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全球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全球化
 

2012年3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欧债危机将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契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鲁宁

欧债危机将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契机

现在的欧洲经济体有些像破落的地主。从格局上来说,自二战以后,整个欧洲板块,被捆绑在美国东西方冷战的战车上,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欧洲本身经济发展的重心是机械制造,和北美板块并驾齐驱。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因为占据制造业和金融的先发优势,形成了较高的劳动力和社会高福利,加之欧洲采取民主政策主义,所以整个欧洲的福利水准较高。冷战结束以后,随着以中国为主的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欧洲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已经不能继续支持高福利,于是很多资本开始从西方向东方流动,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迅速崛起。这个时候,欧洲在工业上的优势条件基本不存在了,欧洲必须要找到整个板块新的增长极。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研发机器人,美国开发互联网,但是,日本的机器人因为无法进行推广而在整个竞争中败下阵来,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日本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美国在克林顿执政的8年中,经济增长达到一个峰值,但是到2000年左右,才发现,这一轮互联网革命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有限。

小布什上台之后,美国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极,制造业空心化现象非常严重。这个时候,美国开始了房地产革命。但是,富人有钱买房,穷人便开始“次级贷款”,两房危机出现。反过来再看欧洲,因为没有新的增长极,欧洲只能跟在美国后面做金融衍生品,所以,当美国经济出现问题之后,便连累了欧洲。加上欧洲的东扩导致欧洲内部经济结构出现东西经济落差,而在这10年当中,欧元出现了,那些欧洲的老牌富裕国家又不得不在财政上对欧元区的“小兄弟”妥协,这就拖累了整个欧洲的经济。

由于欧洲的制造业已经出现了空心化,没有资金让其继续发力,就导致了欧洲社会动荡,贫富差距加大,而执政者为了拉选票就瞄准了高福利,没有产出,而开支却越来越大。这就是欧债危机出现的深层次动因。

对于中国而言,应该正确处理欧债危机。如果处理得好,对中国经济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出现不利影响。从目前的格局来看,去年,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纷纷来华,请求中国拯救欧元,从中国政府的应对态度来看,能看出我们决策层的头脑是很清醒的。中国政府表示,不可能直接再去购买欧债,因为买债是市场行为,到最后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对欧洲可以提供援助,但是欧洲必须向中国开放市场,中国可以去欧洲购买专业的设备,收购一些工业零部件先进的制造工厂,并购或者参股等。

另一个层面,中国政府也可以通过对IFM的增资,并通过其购买欧元债务,并且通过对IFM的增资,中国可以提升在IFM的话语权和表决权。

总的来说,目前这种格局对提升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以及控股欧洲先进制造业来说都是有利的。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资本,离开制造业而投向虚拟经济的现象是存在的,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更是严重。但就总体现状而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的报道实际上是言过其实的,有些夸大了。

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利润较低,资本就开始流向房地产、黄金、收藏等领域进行博弈,严格来说,并不是因为中国的税收太高,也不是制造业的利润低到其不能承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劳动生产力太低,产业技术档次不够高,加上最近几年,各种商务成本不断上升,实体经济越来越难做。

要解决这种问题,需要两条路径。第一就是产业梯度转移,这是由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操作的,中国目前已经开始了资本由东向西的大规模转移;其次,由于工业成本上升及各种因素的倒逼,东部某些地区相当数量的企业已经开始产业升级。

现在,在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下,中央开始大力调控房地产,并淘汰落后产能。这曾经让地方政府很痛苦,因为财政要受影响,但是中国政府不得不这样做,如果房地产等产业收益很高,地方政府就不能下决心进行整治,只有让房地产回归居住需求,而不是用来投资,经济就能够整体上整顿了,中国必须经过咬紧牙关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我预计,到“十二五”末期,中国的实体经济不但不会出现空心化,而且在新的层级上还会有爆发性的增长。

从发展的视角上来说,全球的势场在东方,在亚洲,而亚洲的中心辐射区块在中国,今天的中国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有明显的不同,当年日本因为城市化建设已经结束,没有刚需,而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还会有几十年的时间,加上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决心,经历了这个痛苦的过程,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必然会有爆发性的大发展。

(作者系东方早报首席评论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