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一周
 

2012年3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球财经一周新闻榜(2012.03.05—03.12)

来源:中国企业报  

环球财经一周新闻榜(2012.03.05—03.12)

普京“归来”欲推动经济转型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作为2012年全球首场重量级的国家大选,3月4日俄罗斯总统大选汇聚了全球政治家和投资者的目光。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5日凌晨宣布,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普京以64.39%的得票率在选举中获得了绝对领先优势。普京随后举办了庆功大会称赢得了大选。有专家称,普京再度当选俄罗斯总统应是大势所趋,但对于普京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兑现选举承诺。

点评:普京在参选中曾表示,将力促俄经济多样化发展,令其从依靠石油和天然气转向依靠高科技等动能,从而确保俄经济的持续繁荣。但是,如何摆脱对能源和原材料出口的高度依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普京所面对的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所幸,俄已经加入WTO并注意到自己的弊端,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并非不可能。有专家指出,普京上台或将更加倚重中国,因为中国强大的经济活力正为当前俄罗斯所急需。

“换债”成功希腊暂避违约风险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希腊政府9日上午正式宣布,其债券置换计划已获得85.8%的高参与率,从而使得该国得以顺利推进这一为其减债上千亿欧元的计划。与此同时,债券置换计划的成功,也将确保希腊获得第二轮国际救助贷款,避免无序违约。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债券置换计划只是为希腊争取到了更多时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机。短期内,投资人还将观望希腊债务违约的可能。

点评:债务置换计划是针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行动的一部分。按照希腊的计划,通过此次债券置换,该国希望将民间部门持有的2060亿欧元希腊债券减记至少53.5%,从而为希腊减少约1060亿欧元的债务。这次的债券置换计划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是因为其与欧盟的第二轮1300亿欧元援助贷款紧密挂钩。如果没有这笔援助,希腊可能最早在本月20日出现债务违约,届时给欧元区带来的经济震荡将不言而喻。

美国2月非农就业人数好于预期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美国劳工部9日发布报告称,美国2月非农就业人数环比增长22.7万,好于预期。失业率仍然维持在8.3%,主要因更多美国人加入寻找工作的队伍。据MarketWatch的调查,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美国2月非农就业人数将环比增长21.3万,失业率维持在8.3%。不计入政府机构就业人数,私人部门2月份的就业人数增加23.3万。

点评:每当“非农”之夜,与美元指数以及美元相关的货币总会激烈波动。而这次,因为希腊债务重组也走到关键时刻,人们对美国非农数据的走向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利好消息的出台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助长了人们的信心。事实上,随着希腊问题正一步步解决,世界两大经济体美国与欧盟可能会相继走出泥潭,全球经济正在向着正常的轨道发展。如果不再出现更恶劣的经济形势,那么世界经济很可能已经筑底,未来经济形势将会转好。

IMF任命中国籍雇员为秘书长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总裁拉加德3月7日发表声明,宣布任命中国籍雇员林建海担任该组织秘书长,接替现任IMF秘书长悉达多·蒂瓦里。这一任命将于3月22日生效。林建海现任IMF秘书处执行主任。他毕业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后进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在学术机构和金融部门工作,1989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点评:这已是第二位在IMF担任高层的中国人,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在2011年就任该机构副总裁一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与发言权也愈家凸显,虽然拉加德在当天发布的声明中暗指重用林建海是因为其在研究各成员国工作和政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令人不得不猜测的是,林建海“中国人”的背景也是此次拉加德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在“欧债危机”狂风肆虐之时,IMF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

日本就伊朗石油问题与美渐成一致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据外媒报道,日本和美国就日本削减伊朗石油进口已接近于达成一致,日本将以减少进口的方式代替完全停止进口伊朗石油,以免日本国内石油出现紧张。日本官员也于昨日证实,美日两国已经就此接近于达成协议。日本媒体报道称,美日将在本月底之前签署正式的协议,日本同意大幅减少从伊朗进口的石油约11%,以换取免受美国制裁。

点评:美国的强权让跟在它身后亦步亦趋的日本不得不再一次低头妥协,尽管日本知道这样将使自己的复兴之路走起来更加艰难。日本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之前表示,为避免给市场造成影响,日美双方将可能不会公布进口原油的削减规模。但“鸵鸟”政策是一回事,削减之后给市场造成的动荡又是另一回事,这一点市场很明白。作为伊朗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每日30万桶的石油进口让日本对伊朗充满依赖,一旦中断或削减,日本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也不一定。

