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竞争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竞争力
 

2012年5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操的揽才之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东飞

曹操的揽才之道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如果要发展,就离不开人才。因此,广泛招揽人才是一个组织的领导者的必备素质之一。曹操就十分善于利用各种渠道招揽人才,或继承祖业,或筑巢引凤,或取之于敌,或驱君入瓮。

继承祖业

曹操的祖父曹腾官至中常侍大长秋,为汉朝的四朝老臣,曹操的父亲曹嵩则官至太尉,位在三公。

如此的家族背景,一方面让曹操直接拥有了诸如曹仁、曹洪这样的名将,另一方面,使曹操无形中继承了先辈在官场以及社会上的雄厚的人脉关系。比如,夏侯氏和曹氏同为豪门大族,但夏侯氏对曹家甚为敬重,乐意协助曹氏成就大业。在曹操刚刚起兵之际,夏侯惇、夏侯渊等人都带着武装力量投入曹操阵营,和曹仁、曹洪等人一起成为曹操第一代的骨干将领。

曹操不仅信任他们,还重用他们。因为,他深知这些因家族势力而“继承”的人才,无论是政治上,还是业务上,都是靠得住的。因此,夏侯惇尽管瞎了一只眼,还是被推到总领全军的位置上。曹仁守卫南线,夏侯渊守卫西线,而后起之秀曹真、曹休和夏侯尚则是基本上接任了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的职位。

筑巢引凤

曹操在招揽人才上,极为重视提高自身实力,以便达到筑巢引凤的效果。曹操一方面拥有一支实力不俗的军队;另一方面在政治形象、人才政策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着力。

早期的曹操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不畏权贵、严于执法、忠于汉室的能臣。他在做洛阳北部尉时即以严于执法,杖杀皇帝宠信的宦官蹇硕叔父而使京师肃然;后来,又与袁绍等讨伐凌辱王室、残害百姓的董卓,树立了忠君爱民的良好形象,以致素有“王佐之才”的荀彧也认为只有曹操才能肩负起振兴汉室的重任。

至于曹操的个人素质,无论是当时的名士还是曹操本人都认为其是一代雄才,具有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例如,当时善于鉴识人物的前太尉桥玄认为曹操是“命世之才”;荀彧、郭嘉等人也有类似的观点。

当然,辅佐明主既可以加官晋爵、光宗耀祖,成为王侯将相,也能避免杀身之祸。这也是荀彧、郭嘉、张郃等文臣武将脱离袁绍辅佐曹操的根本原因所在。正所谓“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

至于人才政策,曹操不问出身,不计过去,凡是能够为其事业尽心尽力者皆愿收为己用。这样的政策,让各类人才毫无顾忌的投入曹操的阵营,不担心被清算,不顾忌被无端歧视。

当代世界500强企业对于人才之所以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以至于广大学子对其趋之若鹜。原因在于,一方面具有丰厚的薪水,完善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企业的员工以在这样的企业工作而自豪,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

火中取栗

这里的“火中取栗”是指,曹操从敌人区域内招纳人才。王朗、华歆就是曹操以“火中取栗”的方式从孙权的统治区内招揽的人才,二人在曹魏政权内均做到三公的位置。这样的招揽人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自己,还可以削弱对手,可谓一石二鸟之计。

其实,要成功实现“火中取栗”,挖角于敌,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调查工作,准备掌握对手企业内哪些人心怀怨气,哪些人不满现状,哪些人是被迫留守;二是要加强自身,提高吸引力;三是要做好游说工作。

驱君入瓮

有时候,不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旦看上某个人才,就可以招揽至麾下的,因为有些人才也许不认同其理念、价值,不满意其提供的舞台和薪酬。这个时候,作为领导者,就要有非常之手段,驱君入瓮。

这里所讲“驱君入瓮”是指,人才因迫不得已而归附某人,并为其所用。

曹操也用过这类的招数,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例如,曹操通过威逼利诱,在关羽无奈之下,短期雇佣其一段时间,实现了杀颜良、诛文丑的成绩;曹操听闻刘备得一名士徐庶,想求而不得,幸运的是,曹军在乱军之中抓住了徐庶的母亲,以此胁迫徐庶。徐庶迫不得已去了曹营,虽从不为曹操设谋,但还是做了曹魏的官,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既然到了如此高的职位,徐庶就是不积极不主动,也是要履行职责的。最起码,使刘备丧失一个一流的谋士;司马懿也是一个例子。起初,司马懿看到汉室衰微,不愿归附曹操,为其所用。曹操请他出山,他装病不应。后来,曹操再次派人去请,并告诉邀请之人,如果司马懿不愿意出来为曹操效力,就收押他,迫使司马懿为曹操效力。

人才散于四方,或明或暗。用人者,仅有求贤之心,还是不够的,更要善于开辟发现人才的渠道。唯有如此,才能广收贤才,成就大业。而曹孟德的继承祖业、筑巢引凤、火中取栗和驱君入瓮之策,仍不失为收揽人才的高明之举,可为当今企业管理者研究借鉴之范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