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投资
 

2012年4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亚洲经济增长需进一步加大区域经贸合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易鹏

亚洲经济增长需进一步加大区域经贸合作

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以“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于4月1日至3日举行。从论坛的主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当前改革的世界形势下,亚洲各国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发力,立足于开拓内需市场,争取未来更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

亚洲需要携手合作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亚洲经济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了。目前,亚洲人口约占全球的45%,亚洲成为全球新兴经济体最为集中的地区,亚洲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30%以上,亚洲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超过30%。可以说在经济总量上亚洲三分天下有其一。而随着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连续的对欧美这些以前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不断的冲击,直接导致了欧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会处于长时间的下滑通道。一边是亚洲经济所占比重快速提升;一边是欧美经济所占比重快速下降,这都意味着欧美无法再用其内需作为亚洲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越来越庞大的亚洲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寄托于自身内需的挖掘。

这种内需的挖掘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博鳌论坛的主旨发言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来。在其认为当前要推动亚洲可持续发展的五个支点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内生增长。亚洲目前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普遍偏低,作为亚洲第一经济体的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才刚刚过了50%,未来如果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也就意味着有1000万人口会进城,会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这是中国和整个亚洲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所在。同时亚洲还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人口,有最大的工程师与科研人员队伍,人力资源优势明显。这都意味着亚洲的经济存在巨大的内需市场,同时又拥有对比欧美很明显的劳动力优势,也有着相对比较充裕的资金提供,亚洲的龙头国家中国和日本就分别是美国最大的外债购买国。这表明亚洲完全可以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空间、消费需求空间。这都是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要素所在。只要坚持李克强所提出的内生增长发展思路,可以预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亚洲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还会提升。

那么亚洲既然有这种巨大的内需市场,更需要提倡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实行通力合作,通过合作来推动亚洲的内生增长。中国加入WTO10年以来所取得的飞速成长已经表明,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贸易自由化对一个区域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亚洲国家之间的空间距离相当靠近,贸易的物流成本比起欧美而言要降低不少。目前,亚洲区域内贸易占全部贸易的比重已超过50%,彼此在合作中已经获得了发展的红利。比如在亚洲区域贸易合作中的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建立,就直接导致了2011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3623.3亿美元,同比增长24%。而东盟在率先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后,还与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签订了涵盖整个区域的自由贸易协定。可以说,中国与东盟之间这种类型的亚洲区域间经贸合作的推进,加速了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新的世界变革时代,亚洲进一步崛起的背景下,亚洲各国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还可以进一步实质的推进。从紧迫性和可行性来看,需要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建立更多更大范围的自由贸易区(FTA)应当是目前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在合作领域上,可以从以单一货物贸易为主,向服务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全面拓展。如建立更大范围更快捷的亚洲铁路网就可以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加大投资扩大内需,另一方面为亚洲区域内更大规模和更低成本的贸易往来奠定设施基础。亚洲各经济体也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为区域内资源、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有效结合创造条件。比如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就可以先期在亚洲区域尤其是中国的邻近国家实施。当然,亚洲和欧美不同,亚洲各国体制和模式多样,这也表明了亚洲各经济体的合作需要有团结和谐、和平发展的思维。

作为亚洲的第一大经济体的中国是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是许多亚洲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亚洲重要的投资来源地。这都表明中国在推进亚洲合作,促进亚洲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当前的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这“三化并举”,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从而成为亚洲经济发展最大的发动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博鳌论坛讲话中就促进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立足内生增长,秉承开放包容,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团结和谐,坚持和平发展的五点建议,这五点建议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推动,这对亚洲合作共赢发展有借鉴作用,对中国在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的合作有指导价值。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