欧盟商会抗议中国公车采购目录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一份来自欧盟商会的“战书”刚刚传递到北京,欧盟商会秘书长丁凯警告:欧洲商会将同会员一起评估中国公车改革带来的影响,并有可能正式敦促欧洲国家政府采取反制措施,中国车企进军欧洲的大计或将面临受阻。引发欧盟商会“抗议”的是工信部日前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公车采购目录,依照相关采购标准,大部分合资B级车将被排除在采购目录之外。

点评:欧盟商会的此次反应显然有些过分。在很多市场人士眼里,中国是过于开放了,对外资太好了,现在稍微有一点措施出来,他们就受不了。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指出,中国的汽车市场是世界上最开放的,世界上包括号称最开放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美国,其政府用车都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并且中国此次公车采购倾向自主品牌的做法并不违背国际惯例,只要外资企业达到购买环节提出的要求,完全可以进入中国的公用车领域。

雷曼结束破产保护开始清偿债务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北京时间6日晚间,美国雷曼兄弟正式宣布完成破产程序,并将从今年4月17日开始陆续清偿债务。预计雷曼兄弟的债权人将很快收到首批100亿美元的赔偿,而总清偿债务规模高达65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雷曼兄弟将退出破产保护程序,整个清偿过程将会持续数年。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一夜之间轰然倒塌,申请破产保护。

点评:尽管雷曼兄弟完成破产程序,美国历史上最惨痛的机构破产事件却并未因此结束,事件的阴影至今依然笼罩着华尔街。不过,从某种角度来看,雷曼破产之后的资产重组和清算处理何尝不是一桌可口的盛宴?资料显示,仅为破产程序支付的各种律所和咨询费用,雷曼兄弟就需要支付的目前就达15.8亿美元,而其它一些核心资产也早已被各大金融机构所觊觎。看来,即便要死,雷曼兄弟也不会死得那么容易,未来数年它还将被各种索赔和诉讼程序所缠绕。

冰岛前总理因金融危机影响受审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3月5日,冰岛国家法院开庭审理该国前总理吉尔·哈尔德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不力一案。据冰岛国家广播电台报道,哈尔德表示,这是他首次有机会在公众面前为自己辩护,因此他对这场庭审持“欢迎”态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冰岛金融业2008年出现严重动荡,冰岛三大银行受金融危机影响,相继破产并被收归国有,冰岛陷入经济衰退深渊。

点评:去年6月,冰岛司法部门以哈尔德未履行总理职责、导致国家财产因金融危机受损为由,对他提起刑事诉讼。哈尔德因此成为世界首名因2008年金融危机而遭指控的国家领导人。哈尔德对此不服,认为他所领导的政府选择让银行破产,是正确的决定。而他的政治对手之一里米尔·西格富松则认为,哈尔德案件审理值得重视。“当我们清清楚楚地朝着灾难前进时,政府没有作为,没有避免灾难。”对于双方的争执,法庭将在数周内决定案件的走向。

亚洲部分企业呼吁干预汇市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据彭博社3月5日报道,韩国最大化工企业LG化学、汽车配件制造商TLtek公司、泰国Chengteh陶瓷以及马来西亚美国电子工业联合会近日纷纷呼吁本国货币决策部门采取汇市干预措施抑制本币升值,以保护国内制造业。数据显示,受美欧英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相继出台货币宽松政策影响,投资者逐渐将目光转向新兴发展国家,致使其货币资产升值迅速。

点评:面对国内企业的集中呼吁,亚洲经济体货币当局并非无动于衷。马来西亚央行行长泽蒂表示,该国正在寻求一个“有序的”金融市场。泰国央行高层也表示,该行已经在2月份“小幅度”进行了汇市干预,但其未透露具体的干预方式和规模。事实上,自去年年底以来,美国、欧洲、英国、日本相继做出货币政策的“再宽松”调整,让部分亚洲经济体难逃货币“被升值”命运,国内出口企业竞争力受损也就在所难免。

“碳税”或令空客失去百亿美元订单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日前,空客的母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简称EADS)首席执行长加洛瓦表示,中国政府搁置了空客已与中国航空公司达成但尚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订单,这些订单价值120亿美元。加洛瓦同时公开指责欧盟官员引发了与中国的这一场航空碳排放争端。对此,空客中国相关负责人9日表示,中国政府并非取消订单,只是推迟了批准时间,而且还要等中国发改委批准通过。

点评:面对占据空客1/5市场份额的中国,加洛瓦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旦失去这个客户,空客的经营将受到严重影响。事实上,早在去年6月份,空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恩德斯就曾向欧盟谏言,称如果将航空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会给空客带来较大影响,甚至会引发贸易争端。果然,时隔数月后此言不幸言中。空客于是在沉默数日后,再次提请欧盟考虑除欧盟之外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反对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事实,并敦促各方通过国际民航组织达成共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