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专题
 

2012年3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滦集团多路新军主导产业转型

“历久弥新,永续经营”———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董泽民李晓辉吕雅丽

“历久弥新,永续经营”———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三开滦集团多路新军主导产业转型

京唐港煤化工园区全景

●2011年,在煤炭主业做精做强的同时,开滦现代物流、煤化工、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起步,形成了产业发展新格局。

●全年营业收入完成1455亿元,同比增加523亿元,增长61%。非煤产业收入比重达到78%,再创历史新高。

●据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介绍,近年来,由于资源衰竭、包袱沉重,开滦集团把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作为应对挑战、克服困难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抢占我国深入推进煤炭产业整合机遇,加快煤矿资源整合,做大做强煤炭主业;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煤化工等产业,为企业转型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现代物流:老开滦的新支柱

在百年开滦,现代物流产业是进入新世纪后迅速崛起的一大新兴支柱产业。

2011年岁末,开滦集团物流产业连获两项殊荣。

2011年12月18日,开滦集团国际物流公司荣获“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就在第二天,又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七批物流企业信用评价最高级别的AAA级信用等级。

荣誉接踵而至,肯定了开滦集团现代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

近年来,开滦集团物流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为推进企业转型作出了贡献。2011年,开滦集团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物流产业的发展业绩依然抢眼:2011年开滦集团物流收入完成889亿元,同比增长80.67%,占开滦集团总收入的61%。

发展物流产业,开滦集团的自身优势可谓得天独厚:雄厚的存量资产、畅通的供销渠道、稳定的客户关系、先天的区位优势、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张文学曾指出,发挥比较优势是物流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

2011年,依托比较优势,开滦集团积极推进了曹妃甸、唐山港、古冶、兴隆、张家口、内蒙古六大物流园区建设。

开滦集团紧抓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的产业分工与合作,重点推进“两港”物流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临港工业园区外向度高、运输便利、建设成本低、与工业集群配套等综合优势,借助供应链管理新模式,把长期、静态、简单的战略煤炭储备转换成连续、短期、动态、复杂的煤炭战略储备,力争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煤炭交易平台和价格形成中心,发挥开滦在我国煤炭物流产业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2011年,投资近21亿元、流通量达3000万吨的唐山港国际炼焦煤配送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9.37亿元的曹妃甸国家级数字化储配煤基地项目已完成土地整理等工作,并取得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项目环评批复,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的论证、优化和批复正在稳步推进。

借助区位优势,开滦集团不断加大环渤海大宗生产资料商品交易市场、空港物流、船务公司等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与首钢集团、迁安九江公司合作开展的焦炭、喷吹煤、铁矿石等业务也取得新突破。项目建设多点开花,物流贸易渠道不断拓宽,物流产业进一步积聚了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1年,开滦集团物流公司频频打出战略组合拳。充分发挥新体制优势,协调联动发展,不断扩大煤炭专业物流、第三方物流、运输服务和国际物流贸易,按照生产服务性和综合服务型的定位,做实仓储配送、汽车物流、废钢铁及钢铁物流、海上运输、空港物流,着力打造以煤炭物流、钢铁物流为基础的多元化综合物流产业体系。

围绕保物流规模、保效益提升、保项目进度、保领军企业,抗运营风险,开滦现代物流产业进一步完善发展定位,明确发展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煤炭供应链管理、煤炭战略储配、煤炭市场交易“三位一体”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煤炭专业物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一专多元产业发展新格局。

通过调整结构,物流产业的实体物流规模同比提高39.3%,非煤物流收入同比提高35.4%。

煤炭专业物流依托供应链管理、储配体系、市场化交易“三位一体”发展新模式,不断集结国内、国际资源,通过洗选、加工、数字化配煤,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资源掌控度、市场话语权和盈利水平。

物资仓储加工和逆向物流形成了战略采购、招标采购、代储代销、煤钢互保、现货交易与电子交易相结合、风险对冲等运作模式。取消各单位物资仓储小库,建立区域性物资超市,发展第三方物流,在服务企业内部的基础上,形成了运输仓储与公共信息平台相结合的公路港模式。回收废金属并进行精加工处理,打造专业化废金属逆向物流。

运输服务物流发挥公路、铁路、海运多式联运的优势,优化配送方案,为物流园区和区域网络提供服务;国际物流依托香港公司和进出口分公司优秀的管理团队,搭建国际物流贸易新平台。

