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方案”堪比1982年“一号文件”——六十四评发展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 锦 任东晓
“温州方案”堪比1982年“一号文件”——六十四评发展实体经济
“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为功。”此句出自《史记·管晏列传》,旨在形容因遭遇灾祸后而得到好运气。如今看来,因爆发民间借贷危机而备受诟病的温州金融,是实实在在地因祸得福了。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涵盖了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等12项主要任务。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温州是中国个体私营经济最早的萌芽地,这里的民间资本规模超过6000亿元并以每年14%的速度增加。民间借贷以隐蔽的形式长期为温州的民营经济提供信贷支持,由于缺少规范,滋生出高利贷等诸多弊端,去年温州发生多起民间借贷债务危机。毫无疑问,这次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的获批将为这些挣扎的民营企业带来生存的契机。 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利于温州经济健康发展,也是全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在当前市场情绪较为低迷、企业投资方向出现迷失和困惑之际,政府做出了一个务实有效的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可以说这是一个民众等待已久的消息,标志着政府在金融改革进程中的一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虽然,这个决定来得迟一点,不少温州企业与温州人已经倒在资金断裂的路上,有的则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这个《方案》毕竟来了,仍然值得为之庆贺。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提出了12项金融改革试验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一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二要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在此次的《方案》中,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使得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得到对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得到改善,合理引导了民间金融从“地下”走向“地上”,从“野蛮成长”走向“理性发展”。另外,个人境外市场直接投资试点的开闸也预示着未来民间资本可以加大对海外资产的投资并购,人民币跨境流通或更加频繁,将有利于推动汇率和利率制度的改革,同时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金融开放和改革的立场与态度,为温州乃至中国的未来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遇。 当然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12条”出来,还是框架,没有细则,之前呼声很高的“利率市场化”等条例未在其中,但我们相信,事情总得一步步来,迈开了这一步,何愁下一步。历史毕竟翻开了新的一页。 从眼前实效看,温州改革有利于快速形成一个无缝隙的金融供给结构:大银行为大企业服务,小额贷款公司为小企业服务,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为中型企业服务。从长远看,中国金融业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仍是供给不足,唯有放开金融业的垄断,才能在抑制银行业暴利的同时,构建更合理的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温州计划在三到五年内,由民间资本主发起设立50家村镇银行,显然这是温州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有利于打破银行垄断,重构竞争有序的金融生态。 应该说,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被“逼”出来的。近年来,温州从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基地转向“问题”之都。去年欧债危机负面影响波及全球,温州是中国内地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温州企业难以生存,“地下钱庄”融资实是“逼上梁山”之举,亦有当年小岗村冒范条文搞包产到户之勇。 细思之,温州金融变革的一幕与30年前的安徽凤阳的农村变革何其相似!而2012年春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可与1982年春天那个著名的一号文件相比拟。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第一次把农业问题列为一号文件。这个文件的意义在于第一次承认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经过安徽凤阳农民在黑暗中探索四年,终于由地下转到地上,按万里同志的说法,这是为包产到户上了“户口”,孩子生下来,一直是黑户口,现在上了户口。 可以这样一比,民间金融改革犹如农村包产到户,30年前发生变革的地点是凤阳,现在发生的地点是温州;那次推动者是万里,这次推动者是温家宝;推动的标志那次是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次是批准《方案》实施的决定。尽管实施力度相殊,然性质相近。 30年河东,30年河西。历史常常出现惊人的相似,今日之温州多么酷似30年前的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