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配件隐秘利益链调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4S店配件隐秘利益链调查
以次充好、价格虚高、小病大医、偷换零件、过度维修等各种问题,让一度被车主信赖有加的4S店,正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CFP供图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曾经代表着品质、诚信和优质服务的汽车4S店却越来越遭到车主的诟病。
《中国企业报》记者经调查了解,发现有关汽车4S店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以次充好、价格虚高、小病大医、偷换零件、过度维修等等。部分4S店潜规则肆意横行,陷阱颇多。
一度被车主信赖有加的4S店,正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
4S店让人“很受伤”
在汽车投诉网上,《中国企业报》记者见到多起投诉4S店的投诉报告。在投诉编号为“QT33361”的投诉中,洪先生投诉一汽丰田-花冠EX。洪先生称,一汽丰田莆田德盛兴4S店售后以次充好,欺骗客户;施工粗暴损坏车辆,态度恶劣。
洪先生于2011年9月中旬在4S店莆田德盛兴丰田店购得一辆花冠EX,装潢已包在车价里,其中所选配件已明确约定生产厂家及质量。但第二天其去德盛兴售后部门装潢,却发生以下几件事:1、汽车香水用强力双面胶粘在中控板上,而不是用防滑贴,导致中控台漆面损伤;2、购车合同约定原厂脚垫,售后却给了一种又小又软皱巴巴的半透明脚垫,根本就不能用,洪先生与4S店负责人理论时,对方却态度恶劣,洪先生感觉很气愤。
在另一起投诉编号为“QT9508”的投诉中,投诉人李先生称,东风日产惠州永惠4S店以次充好加装配件。李先生2010年8月3日在惠州永惠4S店买的天籁公爵,该店存在以次充好的欺诈行为,要求加装的原厂防眩目倒车雷达,被换成了没防眩目功能的,要求加装的原厂迎宾踏板被换成副厂的,后来被发现后,在其强烈要求下才不情愿装回车主要的东西。
根据国家相关权威部门调查,“零配件以次充好”、“夸大故障乱收费”、“维修技工水平低”等一直是汽修业投诉的焦点问题。
记者了解到,汽车4S店修理中,配件以次充好、价格高昂、小病大修、以换代修等这些现象已经成为4S店的一种潜规则。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修厂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他原来是一家4S店的修理工,干了几年后自己开了一家有资质的修理厂。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许多4S店并不规范,较为常见的是维修价格贵得离谱,且收费透明度不够。部分4S店的车内用品与一般汽车零部件销售店其实区别不大,有的直接从汽车销售公司购买。而汽车配件一旦进入4S店,就会身价倍增。同样是正产配件,4S店与往往经市场价高出很多,有的配件价格甚至比外面修理厂高三四倍,其中利润可见一斑。“比如给同一辆车检修线路,普通的维修厂也就要100元左右。4S店却会要价四五百元,且大部分4S店还会收取数百元机油材料费和工时费。”
除价格虚高外,4S店最常用的招数也是车主反映最为激烈的是以次充好,以副厂配件冒充正厂配件,从中赚取巨大差价。
据悉,“副厂件”的生产企业也必须是正规厂家,能够对自己产品的质量负责,国家也允许使用“副厂件”。关键是“副厂件”中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给车主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采访中记者发现,“以换代修”也损害了车主的利益。对于一些小故障,为牟取暴利部分4S店通常夸大问题,让不了解汽车的车主担惊受怕,只好接受“以换代修”的事实。
除在价格和更换零配件上做文章外,有的4S店为了牟利接“回头客”,竟然放任维修人员故意制造故障,使出一些“黑招”,如往刹车油里加酒精,造成变速箱齿轮受损严重,更有甚者故意往润滑油里放糖,造成“烧缸”。种种损招让车主防不胜防。法律人士称,如果因此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相关人员将承担刑事责任。
消费维权建议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汽修厂维修人员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无论是国内国外的汽车,高中低档汽车品牌相当之全,且每一部汽车配件成千上万,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不能全部了解所有配件。
“由于以次充好、以副厂件当原厂件现象最为普遍,因此在更换配件时,车主一定要4S店在关键部位使用原厂配件。原厂配件都会有商标,在汽车维修前,要小心谨慎查看所更换的零部件是否是原厂产品,而且完工后一定要在凭证上注明使用的是什么配件。”这位负责人说,“另外,在维修前,车主一定要与4S店签订汽车《维修合同》,维修后一定要索要汽修行业统一正规发票,并要求附上结算清单、索取零部件合格证等相关证件,一旦发生纠纷,这些是维权的依据,而且可以备下次维修参考之用。”
另据业内人士称,去4S店进行汽车维修、保养时,一定要讲明维修、保养的项目,还要扛住工作人员的推荐诱惑,不该换的坚决不换。如果维修费用很高,一定要谨慎决定,最好咨询专业人士,询问故障现象与工作人员的诊断结果是否相符,其维修项目和维修费用是否合理。
乱象背后的原因
4S店的主要优势表现为信誉度好、具有品牌和专业技术优势以及售后保障力度强,因此赢得众多汽车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4S店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过十来年,随着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4S店在国内飞速发展,数量剧增,目前全国有六七千家,且每年以1.5%的数量递增,出现了过热的势头。其中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每座城市的4S店都达到三四百家。此外,境外资本也大举进军国内汽车售后服务领域。
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现互相挖墙脚、人才流动过于频繁、团队不稳定等现象。国内汽车后市场整体一度比较混乱,车主与商家之间极端维权事件时有发生。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一流设施、二流销售、三流服务”的状况,4S店弊端也日趋明显。
面对车价利润不断下降的窘境,汽车后市场成为4S店主要的盈利渠道,要收回投资成本,在维修上动脑筋似乎顺理成章。
多方因素下,直接造成4S店在维修上的扭曲,而在配件以次充好、价格高昂、以换代修的潜规则背后,则是4S店维修部门收入与维修费用挂钩,配件维修、更换的金额越大,提成自然就越高。另外,很多4S店都有维修配额,在任务压力面前,一些维修人员就会想方设法将费用直接转嫁到客户身上。
资料显示,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可占据总利润的50%左右。
专家称,4S店具有诸多优势,在国外已被证明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由于进入我国时间不长,出现“重硬件、轻软件”和损害车主利益的现象。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治理,及时整顿和引导,规范这个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