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4版            管理
 

2012年3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企业“务农”:是转型还是救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岷

企业“务农”:是转型还是救赎?

近年,各行各业转投农业的消息可以说不绝于耳。

万达集团在北京圈地6000亩建有机农业基地;民生银行有一个3000亩的生态园;联想集团先后投资饲料、水产、畜禽等领域;网易开始养猪;武钢最近也有了“养猪、种菜”的意愿,围绕这一意愿各路消息沸沸扬扬……

那么,各路英豪扎堆“务农”到底为的哪般?食品消费的天空究竟有多么宽广,能否承载下所有企业的希望?众人粉墨登场之后会否再一次黯然离场?众多问题开始引发人们思索。

农乐几何

实际上,早在一两年前,西南城市重庆就大约有2800多位公司老板扩大经营范围进入与农业有关的产业,其中,房地产开发商大约有300位。近几年,随着温州人对农业投入的数量日益增多,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科研农业、环保农业等都有了温州资本的身影。据温州市农业局2009年公布的《温州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当时,该市已有500多名温商,把60亿元资金投入农业领域,范围涵盖了种养、加工及流通等各个领域。

窥斑见豹,企业投资“餐桌”早已不是“新”闻。只是近期,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政策的加大,投资农业似乎成了中国企业转型期的集体救赎方式,“旧”闻便有了新的内容,且不得不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柳传志曾言,其涉足农业是为了可以吃上安全食品。这种从食品安全中寻找商机做法,成了许多企业主动性转型的契机。有机农业因此而风生水起,并得到大家的认同。有人戏言:企业与其敲敲打打、开山挖矿,不如去搞有机农业,既满足市场还绿化大地。

专家表示,我国传统农业分散经营利润低,资本雄厚的工业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最大的优势,除了有实力发展规模化生产外,还能将工业化的理念带入农业经营,搞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视农业品牌的培育和开发,重视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提高效益。现在这些投资农业的企业关注的不是传统农业,而是以高效、规模和品牌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它们在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领域大有可为。

农业部官员对此也多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中国农业发展已步入新时期,农产品的全面标准化、品牌化,农业生产的设施化、工业化,都为农业与一些热点产业的合作与融合提供有利条件。“十二五”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农业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乐观表示,时下,在农业领域通过规模性投资和差异化经营实现高利润,成了众多企业的追求。从农业本身来看,中国农业企业普遍小、散、弱,亟须产业升级,农业对资金和管理的需求,为社会资本带来大量机会。另外,中国农业产业未来的增长潜力已被普遍认可,涉农企业寻求资本投资的意识也日益增强,双方都在积极寻求合作。对于一些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营销渠道、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企业而言,华丽转身,似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天有多广

“民以食为天”。毋庸置疑,农业是一个永不衰退的行业。但是否家家都可以做成“百年老店”,却不尽然。农业专家建言,农业较工业而言,产业投资回报期相对较长,与自然条件依存度更高,因此务必要多些专注与耐心。与此同时,市场专家提醒,在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相对低迷的情况下,许多企业转型务农是形势所迫,未来同质化竞争是否会“粮贱伤企”,务农企业大规模圈地是否会引发“于民争地”的矛盾,都有待观察。

专家表示,从企业转型务农的发展状况来看,有一哄而上的趋势。如果说早期的企业是主动性务农的话,现在的许多企业则显得被动、仓促。以养猪为例,随着猪肉价格一路走高,国内消费市场貌似“广阔无边”,越来越多的大块头“外行”企业,大举进军养猪业。但市场是有其运行规律的,争当猪倌的企业,是否想到猪肉价格也有滑落的一天。

对于企业被动型务农的提法,专家这般解读:由于一哄而上的思维惯性,中国的许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在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恶化的现实背景下,产能过剩的企业雪上加霜,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课题。武钢等钢企把养猪种菜定义为今后“新的利润增长点”,既让人颇感意外,又让人无可奈何。这对于处于困境的武钢来说,恐怕是最为无奈的抉择。“武钢养猪”反衬出中国企业正处于转型期的十字路口,他们所面临的困惑与纠结,已成为一个共性问题。

餐桌消费的天空到底有多宽,能否承载的起中国企业的集体救赎,目前不得而知。人们所看到的是,当众多企业都奋不顾身地投身房地产时,房地产“泡沫了”,并留下了政府“与民争地”的口实。一些专家担心,目前,企业大举进军农业,会不会也有跑马圈地的嫌疑。未来,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如何分配,不仅考验着企业家的智慧和应变能力,也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