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9版:G15外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9版            G15外边
 

2012年5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本大企业模式借鉴:市场化全球化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导关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日本大企业模式借鉴:市场化全球化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导关权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需要一些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进行强有力的扩张,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难以做到的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行业,如金融、采矿、运输、电力等。当然,这当中需要有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随着经济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原来的那些类似于财阀的企业集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以股份制公司取代之。”5月4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专门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关权表示。

日本企业大多建立在“财团”基础上

《中国企业报》:您是研究日本经济的专家,据您的了解,日本国有企业多吗?

关权:在日本经济结构当中,并没有多少“国有”的成分。如果说有,也是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以前,存在少数国有企业,如“日本电信电话公司”、“日本铁道公司”、“日本烟草专卖公司”等。这些企业在中曾根内阁时期(1982—1987年)都被下放给了民间,也就是实行了“民营化”。21世纪初,小泉内阁(2001—2006年)甚至将邮政事业也进行了民营化。

第二,日本经济当中也存在一些犹如我国事业单位这样的机构,如一些科学研究机构等非营利组织。例如,日本放送协会(简称NHK)就属于“特殊法人”,由政府出一部分资金,开展广播电视等业务,主要收入来源是靠征收“收听费”,每个月都有被雇佣的人员挨家挨户收取费用。由于NHK不播放广告,所以没有广告收入。再如日本航空公司(简称JAL),是1953年政府出资一半建立的,1961上市后逐渐改变了企业性质,1987年实现了完全的民营化。但是实际上,企业还保留着“国企”的影子,例如由于工会势力强大,退休员工一直享受优惠待遇,以至于导致了前两年申请破产保护的状况。

《中国企业报》:那日本的企业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

关权:日本的大企业集团值得关注。这个话题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十分流行而受到关注,我国在这个时期相继成立了很多企业集团,对过去的国营企业进行改组,试图改变过去企业即工厂的单一状况,某种意义上仿照了日本企业集团的模式。

不过,日本的企业集团与我国有很大区别。它们大多建立在二战以前就存在的“财阀”基础之上。日本的财阀有新老之分,老财阀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之前,如三井、住友。明治时期成立了浅野、大仓、古河、川崎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成立的如铃木、野村等都算作旧财阀。

20世纪20年代以后成立的如日产、理研(理化学研究所)、森、日窒、日曹等康采恩(德语:konzem高级垄断组织形式)被称为新兴财阀。不论是老财阀还是新兴财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军占领日本时期都被解散了,领导人大多数被撤职,整肃。因为美国认为这些财阀可能是导致日本军国主义的祸根。不过,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旧金山和约的签订,美国占领日本的路线有所改变,由打压日本变成了扶持日本。加上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增长,那些被解散的财阀变换形式重新组织起来,变成了后来的企业集团。

新的企业集团与原来的财阀已经有所不同。首先,他已经不是某个家族控股了,而是普通的股份公司。第二,原来的经营者要么老去,要么背负战争罪名,无法重新掌舵,新的领导人大多是原来财阀企业的技术骨干。第三,新的企业集团大多是上市公司,在市场上募集资金,于是出现了股份分散化的局面,也就是没有那个人或那个家族拥有某个大企业股份的多数,从而主导企业的经营管理。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批所谓“独立的企业集团”,如丰田、新日铁、索尼等二战以后崛起的没有财阀背景的、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集团,它们不具有老企业集团的典型特征。原来的企业集团一般以原来财阀企业为核心,互相持股,互通信息,集团内部有银行和商社,而这些新型的企业集团不受这种束缚,更加开放灵活。

再者,不论是企业集团还是非企业集团,日本企业习惯于形成一种“长期交易关系”,即系列化。也就是,由某个大企业带动的一系列的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产品的需求上。例如,丰田汽车负责生产整车,但是不可能所有零部件都在丰田汽车内部生产,那样就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了。丰田下面会有一些为他提供主要零部件的骨干企业,而这些骨干企业之下还有一些更小的企业。它们之间不仅有产品规格,技术开发上的合作,而且也有人员上的交流,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企业不受政府控制

《中国企业报》:日本企业是受躲在幕后的大藏省、通产省官僚们控制的吗?

