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合作落实是关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张永棠
校企深度合作落实是关键
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已成为职教界的共识和追求。然而,从近几年的运行情况看,合作效果却并不理想,推行过程也并不顺利,普遍存在着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很多学校的校企合作甚至难以为继和徒有虚名。
为此,一些专家学者强烈呼吁国家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专门条例,通过立法来强化企业的校企合作责任,以期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落到实处。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立法不失为符合中国国情的便捷之策,然而,要是从实际效果来看,纵使出台再多的法律法规,如果不能严格执行,也未必能够立竿见影,更不可能标本兼治。
回溯国内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自2003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先后多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大力提倡和鼓励职业院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近几年召开的各种形式的职教工作会议和领导讲话,也多次阐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
不难理解,校企合作对于职教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早已被阐述得非常精辟透彻,十分直白明了,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也早已不是泛泛的提倡,而是明确的法律义务。然而,如今不少的校企合作何以会逐步沦为形式和无奈?关键在于有法不依,根子在于执法不严。
以就业准入制度为例,虽然因为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差异,我们没有西方国家提得那么早、那么细,但推进的速度却并不算慢,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大。自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之后,到2010年年底,我国已有8个大类职业、66个种类、413个小类、1915个细类(职业)纳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范围之内。
然而,这几年无证电焊工不当操作引发大火、无证行医致人死命……未经培训直接上岗导致自己或他人丧命之类的负面新闻却常有报道,从一个侧面暴露了我国就业准入制度在执行层面形同虚设,而这正是校企合作难于全面实施和有效推广的根源所在。
按照就业准入制度的设计思路,公民要想取得就业资格,就必须要接受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否则就不能被用人单位录用。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中,企业老板可以随时随地招聘员工,不仅廉价、快捷,甚至可以不计较年龄、不考虑职业基础。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自然没有任何兴趣和热情,多此一举地花钱、费力去尝试校企合作。而且,从实际合作结果看,很多企业“冠名班”学生屡屡爽约,也极大地挫伤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企业逐渐心灰意冷。
与就业准入制度背道而驰的是,我国用人单位目前仍然普遍执行着陈旧的“学历准入制度”,学历要求在就业招聘中所占的条件比重偏大,有的甚至是一票否决,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只看学历不重技能,甚至提出非“985”、“211”学校不聘的极端做法。
而在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就业准入制度则被视作至高无上的“高压线”严格执行,对于公民来说,即使你读到了本科、硕士、博士,如果不经过职业院校或机构的职业培训,也无法找到接收单位,得不到就业机会。
这一举措从源头上扼制了就业准入制度被“架空”。正因如此,才有了名闻遐迩的德国制造,才有了令人羡慕的澳大利亚职业无歧视,才有了被视为全球职教法宝的TAFE模式和学徒制(双元制)模式。
国外成功的经验完全值得我们借鉴,能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迪。
依托行业优势的高职教育集团组建,为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宽阔的组织架构和运行平台。当前,我们亟须要做的,是从严格执行层面将就业准入制度落到实处,从体制上保证职业教育优先发展,保证基于职业资格的人才使用规范有序。唯有如此,校企合作才有希望,职业教育才有出路,才能发挥高职教育集团效应,中国的经济腾飞与教育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环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