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9版:解困消费之打通梗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9版            解困消费之打通梗阻
 

2012年3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垄断型上游卡住企业命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垄断型上游卡住企业命门

中国钢铁企业就如同地主家的长工,而“地主”就是国外三大铁矿石巨头。

“我们挣的钱,大部分都交给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这三大矿业巨头了。这就是上游的控制力,我们完全没有话语权。”某大型钢企采购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2.4%,全行业累计亏损额为32.78亿元,亏损企业数达8家,比前年同期的5家有所增加。

即便如此,中国钢企仍然给上游企业贡献了大把的美元。

2011年中国进口铁矿石累计6.86亿吨,进口铁矿石的平均到岸价为163.84美元/吨,同比增长了28.13%,中国钢铁行业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了外汇约250亿美元,是全年钢铁行业销售利润总和的1.9倍左右。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指出,具体来看,2012年铁矿石市场的供应格局也难以发生根本变化,价格仍会处于高位,而煤电油运等其他原燃材料价格也将继续呈上涨态势。在成本方面,由于钢铁企业占用资金数量大,银行借款多,2012年资金紧张状况难以缓解,资金成本仍会继续上升。另外,职工工资也将进一步上涨,人工成本增加。

垄断之祸

全国人大代表、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毫不掩饰钢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去年1月至8月武钢平均利润只有2%至3%,四季度利润只有0.4%,远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6%的利润。今年1月份,钢材每吨利润只有45元,2月份只有10元。

邓崎琳把铁矿石这个原因放在了首位。

国外三大铁矿石巨头垄断了全球70%的铁矿石贸易额,牢牢掌控着市场定价权。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纪晓云表示:“三大矿山的矿石冶金性能好,品位较高约63.5%,并且二氧化硫含量也较低。在质量方面,三大矿山高品质矿石的价格自然高于其他国家矿的价格,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毫无疑问,高品位铁矿石的丰产成为三大矿山垄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依靠不对等的优势,三大矿山让中国企业失去了话语权。

面对垄断性的上游原料市场,下游的钢铁生产厂家虽愤愤不平,却总是没有推出像样儿的“挑战者”。擂台下面,那些数量庞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中,“中国队”人数最多,总产量也最大,可话语权最小,挣到的利润也最微薄。

日前,全球最大铁矿石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布了2011年财报,称公司全年经营收入和经营利润率分别为301亿美元和48.5%,实现净利润228.9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力拓公布的年报也显示,公司2011年经营现金流创纪录的增至274亿美元,比2010年提高了16%。必和必拓则称,2011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34.8%至230亿美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至750.53亿美元,铁矿石产量同比增16.7%至1.49亿吨。

“中国是他们利润大幅增长的贡献者。”上述某大型钢企采购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仅仅在钢铁领域,在平板产业中,因为上游对面板原材料的垄断,让中国企业“大而不强”。

有专家表示,目前制约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上游原材料的国产化和本土化。上游原材料稳居平板显示行业利润的高端。平板显示产业主要原材料长期被美、日、韩等国垄断,没有原材料的国产化和本土化,我们的平板显示产业很难形成在国际舞台的核心竞争力,也得不到平板显示制造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联手之利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控制成本方面,依靠传统的堆积原材料、使成本降低的做法已经行不通。

在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降低成本赢得利润空间是企业面临的难题,董明珠表示:“格力降成本是降管理成本,决不降原材料成本,因为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我们绝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

事实上,在原材料供应方面,格力一直在寻求着突破。

早在2004年,格力电器与宝钢就正式战略结盟,确立双方在家电用钢方面的合作关系。格力电器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使用宝钢钢材,并先期介入宝钢在家电用钢方面的开发创新,宝钢则在材料开发方面优先考虑格力的需要,并提供供货优惠和保障。

此后,2007年年底,攀钢和长虹成立了“攀钢长虹家电钢板联合实验室”,其研究方向是家电钢板成形性能的测试与研究、家电部件成形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分析、家电钢板腐蚀性能研究等。

当时攀钢高层曾表示,这既有利于提高长虹家电产品的性价比,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又可以帮助攀钢进行产品升级、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

有专家测算,若钢材价格上涨10%,将带动空调、冰箱、洗衣机产品的成本分别上涨3.87%、3.05%和0.80%左右。

在原材料成本维持在高位的情况下,与钢企联手研究家电用钢成为家电企业的共识。

在另外一个消费大户汽车行业上,联手,也是汽车企业不得不做的选择。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先进介绍,汽车用材约70%来自钢铁,汽车业作为钢铁企业的重要客户,双方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受重视,“谁赢得安全的产业链,谁就能赢得市场”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两个行业内已有很多企业在钢材的品种研发、配送加工、价格商定等方面合作。

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等均表示下一步将布局物流或转型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指出,目前钢厂都在提高钢材的直销比例,已经从过去的40%提高到了去年的70%。

“我们此前和一家汽车企业建了一条深加工生产线,投资达1000多万元,这还是初期的投入,但是不投入,就意味着你在下游少了一个市场。”华东一家钢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董明珠告诉记者:“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节约资源的能力,只有生产出更节能的产品,才不会被成本牵着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