关权: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战后日本经济日益强盛,50年代是纺织工业,60年代是钢铁工业,70年代是半导体工业和电气·电子工业,80年代是机床工业,进入90年代是汽车工业,日本实现了一个完整的从轻纺工业向重化工业的转变的工业化过程。就连美国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时,日本的产品不仅风靡全球,同时也冲击着美国国内市场,使得美国不得不重新看待日本这个昔日战争中的对手。迈克尔·波特直言:“数十年来,美国人一直对日本心驰神往。毕竟,日本的战后奇迹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首次遇到的真正竞争”(迈克尔·波特等《日本还有竞争力吗?》)。

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研究日本的著作,著名的如《日本人》、《亚洲新巨人》、《日本株式会社》、《日本名列第一》等。这些著作大部分比较切中要害,对于研究日本和日本经济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同时也有一些言过其实的部分。

例如,“日本株式会社”把日本经济整体比作一个股份公司,由当时的通商产业省掌控,这显然不符合实际。第一,日本经济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没有一个能够掌控所有企业和经济活动的机构。通商产业省只不过是政府主管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具有一定的权力,尤其在经济恢复时期和高速增长时期,由于经济资源有限,政府在一些方面具有分配资源的权力,因此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外汇比较紧张的时期,很多企业都要引进某项技术,这时往往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通过筛选,重点批准一些项目。第二,日本基本上没有“国有企业”,政府与企业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更不是什么株式会社内部的上下级关系。

《中国企业报》:有种说法是,日本政府虽然没有组建太多的国企,但其实控制全国大企业的若干大财团,他们之间相互借贷、交叉持股、产权已经混乱到无法理清的程度。而中国国企的股份化、上市化改造及对民间资本的收购,都类似于这种日本模式。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关权: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财阀的作用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需要一些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进行强有力的扩张,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难以做到的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行业,如金融、采矿、运输、电力等。当然,这当中需要有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因此也招来很多批评,认为政府在庇护这些企业,给他们很多特殊待遇。

当然有更多的人认为,财阀是一定时期的产物,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以家族为核心的企业经营模式不仅是陈旧的,封建的,而且是缺乏效率的,在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当中难以生存。我们能够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发达国家原来那些类似于财阀的企业集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以股份制公司取代之。

《中国企业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日本经济滑入了相对停滞的局面,增长率基本上维持在1%—2%的状态。这种状态早在90年代就被称为“失去的10年”,现在也有说“失去的20年”。您怎样理解日本失去的20年?

关权:显然,这种表达显示了日本人对于这种相对停滞局面的不满情绪,总想着能够回到曾经辉煌一时的高速增长时代或者哪怕稍差一点儿的70—80年代。人们总是向往着美好的未来,而现实总是不能满足人们这种美好愿望,因为它有着自身的必然规律———经济不可能永远高速增长。

20世纪90年代前所未有的困境,长期徘徊的经济状况促使日本企业之间打破原有的框框,他们之间的重组联合成为现实的选择。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三井银行和住友银行的合并。2001年由原属于三井集团的樱花银行与属于住友集团的住友银行合并成立了现在的三井住友银行。作为两家昔日的老对手,这种合并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结束的是旧财阀时代遗留下来的企业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开启的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的新思维。

国企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市场化

《中国企业报》:您认为中国国企改革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关权:依据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我个人认为国企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市场化。

可能有人会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大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退出了,现在只保留了一小部分,应该是合适的。我们也承认,在现今条件下,保留一部分国有经济是必要的,尤其是那些更适合国有经济负担的部分。但是,从国资委网页中可以看到,现在国资委直接管辖的118家国企,不仅包含了铁路、电信、运输、钢铁、煤炭、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部门,也包括了电子、电气、机床、汽车、机车、纺织和丝绸、贸易、印刷、建筑和建材、甚至旅游和工艺美术领域。如果再看看各省市自治区的国资委管辖企业,几乎包含了所有行业。换句话说,广义的国企(包括地方国企)囊括了我国几乎所有经济领域。

还有人会说,现有的国企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应该保留,甚至应该加强。我们承认,部分国企经营状况良好,甚至贡献很大。但是,这是一个没有市场竞争的市场,没有比较对象,如何判定好坏?不让别人搞,只有你自己搞,是不是真的搞得好了呢?搞不好,由国家为你撑腰,搞得好别人不服气。

我们的国企还存在既是企业又有官衔的状态之下,国资委主管的企业最低也是局级,有些更是副部级。那里的高管一方面享受国家某个级别的待遇,一方面拿着企业的高工资,可谓“一举两得”。有些时候,企业高管可以变成某一级政府的官员,反过来政府官员也可以出任企业领导。日本也存在一种被称为“空降”的情况,就是某些政府高官退休之前找一个由政府出资的特殊法人,享受退休之后既悠闲又富裕的生活。这在日本一直是人们诟病的话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