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2年4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英与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之异同———六十七评发展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

吴英与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之异同———六十七评发展实体经济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变革就必然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前人没有碰到的问题,如何合情合理地圆满解决这些新问题,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勇气,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自此以后,小岗村几乎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代名词。每当改革遭遇困境与不顺时,人们总是忍不住回望34年前那场惊魂动魄的改革。

诚然,吴英案与小岗村是没法比的,吴英是犯罪之人,目的是个人暴富。在我们看来,人们关注吴英案,其实质是关注吴英案背后的民间借贷之困,这方面与小岗村18位农民有相比之处。

鉴往知今,厘清吴英案与小岗村的同与不同,对我们更好理解吴英案背后的民间借贷体制之困,理解改革再出发的路径都具有现实意义。

吴英案与小岗村之同

小岗村与吴英案有众多相似之处,才引得人们在谈论吴英案时不时提到小岗村。

首先,两者都是社会变革期具有普遍意义的热点话题。小岗村改革之时,10年浩劫刚刚过去,人心思变,领风气之先的小岗村引发了人们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热议,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吴英案发前,中国的民间信贷已经颇受关注,仅2010年,浙江省就查处非法集资类案件206起。吴英案发则直接将这种关注推向了高潮,民间借贷成为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

其次,两者同样都面临着体制之困。在1978年的中国农村,实施土地承包并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彼时的宪法规定:“在保证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贸然实施“大包干”是冒着坐牢的危险的。民营企业家吴英同样面临着体制之困。作为民营企业家,吴英几乎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从亲朋好友处借贷成为其经营资本的主要来源,而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触碰到法律的红线———民间借贷的合法与非法在我国法律中的界限并不明显。一句话,小岗村与吴英都面临着政策滞后的体制之困,在某种程度上其行为都是被逼无奈之举。

再次,两者都引爆了变革的引线。1978年小岗村的大包干,引发了中央的重视,并最终在全国得以推广,可以说是,小岗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如今,备受争议的吴英案同样引发了人们对现行金融体制的反思,给予民间借贷合法性成为主流民意。3月28日,国务院宣布,将在温州市设立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我们不能说是吴英案引发了这一方案的实施,但这一方案能够如此之快的得到中央批准,谁又能否认其和吴英案之间的关联呢。

吴英案与小岗村之异

小岗村与吴英的不同之处并不比其相同之处少。弄清两者的不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思考。

第一,两者所处的言论环境不同。小岗村人试图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时,人们还习惯于听从来自上面的指令,除了上级党政部门,很少有人公开对小岗村的行为公开发表意见、表达观点。在价值多元、言论日益开放的今天,吴英案发后,人们借助媒体开始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有学者直接上书中央表达对于浙江法院审判结果的不满与反对。这在1978年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今天为吴英说话的人比当年为小岗村说话的人要多得多,这也让人们对吴英案的合理解决多了一份期盼与想象。

第二,两者对他人的影响不同。小岗村的大包干在很大程度上是提着自己的脑袋搞改革,吴英案则是在自己冒险的同时,也把向他借贷的人置于风险之中。小岗村的改革如果失败,受害的顶多是小岗村村民自己。然而,由于缺乏应有的监管,吴英的民间借贷一旦崩盘,则可能引发一连串危机,乃至影响当地社会稳定。这大概也是吴英案比小岗村更受争议的原因之一。

第三,两者的代表意义不同。小岗村人当年实在是出于生存所迫,不改变,等待他们的就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能是死路一条。换言之,小岗村人大包干代表的是当时人们本能的求生欲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出身农家的吴英则是社会底层自力更生、努力打拼的代表,在某种程度上,她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承载着草根阶层的暴利梦想,她经商的方式和方法都已走向另一极端。

金融改革呼唤小岗精神

当然,改革的历史有时是以笑剧与正剧出现的,而多数是以悲剧与反剧出现的。小岗村的出现本来也是一场悲剧,后来因为形势所变,终成正剧和笑剧。

“逼上梁山”的小岗人创造出了小岗精神,终于留在历史的光荣柱上,那就是“自力更生的奋发图强精神,实事求是的和谐求真精神,敢为人先的突破创新精神”,是小岗精神的精髓。

吴英案是一个典型的悲剧,没有人来改变她的命运。因为在现在吴英案的发生显然不只是吴英个人的责任,民间借贷也显然不是简单的非法与合法就能说得清的。如何在法律的范围内合情合理地解决吴英案与民间借贷之困,考验着我们这代人的智慧与能力。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必然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解决。无论是吴英案这个个案,还是吴英案背后的民间借贷之困的解决,都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敢为人先的突破创新精神,来适应正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一言以蔽之,吴英案呼唤小岗精神的再度回归。

如果没有当年小岗人“托孤”勇气冲破禁锢,或许中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3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我们的时代更加开放,我们相信,我们能比前人更好的解决吴英案和民间借贷之困。吴英的命运也许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是又一种不同,值得深思。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