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消费电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消费电子
 

2012年3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换帅“不换药”代工降价难挽夏普巨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

换帅“不换药”代工降价难挽夏普巨亏

本报记者林瑞泉/摄

创下成立100周年最大一次亏损额的日本夏普,换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加大电视代工比重、降价抢夺大小屏液晶红海市场,最终能否挽救处在“危难”中的夏普?《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原夏普常务执行董事兼海外事业本部长奥田隆司接替现任社长(总裁)片山干雄出任新社长一职,后者将升任夏普会长(董事长)。原会长町田胜彦退休并担任“相谈役”(高级顾问)。这一任命将于4月1日起生效。

目前,夏普中国的高管们是否会受到此次社长换人事件影响而出现变动,尚不得而知。不过,知情人士透露,“按照日企的惯例,海外市场负责人的调整需要等到总部调整到位才会进行。特别是对于中国这一战略市场,夏普总部应该会有所调整。”

家电资深人士端木清言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夏普换帅主要是经营业绩不佳、巨额亏损造成。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担忧日本国内需求不振,有意提拔有海外经验的奥田隆司,表明夏普未来对于海外市场很寄重。”此前,夏普发布公告预测公司截至2012年3月底的2011财年亏损额将高达2900亿日元(约合34.8亿美元)。

夏普换帅被指换汤不换药

今年以来,导致夏普创下公司创业100周年以来最大一次亏损的“元凶”,正是全球液晶显示产业的持续低迷,并在短期内没有回暖迹象。夏普作为全球液晶显示领域的巨头之一,最终陷入“成也液晶、败也液晶”的产业轮回中。

目前,夏普所倚重的全球液晶产业正陷入“水深火热”的产业低迷之中,面临着需求持续下滑、价格一路下跌。最终将三星电子、LG电子等一大批企业拖入“液晶显示业务亏损泥潭”之中。

接替片山干雄出任夏普社长一职的奥田隆司,在夏普的从业经验显示:其正是依靠AV事业不断发展,一步步成长为夏普执行董事。在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秘书长助理洪仕斌看来,“奥田隆司的接任表明夏普董事会对于公司未来扭亏为盈的希望还放在液晶显示领域,市场重点可能会由欧美、日本等转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夏普此举是想安抚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不过,在洪仕斌看来,夏普此举根本达不到安抚投资者的目的。“夏普的经营战略方向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原社长升任会长、现任社长也是液晶出身,这表明夏普还会在液晶显示产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夏普这一“换汤不换药”的换帅举动,显然并未解决投资者对于其究竟依靠什么手段实现在全球液晶产业持续低迷背景下“实现扭亏、甚至盈利”的质疑。一般来说,企业是不换思想就换人,现在来看,“夏普却是思想没换却换人”。这意味着,夏普在新的社长领导下,或将会出现“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迷茫。

目前,夏普中国尚未公开回应日本总部的人事变动一事。有知情人士分析,“夏普中国现在也面临着随之而来的换帅等人事调整,甚至不排除会裁员。”

战略呆板或身陷泥潭挣扎

自去年底,夏普方面为迎接创业100周年,就提出建设“Eco-Positive企业”新蓝图。《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围绕这一目标夏普首次明确指出打造两大事业部:一是“通过以节能创能商品为核心的环境健康事业,二是液晶显示事业。

在中国市场上,夏普业务重心仍放在以液晶电视为主的显示领域。虽然此前曾宣布重返中国手机市场,但在智能化浪潮冲击下,夏普手机单靠“液晶显示屏”这一外观优势,并未如期推动夏普在全球手机市场的称雄,一直处在市场边缘。

同时,在中国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电市场上,从去年开始位于上海浦东的夏普生产工厂便一直停产,这也宣告夏普基本退出中国白电主流市场的竞争。对于当前被夏普视为两大战略事业之一的环境健康产业,自去年宣布在中国推出空气净化器后,夏普尚未有新的动作。当前,中国的健康环境电器产业尚未步入产业化发展期,短期内难以弥补液晶显示产业巨额亏损给夏普发展带来的冲击。

当前,市场公开信息显示,夏普的调整举措仍局限于液晶电视产业上的自我拯救:将液晶电视整机的代工比重增加至七成左右;加大对商用大屏市场和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屏市场的液晶显示拓展力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加大液晶电视的代工比重,无疑会增加夏普电视在市场和用户群中的质量不稳定担忧。特别是对于一直坚持‘日本原装’策略的夏普液晶电视商业信誉产生致命打击。同时,在全球液晶显示产业走低的背景下,商用大屏和手机小屏无疑将是一场巨大的红海市场,会让夏普在与三星、LG等强势对手的竞争中身陷在泥潭中挣扎。

液晶电视代工、甚至市场降价,都不是夏普完成自我拯救的良药。只有尽快跳出液晶显示产业,才能突破自我发展的“天花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