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实体经济之访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实体经济之访谈
 

2012年3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企业智库引领舆论新尝试———《中国企业报》“实体经济五十评”主评人李锦访谈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任东晓

中国企业智库引领舆论新尝试———《中国企业报》“实体经济五十评”主评人李锦访谈

2012年伊始,作为《中国企业报》首席评论员和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的李锦,带领其团队为广大民众献上新春开年大作———“系列评论专题:五十评发展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展开有规模、有深度、有气势的报道,在新闻界、实业界、经济理论界、金融界刮起一阵实体经济舆论旋风,形成两会报道的新气象,引起强烈反响。

自2012年1月10日起,《中国企业报》连续9期,20个版面,54篇评论,共计13万多字的实体经济评论,并且带动实体经济报道30万字。这次的系列报道为当下几近干涸的实体经济土地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为中国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舆论引领。

有读者评论认为,“李锦团队的新闻评论是中国媒体对于实体经济的‘旗帜与灵魂’,是中国企业的主旋律,主调鲜明而声音强大。印象中,这是中国新闻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系列评论。”

李锦就实体经济评论与中国企业智库问题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在新闻界、实业界、金融界刮起实体经济舆论旋风

中国报业网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打开人民网强国博客首页,映入眼帘第一位“名家”是李锦。首页页面上的四篇评论《楼市已成为实体经济的“吸血鬼”》、《终结银行暴利“七策”》、《银行暴利的“三大推手”》、《金融改革呼唤“南巡讲话”》。这些稿件点击率很高,其中楼市一篇已是7000多人点击。请问你们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搞实体经济评论的?

李锦:人民网强国博客放在首位是第十五评发展实体经济开始的。这时候两会已经快开始了。

我们最早搞实体经济评论是去年9月份,从温州高利贷事件就开始了,上海砸楼盘、鄂尔多斯楼市现象、淘宝商城,每件事出来我们都发表经济评论。系统地搞是今年1月10日,每期发三四篇,后来成为两会期间的主要项目,与两会代表、委员的讨论相互呼应,一直发到现在。

记者:这些评论引起社会关注,有很大反响。在上期报纸头版上,我注意到一篇吸引人眼球的文章,名为《银行家交锋学者:金融论战因何而起的文章》。说的是您与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就银行业是否高利差所持有不同观点,看来你的文章引起了中国最大银行行长的关注。

李锦:后来新浪网出现“李锦PK杨凯生”的文章,我不知PK是什么意思,后来听说是对决的意思,没有那么严重,说实话,我当初写《银行家们正在进入高风险期———三十五评发展实体经济》时并没有想着制造什么风波,只不过从一个学者的身份,从银行方面对实体经济进行评论。现在问题演变成一场学者与银行家的思想交锋,当然这未尝是一件坏事。银行暴利已经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话题焦点,我与杨行长的不同观点为此又添一热闹。如我在博客中说的那样,我不是搞银行的,银行方面的知识要向杨行长学习、请教。

不过能够引起这场交锋同样说明我们的评论的效果出来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正如这篇文章所讲的那样:“我们相信,争论的最终目的都是好的,都是希望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能够有所改善。”我们欢迎不同的声音,如果只是我们在这里唱独角戏,台下观众毫无反应,那说明我们唱得不好,问题也没法解决。怕就怕没人理会你,不在乎你说出的话。

记者:我们还看到新浪网有一篇文章,有一个作者叫“培元2012”的,他把你们的“50评”全部转载了,还写了一篇标题是“著名学者、评论家李锦及其发展实体经济评论团队”的文章,文中体现了对你的仰慕与敬重之意。

李锦:看来《中国企业报》的“实体经济50评”已经引起广泛的注意。我们这些文章一方面通过网站转载,一方面通过博客转载。前些天,见到《求是》杂志总编辑张晓林,他把这些实体经济评论复印出来交给每个编委传阅。中国国际交流中心郑新立常务副主任也要求我们把文章全部整理一套给他,认为我们的评论思想性很强,有对策研究特点。

怎么敲定实体经济这一主题的?

记者:据我所知,贵报在去年就曾对国有企业展开过系列报道,当时同样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很想知道,贵报为何会把绣球抛向实体经济?

