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一周
 

2012年3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供品”暴露中国企业产品质量的内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任腾飞

“特供品”暴露中国企业产品质量的内虚

“3·15”的重拳今年打到了重量级企业麦当劳和家乐福身上,产品质量安全又一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相对于LV、香奈儿等世界著名品牌的高品质,中国特有的“奢侈品”更独具一层神秘感,这便是坊间传闻已久而普通民众却接触不到的“特供品”。“特供品”这种计划经济的产物,由于其稀缺性,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如今的各种特殊部门和特殊场合。计划经济时期的稀缺更多是由于量的匮乏,现在的稀缺更多地体现在质上,即让人放心、高品质的产品供给不足,属于结构性短缺。当今中国并不缺少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欲望和能力,也不缺少与消费能力相当的产品生产能力,缺少的是优质生活必需品的供给能力。目前,这些“特供品”逐渐成为少数人的生活必需品,而安全、优质的产品却成为大众苦苦追求的“奢侈品”。“特供品”的存在,一次又一次刺激着中国老百姓敏感的神经。比如前不久,一则“体育总局禁国家队在外吃肉,特供食材保健康”的消息,就引起广泛关注:运动员能够吃特供食品,普通百姓就只能每天吃含有地沟油、瘦肉精的食物?当然,我们国家人口数量庞大,要想每个人都享受高品质的产品是不现实的。但是,中国人多、中国的人均资源有限,并不能成为连最基本的产品安全都成为奢求的借口。今年的“3·15”轻轻地走了,挥一挥衣袖,将一批黑心企业暴露在阳光之下。“打假”年年有,然而,打在这些黑心企业主身上,却很难触及到他们的灵魂。面对着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产品质量问题,社会对“特供品”的需求有增无减,比如各地频频爆出的各式各样的“特供基地”,也不乏地方政府牵涉其中。本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从事高端产品的生产无可厚非,但是,他们服务的对象更多的是为某些权力部门和单位就有待商榷。试想一下,当政府工作人员通过“特供品”满足自己的需求后,他还会尽心尽力地去改善目前逐渐恶化的产品市场吗?在产品质量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下,能够享用相对安全的“特供品”,成为某些机构的工作人员用来炫耀的资本,这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刚毕业的家境贫寒的大学生。由于去了比较好的单位,能够享受特供品,他们的优越感油然而生,转身就把曾经的遭遇忘得一干二净。“特供品”的存在,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没有任何激励作用,反而会动摇相关部门对抗劣质产品的决心。这已经不仅仅是民生问题,它也正在影响着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对于老百姓来说,“特供品”存在的前提应当是先保障生活必需品的质量安全;对于进军海外的中国企业来说,“特供品”的存在则暴露出我国产品质量的内虚。产品质量安全是我们与别国交往的最基本素质,这个我们必须有。我们一直在讨论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中国企业的海外之路为何崎岖不平,首先正是我们自己设下了一道道门槛。由于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使得有竞争力、拥有良好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也被有色眼镜所审视。可以想象,一个令人心存芥蒂的企业,没人愿意敞开大门欢迎他进来,因为跟他交往的成本太高,甚至影响自身的形象。当我们的产品质量真正摆脱内虚状态时,也是我们的企业面对不公正、不公平待遇时,能够大声地说“不”的时候。什么时候中国的产品质量问题解决了,不用中国企业费尽心思走出去,自有人满怀热情与期待来邀请,因为不但能学习我们优秀的生产管理经验,也是品位和品质的保证。今年已经是第3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了。随着近年来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以及媒体对于行业内幕、产品质量等问题的曝光,有些企业因为“3·15”的到来而惶恐不安。很多企业在“3·15”前夕活动频繁,旨在讨好消费者。在这些企业在上演“众生相”的同时,又一次暴露出产品质量的短板。“3·15”就像一个节日,消费者忙着维权,媒体忙着打假,企业忙着公关,各方都忙得不亦乐乎。然而,等节日过去,媒体的热情冷却,黑心企业主们也松了一口气,只剩下普通民众仍然在为“讨一只鸡,亏一头牛”的高维权成本买单。靠晚会式、节日式的维权形式在短期内确实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很难使企业对产品质量形成自律。“3·15”应该融入到消费者日常维权的血液里,将产品质量安全的曝光常态化、日常化。而不能仅仅成为一个节日,事后便成为人们的记忆。“特供品”、“3·15”前后的企业应急公关等都将问题的矛头指向产品质量的内虚。要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从源头上避免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还需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政府、企业与消费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具有做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制度基础、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只有将政府引导、社会监督以及消费者维权三者的力量结合起来,使得消费维权常态化、日常化,中国的产品质量安全才能得以实现,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才能从根本上转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