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新增长极之突破的新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新增长极之突破的新市场
 

2012年3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模式引爆新增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李岷

新模式引爆新增长

许意强/摄

刺激消费,一方面要靠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另一方面还需要依靠企业的经营思路创新,通过“刺激新增消费、拉动消费升级”等手段多管齐下。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通过‘优二进三’加快转型升级步代,优化第二产业、进军第三产业:传统制造业要增加附加值,走品牌发展之路,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入商贸流通业,开百货店、超市。

不能只守着制造一块地

早在多年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考察宁波地区的众多民营企业时曾指出,“宁波民营企业不能只是守着生产制造这‘四分之一’地,不应仅满足于为零售巨头做一个排队的供应商,还要在商业这‘四分之三’地想办法。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包括商业流通环节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当时,李立新通过对“全球500强企业榜单”研究后发现,500强企业中最多的主要是三类企业:软件网络信息技术、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以及商业零售。其中,从事零售业的沃尔玛、家乐福多年来稳居前列,苹果、谷歌、微软等互联网企业则异军突起。“搞软件、网络信息,我们是典型‘门外汉’,跨度大。做能源产业,国情不允许,自身没有优势。进入商业零售等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不污染环境,门槛低,值得一试。”李立新告诉记者,在2006年从生产制造起家的利时集团,收购宁波十大商业零售企业之一的新江厦股份公司,随后将其拆分成3类子公司:百货店、连锁超市和大型购物中心,开始大张旗鼓地进军多业态的商业流通领域。

进军商业零售产业后,李立新突然发现,零售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而且还能够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随着居民消费收入的增加,特别是农村消费力的快速爆发,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级农村发展,潜力无限。目前,我国最大的饮料集团娃哈哈,在农村占据60%的市场份额,并构建持续而强劲的盈利体系。

农村市场大有可为

到农村去,成为利时从制造业进军商业零售后,实施的一次企业再革命。《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与传统的商业零售企业多集中在城市市场不同,李立新为新浙厦提出“要让农民在家门口也能逛超市、选购放心称心的商品”的新定位。最终,在国家大力推动城镇化建设、农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等一系列产业与政策利好推动下,为企业提升赢得在农村市场的发展先机。

除以乡镇市场为目标的连锁超市“新江厦”,利时集团还在浙江的海盐、衢州、桐庐、象山、镇海、长兴、鄞州等三四线城市,建立起多个以“新江厦百货”、“利时百货”为名的大型高档百货商城。

去年开始,利时将目标转向开发第三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利时广场。利时广场集百货、超市、影院、酒店、娱乐、餐饮、购物等为一体,为消费者提供购物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截至2011年年底,利时已拥有大型百货商场12家、连锁超市55家,覆盖宁波及浙江省内,而商业连锁的发展也为集团带来丰富的现金流。

李立新透露,“未来5年,利时计划在全国打造大型城市综合体及百货门店25家,连锁超市达到120家,销售超过130亿,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

对于农村市场的“提前布局、积极开拓”正是推动利时集团在进入商业零售领域短短几年便获得快速扩张的重要动力。

工业大佬的“农民”梦想

近日,一则“武钢砸390亿重金养猪,称两斤钢不抵四两肉”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虽然武钢新闻发言人很快出来澄清,投资金额未定,新闻属不实报道。但在全国两会前夕,武钢养殖生猪的事实还是得到直接印证。全国人大代表、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在召开媒体见面会时表示:钢铁业已进入寒冬,预计持续5年以上。下一步,武钢将加大相关产业的投资力度,并将涉足第三产业,开始养猪、养鸡、种菜。

无独有偶,时下摩拳擦掌要当“猪倌”的企业不在少数,联想、广钢、酒钢等大企业都赫然在列。毫不夸张地讲,面对食品消费这块大蛋糕,中国企业表现出来的“异动”似乎愈演愈烈。

武钢“觊觎”食品消费已有时日。武钢后勤集团的“武钢盒饭”不仅满足了10万职工的需求,还进入武广高铁;其属下国贸公司常年销售葡萄酒、橄榄油等进口食品。据悉,武钢接下来将在周边购买几千亩土地,用于养鸡、养猪、种菜,开展立体生态养殖,产品除供给武钢后勤集团,很有可能在市场销售‘武钢牌’农副产品。对此,邓崎琳表示,今后武钢用于提高产能的投资一分钱不花,而相关产业的投资将加大力度。未来5年的发展中,武钢产值的30%将不再是钢铁。(下转第三十六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