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8版: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8版            一周
 

2012年3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密集“双反”中国企业如何进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时飞

美国密集“双反”中国企业如何进退?

欧美等国对中国产品密集地进行“双反”调查,引发出一个我们目前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产品需不需要进行技术提升?需要以怎样的方式提升竞争力?虽然当务之急是将正在进行的“双反”调查对中国企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但如果看不到问题的实质,仅仅是流于调查背后的贸易摩擦,甚至是因此而进一步在经济民族主义的逻辑上大做文章,则毫无疑问就是鸵鸟政策。

“双反”调查的基本逻辑

在应对中国低端商品的廉价优势冲击的时候,美国下游企业已经感到颇难招架。祭出一些杀招来赢得相应的市场份额,是其惯有集体反应。但如果从“双反”调查的基本定义体系出发,从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制度构造出发,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战略构造出发,从中国30年来的产品出口和内销的本身问题及其应有解决之道出发,不难发现,在美国的“双反”调查背后,有着一套我们必须严肃以对的逻辑。

第一,在中国销美商品中,遭到“双反”调查的主要集中在一些低端技术构成的商品中。本次三天内的五次“双反”调查所涉及商品,无论是不锈钢拉制水槽、钢制车轮还是太阳能电池、镀锌钢丝及荧光增白剂,都难堪高端技术产品的称号。如果算上之前已经被立案调查了的木质卧室家具和铸造焦炭,大体可以看出,遭到调查的商品本身并无技术竞争优势。这些产品更多地集中在产业链条的技术末端,其竞争优势所仰赖的基础是中国当前普遍存在的低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成本极大地降低了低端技术在这些产业中形成的竞争劣势,其对于成熟产业市场中的同类商品的冲击也就因此不言自明。

第二,中国低端技术商品之所以得以大举进入美国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遵循的换取外汇的激励效应。如果说,在中国尚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这些激励机制仍有其正当性的话,那么,在中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之后,适当的手段就不应当是政府激励机制而应当转变为如何培育市场主体、产业组织自身的发育机制,这也就意味着,当销美商品中仍然存在着政府政策推动的影子的时候,“双反”调查的出现也就不可谓一种基于遵循世贸规则的常规手段地运用了。

第三,大举进入美国市场的商品往往是以低廉的价格对美国同类商品市场形成挤出效应。对于热销美国的同类商品在国内的定价以及消费状况的扫描不难发现,这些商品在国内的定价明显偏高而且市场消费总体疲软。在国内影响商品定价的诸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主要来自政府部门以及政府行为的延伸空间。将这些附加在国内定价机制中的影响因素去除殆尽,中美市场上同一类商品的价格机制的扭曲情况也就一目了然,“双反”调查也就因此有了一个比我们意想之外还要深厚得多的基础了。

成功应对的关键机制

尽管“双反”调查对中国相关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但它不可能对中国企业基于低技术和低劳动力成本而形成的竞争优势构成毁灭性打击。纵观中美贸易史我们会发现一条颇为明显的贸易摩擦加剧和贸易总量增加的并行的变化曲线:尽管针对中国低端商品输美的“双反”调查一直都存在着,但中国商品输往美国,不论在总量还是产品所涉产业领域,都存在着大幅度攀升的情况。因此,对“双反”调查,既不宜恐慌,更不宜反应过大,自乱阵脚。

在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正式成员的大背景下,中国对贸易摩擦的理解,就需要建立在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充分遵循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国内市场的政府逻辑构造来加以理解。

因此,我们对于美国的“双反”调查的逻辑反驳,就需要建立在对有关国际贸易规则,尤其是关于倾销和补贴的规则的娴熟运用的基础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短期范畴内,中国应对“双反”调查的反应机制应当从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法律规则出发,结合中国自己的产业布局、国内经济政策、长期形成的外贸规则、美国市场中同类商品的价格构成等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的辩论和回应。在“双反”调查频频祭出的时候,中国尤不可自立于国际贸易规则之外。果真如此,将会留下无穷尽的口实而将自己长期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丧失殆尽。而对于产品本身而言,要从根本上对“双反”说不,中国应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考虑。

首先,是时候反思中国长达30年之久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布局了。在经历了30多年的狂飙突进的商品输出的增长之后,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头号外汇储备国的今天,并且,在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背景下,中国产品的低端技术构造和低廉劳动力成本构成的模式亟须进行合理调整。因此,降低“双反”调查的有效应对机制就是开掘国内市场的消费潜能。

其次,成功、健康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内部支撑。解决横亘在国内消费市场培育机制中的歧视性安排,消除同类商品在国内定价畸高的制度性因素,给国内产业的整体升级换代留足足够的制度缓冲空间,对中国在国际经济整体大转型的背景下赢得第二次竞争优势,意义极为重大。

总体来看,防止“双反”调查频频祭出的关键在于中国内生经济布局的合理性,在于中国内部市场的合理化、有序化、制度化的建构。因此,问题不在于是否对“双反”予以猛烈抨击,而是在进行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反应的同时,积极反思并重构中国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制度建构的高度消除这一频繁降临中国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威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