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打破了当地利益集团的原有格局,挤占了他们的市场,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利益冲突。在未来投资或者并购国外矿产这类较为敏感的事情上面,如果中国企业做到了去母国化,成功几率会更高,也更容易被国外接受。
暗度陈仓:海外“曲线”购矿,谋定第三国战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暗度陈仓:海外“曲线”购矿,谋定第三国战略
CNS供图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矿业方面的会议上,刘文(化名)不停地在会场游弋,与来自国外的矿业公司负责人进行交流。“主要是寻找合适的国外矿藏,如果有看中的项目,我们一般不会直接出面,而是通过在第三国成立一家新公司进行购买谈判。”作为广东一家矿业企业投资部门负责人的刘文19日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在刘文看来,这次会议上,80%以上与自己公司实力差不多且有意买矿的企业更愿意在国内找矿,这给了刘文寻找国外矿的机会,因为没有国内企业与之竞争。
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使刘文对于海外购矿底气更足。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孙宝亮4月19日表示,中国政府将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投资力度宏观引导,按时更新外商投资指南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走出去。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0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截至目前,共有1.8万家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中国对外投资额已经上升到发展中国家首位,位居全球第五。
不得不为之的“曲线”买矿
刘文所采取的“曲线”买矿办法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外卖矿的企业只要一听说是中国企业要购买,除了抬价以外,当地政府的防范心理也很强,稍不注意就会失败。”刘文说。
近几年的情况和刘文的感受是一样的,中国企业这几年采取的直接购买海外矿产的事件,不少是以失败告终。
如中铝注资力拓失败、中钢暂停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项目、中石油与加拿大Encana涉及53.9亿美元的页岩气项目谈判破裂、武钢投资非洲焦煤项目失败等。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刘文从俄罗斯人那里学了一招。
由于不愿公开资金来源,俄罗斯投资者常常对华进行曲线投资。俄罗斯的生意遍布全球,因此常通过其他国家进入中国市场。美国锂电池生产商Ener1和中国万向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的新闻背后就能看到俄罗斯资金的影子。Ener1属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Z1,该基金由俄罗斯商人维克托·泽利德罗维奇创立。另外,挪威电动车公司Think也在考虑同中方开展合作,这家公司同样属于Z1基金。如果这两个项目进展顺利,若干年之后中国杭州市的道路上将行驶着“俄罗斯制造”的电动公交车。
俄罗斯企业家尤里·米尔纳的公司也在积极开拓和占领中国市场。目前米尔纳已经拥有中国互联网创业孵化计划“创新工场”、京东在线商店(360buy.com)和阿里巴巴电子交易平台(alibaba.com)的股份。2011年春天,米尔纳的管理公司DSTAd-visors在香港开设办事处,宣布成立风险基金向中国和印度进行投资。
当刘文把这种利用离岸架构方式运用到购买海外矿产上时,顿时发现顺利了很多。
“第一步,在开曼群岛、维京群岛,或者新加坡、香港这种地方,注册一家公司或者基金。在这里注册的公司,按照当地法律,公司股东和董事信息是不会对外公开的,被收购方是查不到这些公司背后真正购买者的。”刘文告诉记者。
刘文就是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一家公司,然后向其注资。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人知道是中国企业在展开收购。这种情况下,收购的阻力会小一些。
刘文然后利用这家公司很顺利地收购了南美洲一座金属矿。
“如果直接去谈收购,估计最少也得多花一倍的价格。”刘文说。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采用这样中间平台的架构,可以隔离母公司与投资目的国的法律风险。一旦发生纠纷,可以把离岸公司转让给某个基金,不会使母公司受损。”刘文说。
事实上,国内外很多公司在进行国际化投资时,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
出现单一“去母国化”现象
“在未来投资或者并购国外矿产这类较为敏感的事情上面,如果中国企业做到了去母国化,成功几率会更高,也更容易被国外接受。”一家矿业咨询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表示,所谓去母国化,例如把制造中心放在亚洲,研发中心放在欧美等等,使之更为分散,彻底成为国际化公司。这对于中国大型民营企业来说,是不错的尝试。
在他看来,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投资目的国减轻对中国企业的偏见。
肯尼亚一家企业负责人有些略带开玩笑意味地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太勤奋了,以至于现在有些怕中国企业了。
“这从侧面来说,会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带来不利的影响。”刘文说。
商务部的一份研究表明,国外跨国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与本国利益已经相关不大,并出现了多母国型跨国公司和无母国型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母国概念已经越来越弱化。
王胜文表示,部分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政治手段阻挠我企业正当的投资经营活动。一些国际舆论和媒体失实报道,经常使经贸问题政治化。一些当地的势力以保护就业和民族产业为名,也对我企业投资合作加以非难和歧视。
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明显差异,王胜文认为,中国企业在与当地社会在文化融合方面将面临不同程度的碰撞,同时,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打破了当地利益集团的原有格局,挤占了他们的市场,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利益冲突。
“这些因素导致中国企业亟须国际化、去母国化。”上述矿业咨询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在该负责人看来,去母国化对中国企业还有一个隐形优惠,就是可以减轻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