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产业·公司
 

2012年5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小孩打群架”调整到出精品,内资车企的产品研发战略的变迁折射出一种主动意识的觉醒。

自主汽车品牌谷底爬坡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董秋彤

自主汽车品牌谷底爬坡

持续低迷了一年多的国内车市近来出现了整体向好的苗头,但这似乎仅仅是针对国际品牌而言,对于自主品牌,表面上却仍旧在做着“自由落体运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透露,截至目前,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同比仍呈现持续下降状态,未出现好转迹象。而与此同时,日系、德系、美系、法系和韩系均为正增长且增势较快。

销量持续下降的尴尬

“今年北京车展最大的亮点是,虽然内资车企的经营比去年更困难,但已经开始了绝地反击。”乘联会秘书长饶达这样认为。据悉,在今年北京车展120辆全球首发车中,自主品牌的首发车就占了84辆,自主品牌不仅有整车参展,更有先进的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展示,这说明内资车企的研发实力、技术质量和品牌形象将更快速提高。这归功于内资车企的产品研发战略从“小孩打群架”调整到出精品的战略。与此同时,内资车企还解决了对研发人员激励、考核、奖励的世界难题,构建起有效的人才机制。

但是,这只是长征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自主品牌发展依然面临着自身转型、市场下滑、竞争加剧三重压力,他们首先要活过这段艰难的日子,才能真正向外国品牌发起挑战。

据中汽协的最新数据,4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1.99万辆,环比下降13.9%,同比增长5.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8%,占有率比3月下降2.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1—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213.70万辆,同比下降5.2%,占有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而同期乘用车总体呈现正增长。

从轿车市场看情况更糟。1—4月,自主品牌轿车销售95.65万辆,同比下降10.7%,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7%,占有率同比下降3.7%。

与此相映衬的是,国际品牌各大派系均获得增长,它们不同层次地挤占了自主品牌汽车的生存空间。数据显示,从1—4月国外品牌轿车同比增长情况看:日系、德系、美系、法系和韩系等5个系别合计增长率为9.0%,其中德系增长达16.2%,远高于其他系别增速。

另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前3个月中国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17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和利润指标同比已由1月到2月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但期间,有11家车企的增长低于上年同期,2家企业亏损,中国汽车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依旧面临较大压力。

突围路上集体陷入重围

“你可以被包围,也可以突围,甚至可以突围失败,但是绝不可以在突围路上陷入重围。”平安信德(北京)整合营销顾问机构首席顾问师边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引用了一位英国二战将军的话说:“因为,那不仅会让你战败,而且会让你败得很狼狈、很没有尊严。”

现在在国产乘用车市场上,2012年上市的新车正在经历这一幕。

边建平说,总是渴望在自己的不足上让企业获得成长和超越。这是中国汽车企业普遍持有的发展路线图。

2000—2003年期间,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企业初入轿车市场,马上遭受到合资品牌的品牌价值、技术配置、产品品质这三座大山的灭顶压迫。自主品牌痛定思痛,感悟到如果在核心零部件上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国际品牌的剃刀就会一直架在自己的喉咙上。于是,自主品牌集体走上了“以技术配置驱动品质,以品质驱动价值”的车型开发道路。

经过多年磨砺,自主品牌的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进入最初的收获季节。比亚迪Ti+DCT动力系统,吉利GeTec高效绿色节能发动机系列、DSI自动变速器、BMBS和EPS的自主研发,奇瑞ACTECO系列发动机,长安BLUECORE动力总成等一批核心技术产品成果浮出水面。

中国汽车企业补强了核心零部件研发技术这块短板,却发现自己的竞争力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因为,在产品、品牌、服务、顾客关系、市场营销等整条价值链上,短板无处不在。

对此,边建平表示,在我们补强不足的同时,那些走在我们前面的国际汽车企业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路线。如果以走在前面的它们作为不足的标杆,那么中国汽车企业表面上是在成长,骨子里却是在战略钳制之下的被成长。

在重压下寻求突围路径

边建平认为,在汽车市场,包括技术创新在内的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设计和制造出人们期望的汽车,让自己的品牌和车型拥有超越竞争对手的顾客价值优势,藉此赢得顾客的购买和满意,在市场上实现对竞争产品的价值优势替代。

同时,这也昭示出汽车企业竞争力发展路线:每个时期都会产生特定的汽车利益需求趋向。它决定了那个时期汽车产品的价值发展主题。要想让顾客购买你的品牌车型,就要顺应这个价值发展主题,最有效率地创造出符合顾客利益期望、超越竞争产品的价值优势。

福特如是,丰田如是,大众也如是。

而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来说,他们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短缺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他们比任何企业都更需要找出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品牌企业纷纷以技术革新和品质保证为切入点,企图从根本上扭转市场对自主品牌的固有观念,从而博得生存与发展的立足之本。但时至今日,经过一轮淘汰和筛选,自主品牌依旧困难重重。

“一直到2013年,自主品牌的日子都不会好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对于自主品牌的调整存在一定时间的接受期,同时,自主品牌自身的技术升级还在进行中。因此,2012年,对于这些自主品牌企业而言,仍将是卧薪尝胆的一年。

而边建平也认为,在重重重压之下,中国汽车企业特别是自主品牌企业,要想突破重围实现超越,其思维模式必须实现两个痛苦的转向:一是从根本上转变思维。二是向着顾客未被满足的汽车生活利益需求,进行产品技术创新的求根思考和探索,在品牌车型价值上实现超越性的优势创新。

所幸从此次车展来看,中国自主品牌已经从一味的价格战,转型到对于品牌、车型甚至设计上的追求上来,已经从“求大”回到“做强”的发展路径上。下一步,就看这些企业如何突破“客户需求下一步,就是如何发展方向经过多轮调整”这个天花板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