李锦:那次国企报道是经过精心组织的,后来得到张德江、刘云山、张高丽与王忠禹等领导的重视。其实,这次报道是那次报道的继续。我们在那次报道中发现很多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太困难了。这次实体经济报道的主角实际上是中小企业。

《中国企业报》作为中国唯一以企业和企业家为报道内容的全国级报纸,在这个时候就必须站出来,为企业说话,贯彻我们“问题推动,思想引领”的办报思路。让老百姓了解到最新的情况,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实体经济,推动各个机构去帮助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次两会报道前,我们打听,中宣部、国资委对两会报道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报道精神,于是我们便确立了“为企业说话,说自己的话”的方针。把这份酝酿已久的计划拿出来了。

记者:翻开《中国企业报》,发现你们的实体经济报道在去年八九月份便开始了。这些报道对你们敲定实体经济大讨论方向可能有探路作用。

李锦:哲学家培根认为,“善于在做一件事的开端时识别时机,这是一种极难得的智慧。”如果一开始你的大方向都错了,那肯定不会成功。所以说,此次选择以实体经济展开系列报道,我们做了缜密的思考,这是一个过程。

自去年9月底温州高利贷事件爆发后,产业“空心化”问题便暴露出来,那个时候我们不少报道已经把重心转到实体经济这一主题上了。

例如鄂尔多斯楼市崩盘的报道,便是证明。当时我们是这么写的:“对于今天的鄂尔多斯来说,房地产是否崩盘已不重要。甚至于,房市泡沫消除也不是坏事,重要的是政府将如何作为:是把巨额资金用来救市,继续看着‘鬼城’复制出现,还是拿出壮士断腕之态,把资金投到实业上来,投到科技创新上来。”这是11月份的事。从那时起,我们的思路便已经明确了。

12月19日又发表了《央企回归主业:乔木与灌木的抉择》一文,是专讲实体经济的。

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4日在G20法国戛纳峰会上讲话时指出,“要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扩大生产”;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考察时也强调,要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做到“四个牢牢把握”,其中之一就是“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是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实业精神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当下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过度失调,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这个时候需要一股力量来帮助它。我们在采编会上一再强调这个思想。

紧接着,在中央召开的一系列金融工作会议上,发展实体经济都被重点提出来。在短时间内中央对于实体经济的呼吁如此紧密,这也再次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今年两会上实体经济再度成为关注的热点,说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触动这个工程启动的是11月22日,新华社发表的八评实体经济,这几篇文章发表得很仓促,多是千把字,具体问题没有讲透,似乎是把一篇文章拆开来。我知道新华社本身没有经济学家,不易形成气候。但是,他们的创意提醒了我。于是我在元月10日推出第一期,一下子推出三篇,都是我执笔写的。这相当一本书的概论,把核心问题提出来了。

正如我在四十七评《实体经济的“两个任何”是时代的最强音》中提到的张德江副总理的那句:“任何忽视实体经济发展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任何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都应该调整。”我们看到这句话都很兴奋。到这个时候,便已经进入高潮了。

评论起“统帅”、“灵魂”作用

记者:你们报纸这样重视评论,是出于传统,还是现实需要,有什么背景?

李锦:《中国企业报》在2012年周二版改为周一版,对评论力量增强是报纸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当然,对实体经济选题的确立,最终是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碰到一起来了。

现在《中国企业报》的一大特色就是评论。重视评论在走市场的报纸中非常明显,像《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都是评论起“挂帅”、“灵魂”作用,《人民日报》、新华社也多出高水平的文章。现在大家都去搞评论,怎么样才能形成我们的评论优势?那就是比思想,比智慧,比看问题的角度。不能仅仅追求标题的刺激和华丽的词句来吸引人,此时不能指望花拳绣腿打天下,要靠思想“挂帅”,靠智慧取胜。评论写作,处在灵魂地位的是思想,是传输给读者的思想。

我们强调,头版必须有评论,一定要在气势上做足,拿出精品评论撑起整期报纸。每篇评论要有一点新东西拿出来,一般不要重复,拿出属于自己概括发现出来的东西,而且对现实有用。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比如对银行业的评论,仅仅从标题制作时就可以看出鲜明的思想指向性。《银行暴利的三大推手》、《终结银行暴利七策》、《金融垄断与腐败是“孪生兄弟”》、《银行家们正在进入高风险期》。这是其他报纸没有用过的标题,有我们的思想与见识,还有智慧。

