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紧的外部环境将形成市场倒逼机制,带来新一轮行业洗牌,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中国服装国际化瓶颈待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闵云霄
中国服装国际化瓶颈待破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亿瑞瑄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令狐昌兰不断忙于联系各个代理商,不断推广公司的女装。让她惊讶的是,平常难得一见的本地同行,却总能在外地或飞机上遇到。
北京亿瑞瑄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新组建的小型企业。与之劲霸、七匹狼、柒牌、九牧王等品牌,亿瑞瑄还是小字辈。但让令狐昌兰头疼的是,很多服装企业负责人,都和她一样,迫于出口形势的恶化,现在都在把精力放在国内市场上。
“以前福建服装OEM外销的比重超过70%。不过最近几个月,福建男装出口萎缩了四成以上。大家都在找出路。”一家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只赚吆喝不赚钱
福建是我国服装生产企业的聚集地,情况一样不容乐观。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海天轻纺集团董事长王启明认为,今年前两个月福建省的出口纺织服装大幅下降,总体下降了30%—40%,其中出口美国的纺织服装下降了一半。
福州海关统计数字显示,今年2月份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势头急转直下,当月出口4.21亿美元,同比下降16.4%。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回落明显,前2个月,福建省以一般贸易出口纺织服装9.43亿美元,增长5.7%,增速较上月末回落22.6个百分点。对主要市场出口增速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对美国出口0.86亿美元,下降12.6%,跌幅较上月末加深7.4个百分点;对拉丁美洲出口1.14亿美元,增长3.2%,增速回落25.5个百分点,对非洲出口0.9亿美元,增长9.1%,增速回落57.6个百分点。
其实,广东、山东、浙江等服装大省也面临同样严峻的考验。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312亿美元,同比下降2.6%,其中纺织品出口下降2.6%、服装出口下降2.5%。“纺织服装企业出口已出现大幅萎缩,这种大面积的大倒退史无前例,令人吃惊。”一家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过去几年,中国服装行业风光无限。加入世贸组织后,按照WTO规则,欧美等国从2005年起全面取消了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配额限制,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能力得到充分释放。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到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突破了4万亿元规模,行业全年出口额则达到了2065亿美元,而2000年时仅为560亿美元,10年累计增长了292.1%,年均增幅为16.4%。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也由2001年的15.6%提高到2010年的32.71%。
一个流行的说法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加工出口毛衣可赚30元。但在目前,利润只有1元左右,一些订单甚至出现亏损。中国棉纺行业协会针对国内主流服装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受上述不利因素影响,国内44.4%的服装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出口转内销状况,有的企业甚至完全取消了出口。
一家服装企业营销人员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在这轮全球经济大萧条中,我国低端产品的出口服装厂尤其受到毁灭性打击。
今年初广交会举办的纺织服装贸易高端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说,中国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占世界市场1/3的份额,贸易对象遍布全球,为世界提供了大量性价比高、品质上乘的消费品。但是围绕在这个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巨大产业上的光环似乎正在不断“褪色”。
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中国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服装出口贸易数量和价格在2008年均大幅下滑,2009年上半年仍未回升。有关人士担心,纺织服装行业这种“赚了吆喝不赚钱”的出口态势令人担忧。(下转第二十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