汽车物流异军突起,通过积极开发新项目、引进新品牌,延伸产业链条,2011年营业收入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41%。

对开滦集团物流产业来说,2011年无疑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一年,开滦国际物流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物流百强企业排名第5位、全国先进物流企业、中国能源物流最佳示范基地、中国供应链管理杰出服务商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2011年8月26日至27日召开的首届中国能源物流产业大会上,张文学入选“2011中国能源物流十大影响力人物”。会议上,开滦集团副总经理吴爱民受邀作了题为《发挥百年开滦比较优势,打造中国现代物流领军企业》的演讲,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按照开滦集团“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到“十二五”末,物流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0亿元。“十二五”期间,开滦集团将建设曹妃甸、唐山港、古冶、兴隆、张家口、内蒙古六大煤炭物流园区,形成煤炭加工物流、物资仓储配送物流、运输服务物流、空港物流、汽车物流、国际物流六大业务板块,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打造中国现代物流领军企业。

煤化工:打造行业旗舰

百年开滦谋求转型,煤化工产业很早就进入了战略布局者的视野。跟现代物流一样,煤化工现已成为开滦当仁不让的主导产业。

2011年,开滦集团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煤化工产业再展全煤行业旗舰风采:全年收入完成163亿元,同比增长44%,占开滦集团总收入的11.2%。

张文学曾这样总结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成绩:“最近几年,开滦集团紧紧抓住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机遇,坚持大型化、基地化、园区化,上下游产业联合、拉长煤基产业链条、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走出了一条煤化工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子。”

2011年,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2011年4月,开滦煤化工研发中心“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及综合回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入选河北省科技厅2011年度科技支撑计划,获得河北省科技厅20万元研究补助资金。

2011年5月21日至22日,在2011中国化工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评价暨中国化工企业发展高端论坛上,开滦股份被评定为2011中国化工领先企业100强第16位。

2011年9月23日至24日,在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开滦股份榜上有名,位列2011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第25位。

2011年10月,开滦集团中润煤化工园区项目同时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11月16日至18日,开滦股份唐山港煤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十二五”循环经济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专家审查。

2011年12月3日,“甲醇清洁燃料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通过鉴定。评审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荣誉固然可喜,而开滦的作为更加值得称道。

2011年3月31日,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锦上添花:由开滦集团和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合资组建的中滦煤化工有限公司成立,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开滦集团煤钢联合迈出坚实步伐。

煤化工产业项目建设在开滦集团占据了很大篇幅:年产20万吨粗苯加氢精制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投产;承德煤化工园区焦炭二期工程已达产;中浩公司年产6万吨聚甲醛项目土建工程开工;甲醇燃料项目一期工程年产10万吨甲醇汽油调配站进入设计阶段;曹妃甸化工园区甲醇深加工多联产、“碳一化工”产业链及化工新材料项目已启动前期工作;尼龙66盐和碳纤维等新项目正抓紧筹备……

项目建设增强了企业转型发展后劲。目前,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已形成年产焦炭720万吨、焦油加工30万吨、甲醇20万吨、粗苯加氢精制20万吨的生产规模;在独立煤化工企业中,焦炭规模实现河北省最大,产业链达到最长;煤化工园区内水、煤气、蒸汽、氮气等介质全部综合平衡利用,实现了“三废”零排放,园区循环经济综合利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进焦油深加工、聚甲醛、己二酸和甲醇燃料等项目建设,煤化工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2012年,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将继续坚持以煤为基、以焦为辅、以化为主,瞄准新能源和新材料,按照做大做精做优的思路,打造“行业示范、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新型现代能源化工旗舰企业。

文化产业:精品产业厚积薄发

在拥有124年历史的开滦,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说是历史的选择。

2011年,开滦集团文化产业长足发展,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文化建设呈现出良性发展格局。

张文学表示,加快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让文化积极引领企业转型发展,让文化产业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点。

2011年11月12日至14日,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召开。开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文学入选企业文化30年实践十大典范人物,开滦集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志富及其他3名高级管理人员获评全国企业文化建设2011年度先进工作者。开滦集团及下属5家企业获评全国企业文化建设2011年度优秀单位。

2011年11月15日,开滦集团党委常委、工会主席王中昌又代表开滦集团站在了领奖台上。在全国工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视频会议上,作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20个标兵单位之一,开滦集团受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表彰。

