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现这样一些企业家,被奉为“投资家”。但是他们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获得争夺财富而投资,而是为了“孵化”出更多创业者和创业精神。他们肯于告诉后来者“创业有道”。
导师型企业家:“忙”的哲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雪
导师型企业家:“忙”的哲学
徐小平 不专注,一事无成。
袁岳 微笑着在世界各地“投资创业者”。
孙陶然 忙,是生活的价值。
专注的忙,并快乐着
徐小平:不专注,一事无成。
“创业有道”是企业家孙陶然在《创业36条军规》中赋予精髓,同时也传授“创业者如何幸福?”的道理。
从实战家到指导家、到投资家,孙陶然等人经常在创业者新开的公司上露面。
过去10年,新东方的徐小平教授是出国留学人员的第一导师,他的名气也是行业排榜里靠前的。
离开新东方之后,人们发现他不仅仅指导出国留学生,更多的是指导回国人员创业者以及创业迷茫者如何找到方向。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徐小平更多的出现在各类新型企业成立的大会上,为年轻创业者开启“庆功酒”的神态、那成就感溢于言表。
同时,他立志的语录也在微博出现,与马云、王石、俞敏洪等成为一道思想风景线。
2012年3月13日,当薛蛮子对一个过去曾经帮助过的年轻创业者说心里话的时候,徐小平在微博上写道:我的感受只是一句话,不专注,一事无成。
专注对创业者来讲,除了事业和成功的需要,还可以意味着什么?从理论上说,是“天一样大的市场,针一样细的切入点。”实践上说“你不能天天望着那山多么雄伟,那海多么浩瀚。你看看自己脚下的土地有多大多深?”这是60多岁的企业家洋洋得意的一个观点。
一步一个脚印是他们的经验,很简单。但是要经历很多痛苦才得到认可。
共同的海外经历,使多个企业家在50岁以后学会了“放下”、学会了“给予”,学会了“以心去教导,以资金去辅助”。
创业者庞升东讲自己的故事时说:一次见到大师薛蛮子。薛老师问,你具体做什么产品?我骄傲地说,做A、B、C,还有DEF。想不到薛蛮子立刻无语。但是思考半天还是耐心地对我说,我用几十年的经历告诉你一件事:FOCUS!人不专注,万事不成。
醍醐灌顶。
一言九鼎。
庞升东承认为“之惊醒后专心、专注于51.com,方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在互联网界的新创业者李想眼里,徐小平是导师、大叔级别的“投资家”。投资于咨询过程中,一边是强调专注,一边又要理解和支持年轻创业者的创新甚至是疯狂烧钱方式的徐小平也不得不承认“80后,可以刮目相看。”
这很矛盾甚至是痛苦,让投资家们获得了新的思想和喜悦。
他们清晰地看到“时代的列车总是向前奔驰”。
他们真的很忙。忙的也比较幸福快乐。
清醒的忙,找到更高价值
孙陶然喜欢薛蛮子,认同观点是“忙,是生活的价值。企业家尤其要有如此的生活态度”。
2011年薛蛮子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他被查出了癌症。
他深刻地感受是“必须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帮助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投资家,他眼里的钱是什么?大家从事实上看到的,是可以帮年轻人风风火火的拼搏、并可以成长起来的新型有理想的公司;可以帮助个性意识独立、精神具有反抗色彩的“商业潜质领袖”。
一个餐饮集团老板在微博上公开了自己的“性别取向敏感身份”之后表示要大胆地举行“订婚仪式”,并感谢薛蛮子给予的投资。薛蛮子听到消息之后在微博上立刻表态说:你们的婚礼我一定参加。
“这个老头真是好老头,是创业者的天使,是天使在人间。”看到网民们如此评价他,低调大辈子的薛蛮子表示“一定珍惜名誉”。
在美国有一家叫MassChallenge的天使机构,他们向创业者提供办公空间,提供指导顾问,介绍给客户和投资者,甚至向创业者发放100万美元的赠款,且不收取任何股权作为回报。2010年的参与者自结束项目至今,融资总额已达1亿美元,并创造了500个就业机会。
2012年3月,这个消息也在中国投资界流传开来。触动更多投资者思考更大课题。
企业家的人情、人性、激情往往来自于年轻创业者的碰撞。
吴鹰、熊晓鹤、汪潮涌、王亦非等,正是通过美国硅谷的激情、创新、自由畅想启发,才看到了中国很多60年代生人的企业家所具有的“产业报国”梦想,决定回中国发挥优势,给予更多的创业者以指导,创造财富和价值。
徐小平、孙陶然、薛蛮子等人几乎天天在微博上与不认识的粉丝互动,撞击出很多思想火花帮助创业者成长。孙陶然出版《创业36条军规》之后,名声大噪。他写道:每一个创业者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学大师们的成功,一定要把梦想和个性发展成“业”才可以叫管理精髓。创业者的智慧并不是随着年龄增长成为反比的。所以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依然是商人。