记者:完成这50篇评论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从多个角度对实体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论据充足,分析深入,颇有文献价值,对新闻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请问你们是怎么一篇一篇做下来的。

李锦:策划为王,这是我们的思维。因为实体经济系列评论是我们自己的创意,主动做的课题,我们要搞这组评论,而且要大搞,没有理论准备是做不大、走不远的。我们把功夫放在理论储备与策划上。

从去年10月到12月,这两个半月时间我们一直在研究实体经济问题。我是天天上网,做到了对局势了然于胸。然后开始找分析问题的角度,确定从实体与虚拟经济关系入手、企业本身做强、高利贷与吴英现象、金融体制改革、小微企业与实体精神六方面展开,此外针对税收、央企、楼市我们也有相关评论穿插其中。对公司制、税制等方面的内容触及得不深,没有说出什么新话来。我们的策略是暂时啃不动的,先放一放。从外表看,感觉是满目珠玑,显得挺热闹,基本上实现了我们一再要求的每期“有热闹看,也有道道看”的目标。

后来做出新意的,多是足球场上“临门一脚”的功夫,抓住机会便迅速组织一组。根据新出现的舆论动向,一个专题一个专题扔出来。绵延成势,终而形成现在这样的局面。

对银行业的批判有什么背景?

记者:仔细研读了你们这50篇评论,发现对银行的评论占了相当大的篇幅。为什么要搞这么多针对银行的评论?

李锦:我们在开始设计时也没有这么多内容,只有两三篇。后来在研究时发现这里面东西很多,写着写着,便把银行作为虚拟经济的载体来写了,作为实体经济的对立面来写,分量一下子便重起来了。从新闻美学来说,对于实体经济这个主题,有了银行暴利这个“阴暗面”,便显出一凸一凹,一明一暗,一正一反,使整个报道显得深刻而有力度了。

的确如此。银行是这次评论中涉及最多的一块。我们先后推出了《企业衰退,银行还会幸免吗?》、《揭露理财产品猎杀老百姓财富的陷阱》、《银行整治收费草案难改“霸王”本色》、《银行榨取企业利润的“风景线”》、《银行暴利的三大推手》、《终结银行暴利七策》、《银行正在成为垄断资本阶层》、《银行与企业不能变成“黄世仁”与“杨白劳”》、《金融垄断与腐败是“孪生兄弟”》、《银行家们正在进入高风险期》、《愿闻温州人收购中国银行》、《衡量金融的终极标准是实体经济》、《银行暴利无法否认》、《实体经济是银行高利润的最大受害者》15篇关于银行方面的评论,同时本报在3月9日这期报纸整整10个版———“回归实体,银行暴力之弊端”,加以报道。通过这一连串集中式的轰炸,把实体经济寸步难行与银行业暴利的水火两重天现象描述出来。

这些文章都写得很有激情,注重选择角度,语言也尽量形象生动,颇有嚼头。我们常讲智慧含量,像《银行正在成为垄断资本阶层》中对垄断走向资本的四个环节采用三切圆的方法进行论述,智慧便显出来了;从表述来看,《银行与企业不能变成“黄世仁”与“杨白劳”》中把银行比作肚肥满肠、富得流油的黄世仁,把企业比作骨瘦如柴、穷得揭不开锅的杨白劳。这些都是作者自己的理解,容易给人留下印象。

记者:冒昧地问您一句,如此集中地对银行进行“狂轰滥炸”,你们是不是对银行存在一些成见?

李锦:有人觉得我们这是自身主观情绪的发泄,似乎是对银行的成见,其实不然。之所以会选择对银行进行大篇幅的评论,完全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说话,是用《中国企业报》这个为企业服务的平台,为眼下身处融资困境的中小企业打抱不平,所评多显仗义执言,不夹杂任何厌恶银行、恶意攻击银行的情感。我们是把银行作为企业的对立物来看的,是作为虚拟经济的标志物来写的,所以便显得具有感情色彩了。(下转第五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