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医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医药
 

2012年4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稀土走向“统一”?

来源:中国企业报  

稀土走向“统一”?

(上接第十三版)

在这种情况下,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曾公开表示,对包括开采在内的上游整合,是稀土行业协会今后的努力方向。稀土或将像煤炭行业的模式进行整合,以大型企业为主,通过兼并重组加大行业整合。

此次,新成立的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第一任会长干勇表示,希望通过行业协会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对行业上游的矿山开发与下游用户进行规范协调,从而“使大家达到共赢”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型国企早已经开始把整合的触角伸向了稀土领域,中铝公司、我国五矿、我国有色、包钢稀土、赣州稀土等企业已经在各自范围内正在进行整合。

“国字号”先行的做法或将引发新一轮的“国进民退”争论。

争夺国际话语权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刚刚诞生,就遇到了国际争端。争夺国际话语权使中国稀土行业协会面临着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同样的任务。

上述高姓人士认为,中钢协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榜样,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中国稀土行业协会自己的探索。

今年3月中旬,美欧日联手在世贸组织就中国限制稀土元素出口一事提起诉讼,再次将中国稀土问题推上国际贸易争端的“前沿”。

有专家表示,产业领域只有依靠行业性组织,才能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在国际贸易中掌握自己的“话语权”。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6%,但稀土供应量却占全世界90%以上。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欧美日地区,却很少开采自己国内的稀土,大部分依赖进口中国资源。

2008年以来,为对国内稀土资源进行保护,中国实行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即每年由商务部在年初和年终分两批对获得配额的企业和配额数量进行公布。然而,为扩大中国的稀土出口配额,美、欧、日不惜联手,借助WTO组织对中国进行施压。

干勇曾表示,协会将“按照国际管理和世贸组织规则,促进国际交流,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

事实上,中国在稀土行业上并无话语权可言,中国已经为世界提供了20多年的廉价稀土资源,直到2010年,依然在用30%的储量满足全球90%的需求,因此中国的稀土竞争力集中在整个产业链的中上游,而下游深加工一直处于弱势,包括永磁、储氢、发光等主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尽在国外。

当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后,国外对中国的需求锐减,中国并没有扼住稀土的“喉咙”。

数据显示,目前国外36个国家200多个公司在运作406个稀土项目,其中有30多个项目进展较快,但至少有5家公司将很快参与到稀土市场的国际竞争当中。2011年美国的企业全年生产了大约4000吨稀土,产能恢复之快超出预期。

有专家认为,从明年开始,在国际稀土贸易中,中国需要考虑的可能不再是我们能把价格定在多高的位置,而是如何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如果没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何谈“话语权”?

更为尴尬的是,“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内部能够灵活掌握WTO规则的人才太少了,争夺话语权没有人才作为支撑,显然玩不转。”上述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短期内协会作用难发挥

文成山认为,1至3年之内,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在更大方面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就像中钢协一样,更多依靠行政命令指挥,很难取得满意的市场效果,稀土协会成立后,难免会有行政似的命令,这点我很担忧。”文成山说。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筹备负责人、原工信部材料司副巡视员王彩凤就曾公开表示,协会的具体职责是协助政府,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对外合作中,发挥助手作用。她希望协会能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样,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然而,中钢协在这些方面,做的难言完美。在跟三大矿山的定价权博弈上,过多地倚仗指令式的行政干预,最终铁矿石谈判接连失利。

“稀土行业协会不应该在乎一时的得失,不要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价格上,而应该放在提高技术能力上,才会真正拥有话语权。”文成山说。

一项数据显示,国有企业稀土开采的吨回收率仅为60%,大型的民营企业回收率只有40%,一些私采乱挖的矿山甚至只有5%。就算国内稀土的储量丰厚,也禁不起如此的浪费。不仅仅是稀土开发的技术粗放,同样的,稀土高端应用技术方面,国内稀土行业也是力不从心,核心技术不在己方。这一点有些像国内钢铁行业,粗钢产量世界第一,但是高端钢材的生产却竞争力弱,高端汽车钢材往往需要进口。所不同的是,铁矿石是掌握在国外矿企手里,而稀土原材料则是国内“应有尽有”。

“但目前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恐怕没有这个魄力这么做,该协会现在面临的行业性问题太多了。”文成山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