他结合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细致地讲述了“创”之后是否可以成“业”。
企业家一辈子难逃“忙运”,但是要忙出意义和价值来,才是未来的使命。
忙,要更具美感
柳传志说,忙了一辈子,但是每一步的惊险都具有美感。
柳传志退休“要做点快乐的事情”。其中包括投资金融业和农业。这样级别的企业家不忙不客观,不现实。
2012年3月,企业家读书会上,生病的柳传志坚持回答优米网老板提问:不能不来啊,答应了的事情必须办。
事实上,柳传志在创业者的眼里就是一个导师。关于他管理思想的书籍很少,但是看重“精华”。
联想需要他的时刻他义无反顾的出发,当再一次从前线退回到自由天地的时候,他表示“要忙出美感来”。
在微博上,柳传志不发言,杨元庆也是偶尔说点思想。在为“企业家俱乐部”做带头人时,柳传志特别注意“传输管理细节”。
投资者不一定是“掏金钱”,还有思想、意志和胸怀。柳传志常常说:“创业难在要对困难充分估计。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在企业文化上他输出的更是一种哲学:“丢不起企业的脸”。
微博上,很多创业者喜欢“忙的具有美感的光头企业家”袁岳。他每天微笑着在世界各地“投资创业者”,还不忘在微博上直播商业思想、商业信息、每天的菜肴和诗歌。
正如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微博上写道:“早餐遇到袁岳,被一圈人围着,貌似在开晨会。10:30化妆接着录影、看样片;貌似他晚上还要赶去大学演讲。当一干人一边懒着闲着一边抱怨缺乏机会,另一拨人争分夺秒的把握每一个路过的机会。没有谁是白白就坐享了成功。
导师型企业家都极其爱读书。他们认为,“一个不读书的社会狂躁、肤浅、愚昧,走向沉沦,拆东墙补西墙,手忙脚乱,人民被利用被抛弃。无知识无理性的社会暗藏巨大的危险,当下正是这样。”
曾经带过研究生的、有着“商人不需要飘扬,商海学无止境”思想信条的首创集团经理刘晓光更是“犀利的指导员”。刘晓光经常在微博上警示着“学生”们:一,不放过任何好的商业机会,见到后,眼睛要雪亮的;二,对商业机会要有很好的悟性;三,必须学会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四,是能够控制生意容易出风险的细节;五是善于把生意当做一个艺术品去创作。
对人性的深度洞悉、对信息中包含商机的超级解读能力、一针见血直逼事物本质的能力、知道“能赢能大,独会小会死”这个原理的导师们践行着“中国商业革命必须有思想来推动”。
就在李开复孵化“创意工厂”的2012年,新浪的曹国伟指导创业者说:在未来,我们可以发现公司跟公司之间的竞争,或者产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创意、创造力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他把科技的成果跟创意、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的品牌和整个增值有一个质的差异化的定位。
在未来,我相信创意跟设计、创造可能是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甚至于国与国之间的核心战略所在。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欧洲很多国家,比如英国,已经把创意产业作为他们国家的一个战略来重视。中国也是,在过去一年里,我们的政府也发布了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中国国家发展的战略来重视。信息跟内容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时代。
创业者常常愿意问大师们:“美国投资银行大量裁员。我们找不到投资,也不甘于不创业。那么,我们属于什么?什么是我们可以专注的领域?这个时代带来了一些什么问题呢?”
2012年3月25日,投资家王冉在微博上的回答是“听说华尔街上很多投行又开始新一轮裁员。我们正相反,找人找得眼睛都疼了。我们的并购、TMT、消费、健康四个大组都在招人,从分析师、高级经理到副总裁、董事。今年夏天我们将搬进在现有基础上面积扩大一倍的新家,这是我们对未来三年的规划。期待更多的朋友和我们一起努力。中国本土应该有一批重客户发展高于自己利益的好投资银行产生。
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载体,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决策者社交与资讯平台的“正和岛”正是在大师型投资家的支持下诞生的。
都说“圈子决定命运”。
而大师型企业家感觉生活的美好则在于送人玫瑰。
“其实,我们忘记了我们其实是创业者”。
李开复的话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