更可喜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造就了一支“政治强、作风硬、观念新、技术精、纪律严”的职工队伍。

2011年4月26日,北京京煤集团,在首场“全国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上,开滦集团赵各庄矿业公司采煤二区的支护班班长王进东走上了讲台。随后,他开始了全国巡回报告的历程。

作为奋战在井下生产一线的“老板子”,王进东带领支护班不仅月月超额完成任务,保证工程质量全优,而且创造了安全生产4000天的好成绩。

铸强文化之“魂”,汇聚了所有的力量。开滦这艘百年巨轮,在转型发展的时代潮流中破浪前行。

2011年10月15日,6位研究中国铁路史和开滦历史的学者历时5个半小时徒步走完唐胥铁路。他们以此方式,来纪念中国自建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130周年。

此行,专家们发现了1881年修建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时所用的地界石桩。如今,这个见证中国铁路发展史的重要文物连同1881年建成的铁路桥涵上的两块老枕木一同静静地躺在了开滦博物馆。

外面人“走进来”,自家人“走出去”,这一“进”一“出”,共同印证了开滦文化产业资源的根基之深、影响之广、潜力之大。

作为开滦集团产业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凸显了开滦文化的精神价值,提升了开滦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11年,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河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唐山八景”之一。目前,已累计接待社会游客和前来参观考察的各级领导近11万人次。

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为龙头,开滦集团围绕构建矿业文化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产业文化园区,加快开滦文化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为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2011年,开滦集团文化产业全线开花:井下探秘游已初步建成;《乡音》等影视剧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再现老唐山风貌的“老唐山风情小镇”已经开工建设。

节能环保:煤海产“绿金”

对于一家资源性企业而言,节能环保是一项使命。

开展节能环保,如果仅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很多时候都是在做“亏本买卖”。但开滦人并不这么想,而是将其当做产业来做。

开滦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近年来自主研发中水回收利用系统。为了克服原有系统循环水用量较大的问题,公司研发中水回收利用项目,使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达到工业原水水质标准,可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再次利用。而污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系统两项目,使园区内污水利用实现闭路循环,每年可减少外购新鲜水约252万吨。“虽然减少了新鲜水的利用,但设备花了几千万,后期也需要人员维护,目前来看成本大于收益,可以说是赔钱在做。”中润党委书记刘培国说。污水深度处理项目是把已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水再进一步处理,中润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更多的是我们对社会效益的考虑。”刘培国这样回答。

不过,开滦在节能减排领域同样尝到了甜头。

开滦中润公司采取的干熄焦项目已申报CDM项目并取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减排出来的二氧化碳外售,每年获利2500万元。同时此焦化项目配套建设,通过回收红焦显热产生蒸汽和发电,可满足园区70%的用电和40%的用汽,同时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焦炭质量。

作为国内首家采用干熄焦技术的独立煤化工厂,已有许多企业到中润来学习经验。“这也是我们的一个财富。”中润公司党委副书记赵卫民说。“把节能减排作为产业来发展,就不能只看投入,更要谋划产出,谋求效益。”在张文学眼中,节能减排产业化发展,带给开滦的效益既有销售产品所获得的增量效益,也有节省投入所带来的减量效益;既有节省资源、减少污染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更有关系企业自身发展的长远效益。“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开滦集团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有力抓手,实施节能减排产业化战略管理,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档次和品位,获得了国家、省、市节能减排多项荣誉称号。

实践证明,开滦集团构建节能减排产业化格局,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开滦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上不断探索,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利用工程国际领先,矿井水能量深度利用工程实现绿色供暖、制冷等,为企业转型升级找到重要突破口。

2011年,围绕绿色循环发展目标,开滦集团进一步拓展矿井水、煤矸石、瓦斯、煤化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采煤塌陷地治理5条产业链,效益显著。

目前,开滦集团已拥有11座矿井水处理厂、9座污水处理厂和3个矿井水能量利用项目,其中,东欢坨矿业公司水源热泵项目全国同行业最大,节能效益最显著;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发电量全年预计达到23.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煤矸石、矿井水和地面瓦斯抽采利用率分别达到100%、73%和100%。煤化工园区内水、煤气、蒸汽、氮气等介质100%综合平衡利用,实现了“三废”零排放。

2011年,开滦集团节能环保产业综合创收25亿元,同比增加4.7亿元,增长23.2%。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