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本土化”遇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特约记者刘娜
雅培“本土化”遇考
雅培奶粉“营养门”事件在“口水战”中有了阶段性进展。4月6日,记者从雅培方面获悉,此事件涉及的CER机构已经向香港法院表明同意删除有关雅培的报告并停止散布相关信息。
雅培公布的《雅培公司郑重声明:CER向香港法院表明同意删除有关雅培的报告并停止散布相关信息》中称,雅培很欣慰其在香港法院采取的及时法律行动在4月5日取得了成效,从而确保了中国宝宝的家长们通过正确途径获取关于雅培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的事实真相。记者登录CER的官网,发现关于雅培奶粉报告的链接以及CER此前针对事件的两份回应已经看不见了。
雅培的通报同时指出,一家国际认可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刚刚确认“雅培的喜康宝产品是符合中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
持续近半个月的“口水战”似乎画上了一个句号。雅培方面也在积极对外传递正面信息,“请父母们继续对我们充满信心,雅培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喜康宝是安全高品质的产品。”
但雅培奶粉事件的负面效应似乎仍在蔓延。
“此事件的影响远不止是一个结果能解决问题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企业来说是致命打击,若不采取有效良好的沟通方式,这将在很长时间内引发企业信任危机。”太和顾问快消品行业分析师郭玉瑄分析。
被指双重标准
雅培配方奶粉质量最差,完全不符合国际标准,甚至不能达到中国的新国标。这是雅培奶粉“营养门”事件的导火索,而雅培对此次事件的应对态度则是引发舆论的关键所在。
3月22日,香港CER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其送检了从中国市场购买的六个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检测结果均不合格,雅培样品是最差的”。检测样品分别购买于上海及香港。其中雅培的喜康宝一段远没有达到国际标准和中国标准。
报告显示,雅培喜康宝一段奶粉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为41%:59%,远不符合国际和国内标准规定的60%:40%的比例。该报告称,新生婴儿食用过多的酪蛋白被证实会导致肠道出血,营养不良,腹泻,及对肾脏功能造成很大的压力。
这份报告立即激起了雅培的奋力反击。对CER此举的动机、研究方式和权威性均提出了质疑。同时对报告中提到的标准问题也迅速做出回应:“CER报告中提到的雅培产品并不是为中国内地市场而生产的,也不在中国内地销售。由于中国内地市场标准的独特性,该被检测产品和中国国家标准有不同是不可避免的。”
公开资料显示,雅培“喜康宝”另一个译名叫心美力(Simi-lac),所不同的是,喜康宝是内地版,心美力是港版。
记者查阅过往报道发现,此前雅培中国公司方面曾宣称,港版雅培产品和大陆版的产品均为同一雅培工厂生产,不存在质量的差异,只是由于两地法规要求不同而在产品的包装、商标上存在区别。
“雅培奶粉事件其实是双重标准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国家标准比国际低一些。有些标准提高一点,成本可能就上升很多,甚至是翻倍,所以跨国公司会选择按照国内的标准。”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公司总经理劳兵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悉,在乳品行业,有这样一个潜规则:乳品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针对不同市场,采取了不同的质量标准。而一般情况下,乳品企业的质量标准取决于当地市场的标准。之前,日本明治奶粉曾被质疑中国、日本双重标准。
奶粉销量下滑
虽然雅培公司抛出国际认可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雅培的喜康宝产品是符合中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的检测结果,但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原本在内地畅销的“喜康宝”产品销售量已经受到影响。
“销量至少减了1/3。”京城某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喜康宝销量已经开始出现下滑,还有不少已经购买了奶粉的父母前来咨询是否能退货。虽然雅培通过一家国际认可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刚刚确认“雅培的喜康宝产品是符合中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不过中国家长们都是“宁可信其有”。
“雅培出现质量问题已经不止一次了,最近连续出现了好多问题,我们还是很担心。”北京朝阳区东四环某母婴连锁超市内一位女士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曝出雅培奶粉出现质量问题。3月15日,家住杭州萧山靖江街道的李先生在给女儿喂雅培喜康力奶粉时,发现了半截避孕套。此前,家住四川成都的李女士投诉雅培奶粉现严重鱼腥味。2月11日,更有网友在时空网论坛发表一篇主题为《奶粉铺食》“雅培金装喜康宝奶粉里惊现超级恶心黑色污染物”的帖子。
而当致电雅培客服时,客服称产品不可能有异物,并不承认错误,且回应不退货也不换货,只说出于爱心再送一盒奶粉,并且强调雅培的产品是通过国家检测合格后才上市销售的,所以不存在问题。
每次事件发生后,雅培均声称公司产品并无问题,但屡屡出现的“事端”,却集中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下转第二十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