘平价上网’,可见光伏行业的生产技术已经被全球范围认可。接下来,普通电力用户将成为市场主要的驱动因素,由此,生产将成为市场增长主要的驱动力,在这一阶段,整个行业将由部分战略清晰、财务稳健、技术成本领先且管理优秀的国际化公司来领导全产业的整合。”方朋说。
光伏行业经历洗牌后必将迎来黄金时代
方朋介绍,目前中国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已经呈现全球领先的局面(某些企业虽研发转换效率高,但成本也非常高,只能占据细分市场),光伏产业刚进入生产驱动期,能够整合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制造的企业将具备竞争优势,市场不断整合,最终剩余四五家大型企业占据主流市场份额。
“每个新兴产业都需经历从技术驱动到生产驱动阶段,才能最后达到市场饱和。目前光伏行业的生产技术已经被全球范围认可,即将步入由生产驱动带来的黄金时代,在这一阶段,整个行业将面临全面洗牌,最终剩由几家管理优秀、财务稳健并拥有技术、成本及规模优势的公司来领导产业的整合,占据主流市场。”方朋说,在中国,从硅料至组件整个产业链均有一批包括协鑫、晶澳、尚德、天合、英利等在内的全球领军企业,把握好这一绝好优势,中国光伏产业在经历这一次行业洗牌后必然能够以最佳姿态迎接光伏产业的生产黄金时代。
中国光伏产业“全球化制造”理念
为了更快地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降低组件生产成本、提升组件功率成为重要的途径。方朋介绍,晶澳太阳能预计组件功率平均每半年提升5Wp,根据这样的提升速度,至2014年年底,组件功率提升将使均化发电成本下降24.2%。
方朋认为,对于降低组件生产成本,中小光伏企业由于技术和规模均落后于领军企业,生产成本及原材料采购成本均更高,只能通过牺牲产品质量(采用次级电池片以及次级BOM材料)来获得成本优势,以更低的价格销售,从而导致光伏发电系统存在很大的质量风险。
方朋介绍,晶澳太阳能作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拥有规模和技术的世界级领先优势,建设了高标准实验室及检测设备。晶澳太阳能自己的实验室可完成TUV及UL认证需要的所有测试,如:IEC61215Ed2,IEC61730-2,UL1703等。此外,晶澳太阳能产品还须通过IEC标准之外的非常规测试,如:DH2000,TC400,ML8000pa等。晶澳还特有:高加速温湿度试验、光衰测试(PIDTest)、盐雾测试(SaltSprayTest)和模拟光伏电站测试系统等。注重“保障系统应用”的产品质量管理标准,而不是“保障产品销售”,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基于中国光伏组件生产技术全球领先的优势,方朋提出了中国光伏产业“全球化制造”的理念,即利用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技术领先优势,向全球输出“技术和管理”,中国光伏企业转移部分制造基地至国外,用“工厂”换“市场”来更贴近市场,进入附加值更高的电站开发及系统工程领域,同时解决国外部分就业,规避贸易壁垒,实现全球光伏产业优化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